心理健康辅导课课件
利用语言的自我暗示
4. 数量“单位”改变时,心里负担的轻重也会有改变:距
离高考60天和两个月时间的区别;距市区60分钟路程和一小 时路的说法。 5. 克服自卑的的诀窍之一是把“我”想成是我们:考得怎么 样啊?……我们好几个都没考好! 6. 只要一想到“天无绝人之路”就会减轻悲观和不安:没有 解决不了的难题,只有想不到的办法。
9. 如把“失去”的东西,当做“被遗弃’的东西,则可减
轻心理的沮丧感:既然失去已是事实,则勇敢地以毫不沮丧地
接受悲剧事实,当做那些是被我们看成是不要的东西扔掉的吧! 例举失恋的情况。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 信大家都了解了什么是心 理暗示,也知道了如何利 用心理暗示提高自信的方 法,老师这里还有一份如 何在在考试中运用心理暗 示的方法。
的手臂上,暗示说这块硬币刚在火上烤过,会把皮肤 烫起泡来。没过多久,硬币下面果真“烫”起了水
泡,呈现了二度烧伤痕迹。
对生理机能
心理学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 自觉地维护“自主的”地位,不愿意受别人的干 涉或控制。从这个观点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 接劝说或指示或命令的作用大。
以上,我们看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对心理暗 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那么现在,我们就直观
利用动作的自我暗示
4. 怯场的时候,不妨把玩身边的小东西:手指尖端的运动 能够缓和紧张和不安,表演电视女孩子害羞时爱玩头发的动作 和表情。 5. 再棘手的事,如果缩短物理距离也等于缩减了心理距 离:自信心强的同学喜欢坐在老师旁边,反之则远些,因此, 想拉近心理距离,不妨走近某人(边说边紧贴某位同学)。
利用态度、对方观点及意识转换的自我暗示
5. 周遭发生的事,应常解释为对自已有利:如:结婚下雨, 大家会如何解释? 6. 陷于自我否定的情况时,可用:“然而……但是……” 等用语来改变心情:我英文不好,但是…… 7. 与其想矫正缺点,倒不如善用缺点:
1) 美国大思想家爱默生说:没有人拥有没用的缺点!
此外,古时候也有心理暗示的例子
“ 杯 弓 蛇 影 ” ︵ 消 极 暗 示 ︶
预 言 的 实 现 ︵ 积 极 暗 示 ︶
以上的故事中还不难看出心理暗示不仅对人们 的心理、情绪、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
生理机能发生变化。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 近农村招募的。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 总觉得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心理暗示有积极暗
示也有消极暗示的类别之分。
积极暗示,能够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 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言 语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外界事物和生活 现象的代表,在人的大脑中都有反映,对人体起着
重要的启示作用。
消极暗示,则会扰乱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人体 的生理机能。
情绪体验和建设性的行为。
要使积极暗示产生效果,是需要一定技巧和方 法的。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如何合理的利用积极暗
示来提高自信:
利用语言的自我暗示
2. 从肯定的角度看问题:
1) 同样是皮肤黑,说那是健康肤色则会让我们减少或消
除自卑。
2) 例举:两个女儿母亲的故事。 3. 不利于自己的措辞可省略或使用代名词:“不及格”可 以说成是“没考好”。
2) 刘翔的身高和跳高的故事。
利用态度、对方观点及意识转换的自我暗示
8. 只要想到“不得意正是大得意的转机”,才能使人在困 境中充满干劲:
1)“不得意的时候,把头抬起来,不但不得意可以变成得意,还能 变成大得意”。 2)“不”和“大”的转机:不得意时把耷拉的头抬起来,不字就 变成大了。 3) 希腊雄辩家德默斯提那斯的故事。 4) 过量补偿的心理现象。
从以上这些例子中我们悟 出了什么没有呢?
