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 • • • •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 沉醉:大醉。
• 兴尽:兴致尽了。 • 归路:回家的路。 • 藕花:荷花。 • 争渡:这里指奋力划 船渡过。 • 滩:河滩。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 就玩到日暮时分,深深地沉醉,而 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 途,却迷路进入藕花的深处,怎样 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惊起了 一滩的鸥鹭。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词人简介
李清照:人。
思考与讨论
1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具体什么时间?分别从 词中哪个词语可看出?
(夏季。黄昏)
(常记) (愉快.欢乐)
(“藕花”“日暮”) (常) (沉醉)
2 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哪个字说明这件事难忘? 3 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看出?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 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如梦令》 2、搜索并阅读李清照其它诗词。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 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词人简介
李清照所作词分为两个时期,前 期多写其悠闲生活,语言清新自然; 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语言哀 婉沉痛。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父 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丈夫赵 明诚是宰相赵挺之第三子,历任州郡 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 收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 术研究。南渡不久,其夫病死,她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 1129年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生活颠沛流离。 此后即在孤寂中度过晚年。早期作品,韵调优美,多写闺 中生活和离别相思。南渡后,深厚的故土之思, 凄苦的 身世之感,一并抒发在她的作品里,风格突变,社会意 义也大了。李清照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 被称为“易安体”,现传《漱玉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