暗示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特殊心理现 象。它是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 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 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的 一种心理现象。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 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 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 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 意义。
利用态度、对方观点及意识转换的自我暗示
1. 烦恼的时候,可将自己与更广阔的世界作一比较:自 己的一生比如是一条线段,它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 2. 失败后,其失望感的大小,端视失败后能不能自我解嘲: 伸舌头,微笑,例举羽毛球国家队的高凌和排球队的孙玥。 3. 若碰到令人产生畏缩的劲敌,只要能列出他与自己相同 的共通点,自然就不会胆怯:例举《长屋赏花》的故事。 4. 如把对方的讨厌行为,假想为其他原因,则不会产生不 快感:他今天不理我是因为他今天心情不好。
利用语言的自我暗示
7. 哀莫大于心死,先要振奋自己:害怕失败 比失败更可怕,例举“怕败者败”的故事。 8. 不知自己能否成功,先在别人面前宣扬自己 的目标:我要戒烟、减肥,利用“宣扬效果”。 9. 怯场时,不妨道出真情,既能平静下来: 曾排名全美第五的推销员,刚入行时去见美国的汽 车大王坦白…… 10. 不顺利时,学会聊天:包括和自己聊天, 自言自语或写下来。
4.要求每位同学把各自的所有“我不要”三个字划掉,全改
成“我一定要”,继续读。(响起激荡人心的歌曲) 5.请同学自愿谈感受和体会,并把自己的暗示语大声地念出 来。
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 消极的心理暗示和积极的 心理暗示带给我们的不同 的心理感受。。。
我们也可以了解消极的暗示导致负面的情绪体 验和破坏性的行为,而积极的暗示能产生正面的
利用环境的自我暗示
9. 面向镜中的另一位“我”说话,可使自己冷静地观察自 己。 10. 如与熟悉某事物的人士交往,即使讨厌,你也会喜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利用动作的自我暗示
1. 解除身体的紧张,无异也解除了心理的紧张:洗个热水 澡,换身舒适的衣服,摆个放松的姿势。
2. 走路的速度加快,将使忧郁的心情开朗起来:还可以哼 着小调,吹吹口哨,例举空调修理师傅的例子。 3. 宏亮的声调可以增强自已的信心:一会儿如果有时间 我们大家下去做小游戏,大家有没有信心自己的小组获胜啊? 信心好象不足啊,有没有信心……
的感受一下“心理暗示”。
1.每个同学拿出画有心形图案的a4纸,并在图案里面写上
三个字:我无法,要求每个人至少写出三句“我无法做到 的……我无法实现的……我无法完成的……” 2.再反复大声地读给自己、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伴有苍凉 的音乐) 3.要求每位同学把自己原来所有的“我无法”三个字划掉, 全改成“我不要”,继续读。(响起《命运交响曲》)
在之前,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来自己先说说看 可以用哪些心理暗示的手段使我们的考试受益?
1、暗示语言要精炼。
暗示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潜意识的力 量。但是,不能用复杂的语言进行描
述,因为潜意识不懂得逻辑。应采用
“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等简 单精练的语言进行暗示。
附录:怎样在考试中 运用心理暗示
2、采用积极的暗示。
利用环境的自我暗示
5. 心里焦灼不安时,身边最好不要放钟表:法国思想家卢 梭说:一切麻烦都是自己找来的。 6. 忧郁的时候,不妨穿上艳丽而轻便的衣装:如想振奋 心情,可用红色,(例举斗牛时的情景),如要沉着与冷静, 则可用青色……
7. 单调的声音或刺激,可以镇定神经的紧张:平时睡不好, 在火车上听着单调的哐啷声却能呼呼大睡。 8. 节拍快的音乐,使人轻快而有信心:大家一定听过《幸 福拍手歌》吧,我来唱,大家配合我做动作好吗?
下面我们来看三个故事。。。
大家在交流中探讨自己是如何在得失之间取得 内省的平衡的,同学们去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心,以
及别人是如何调节心态的,若方法是好的,同学之
间可以及时借鉴。
在110米栏决赛开始前,当所有队员都在起
跑前做准备的时候,刘翔却一个人用手指着跨栏, 口中念念有词。赛后,刘翔也揭开了这个谜底, 他说“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吧,我希望能够籍此 获得力量。”
有一个脸上长着一大块胎 记的女孩从小因为这个胎记被人
嘲笑,父母也不喜欢她。有一天
她的一位老师告诉她,那胎记其 实是上帝的印记,因为她是上帝
的宠儿,所以有这么一个胎记。
这个女孩记住了老师的话开始发 奋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成功, 也改变了旁人看她的眼光。
一群心理学家给一群死刑犯人施行死刑,告诉他们他们 将流血而死。犯人看不到行刑的过程,只会感觉到刀在手腕上 割了一刀,然后听见血滴在盆里的声音。实际上他们的手腕并 没有被割破。但是犯人们最后还是死亡了,死亡的症状和真正 的血流尽而亡一样。
利用语言的自我暗示
1. 使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和表现法,少讲或不讲会令自己丧失
斗志的话:
1)一位退休职工患过癌症,也曾复发。但他却在15年后 的今天仍然愉快地活着,他说他战胜病魔的法宝之一就是“积 极暗示”。他的具体做法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多回忆过去美 好愉快的事,使自己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情。其次是排除杂念, 默念良性同语,例如:早晨起床时默念:“今天感觉特别好”; 吃饭前默念:“这饭菜又香又好吃”;睡觉前默念:“今晚一 定睡得香”;吃药时默念:“这药对治病特别有效”等等。 2)我们建议最好不说或者少说: “我不行”、“干不 好”、“我会失败”等。
利用环境的自我暗示
1. 头脑混混沌沌时,赶快调整周围的环境:唐老鸭的虚拟
大扫除画面。
2. 临阵怯场的人,最好多带自己最熟悉的东西:笔袋,橡
皮…… 3. 不能集中精神时,应该尽量摒弃累赘的事物:无关紧要 的东西不要放在视线内。 4. 意志消沉时,最好阅读幽默小说或漫画:例举经济之 声里两个学英语出笑话的段子。
Confidence is the key to success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基本的心理暗示及其对提 高自信的作用;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基本的心理暗示方法
来鼓励自己,提高自信;
情感目标:体验到暗示过后带来的积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