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教案
A. B. C. D.
规律:分子式为 型均满足条件
2.以氯气为例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2.1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为:
观察物质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
2.2氯气的物理性质: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易液化。
实验室收集氯气的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排饱和食盐水法
氢气和氯气混合后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剧烈的爆炸。
2.3.3氯气与水的反应
将盛满氯气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液面上升,水溶液呈浅黄绿色。
氯气与水反应产物的探究:
氯气依次通过干燥的红色布条、干燥的蓝石蕊试纸、湿润的红色布条、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2.3.4氯气与碱的反应
钠与钾钙等都是活泼金属(分类),能与水、氧气等反应(实验)
1.2.1钠与水反应
①钠的保存于取用:保存在煤油中,使用时用镊子取出,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下黄豆粒大小的一块。
②反应的现象与解释:
现象
简记
解释原因
钠粒浮在水面上
浮
钠的密度小
钠粒熔化
熔
钠的熔点低
在水面上游动
游
反应生成气体
听到“嘶嘶”响声
①变成白色粉末②颜色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液体
2.金属钠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产生气体又产生沉淀的是(A、D)
A. 溶液B. 溶液C. 溶液D. 溶液
3.将11.5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得到溶液a;将12g金属镁投入到足量与水等质量的盐酸中,得到溶液b。则a与b的关系是(A)
A. a=b B. a<b C. a>b D.无法比较
思考:钠先与水反应还是先与酸反应?
比与水反应更剧烈
1.2.4钠与碱反应: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
1.2.5钠与盐溶液反应
先考虑钠与水反应,然后考虑产物能否与盐继续反应
思考: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练习)
1.3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钠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和酸的反应
②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和酸的反应
例题:a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反应,最终固体的质量也增加了a克,该物质不可能是(D)
3.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一般程序,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授
课
过
程
一、问题引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性质,那么我们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流程是怎样的呢?
二、进行新课
1.以金属钠为例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1.1观察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1.2研究钠的化学性质
4.下列氯化物既可由金属与氯气直接制得,也可由金属与盐酸制得的是(C)
A. B. C. D.
5.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久置氯水具有漂白性B.新制氯水在光照条件下会产生氯气
C.向氯水中加入镁粉会产生氢气D.可以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值
6.现有W、X、Y、Z四种元素,已知:
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W的单质在常温下是固体②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火焰为苍白色③两分子X的单质可与一分子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分子X2Y,在常温下是液体④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⑤W的单质在Y的单质中燃烧会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W2Y2⑥W2Y2与X2Y反应生成一种气体
高中化学教案
课题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课时
2~3
考情
分析
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性质、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机推断和相关计算是考试中的主要考查方式。
知识点提炼
1.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与水、氧气、酸、盐溶液反应),钠的氧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2.氯气的化学性质(与水、碱、金属、氢气反应),氯水的成分,次氯酸的化学性质与漂白剂;
2.5漂白粉
主要成分为 和 ,其中有效成分为 。
工业制法:
通过反应生成次氯酸发挥作用:
(强酸制弱酸)
思考:将氯气依次通过干燥的红布条、湿润的红布条、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3.研究物质结构方法
假说:以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面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如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起初就是一种假说。
响
反应剧烈
加入酚酞变红
红
生成碱性物质
③反应方程式:①常温反应
金属钠表面由银白色变为灰白色,失去金属光泽
②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金属钠先熔化而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生成的过氧化钠是一种过氧化物,氧的价态为-1
小节: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
1.2.3钠与酸的反应
模型: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对事物及其变化的简化模拟。如“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甲烷的球棍模型。
三、总结
1.金属钠与水、氧气、酸碱盐溶液的反应,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要求牢记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氯气与金属、水、碱的反应,次氯酸的性质,氯水的成分
随
堂
练
习
1.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出现下列现象的顺序是:(②③④①)
W、X、Y、Z分别是哪种元素( )
写出Z的单质与X2Y的反应方程式:
写出W的单质与X2Y的反应方程式:
写出Z的单质与W的单质的最高价氧化对应水化物的反应方程式:
推断题方法:大胆假设,细致推理
2.4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氯水,氯气的水溶液,区别于液氯(液化的氯气,纯净物)
2.4.1新制氯水
组成成分
氯水呈浅黄绿色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氯气。
次氯酸的性质:一种弱酸,在水中可部分电离,酸性弱于碳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有色物质褪色(漂白);见光易分解 (久置的漂白粉会失效)
2.4.2久置氯水
氯气挥发、次氯酸分解,最终变为盐酸。
2.3氯气的化学性质
2.3.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反应生成红褐色的烟,放出大量的热,加入蒸馏水后得到黄色溶液。
反应生成棕色的烟,放出大量的热,加入蒸馏水后得到蓝色溶液。
反应生成白色的烟
2.3.2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特征现象),瓶口有白雾生成。
注意:现象中“烟”为固体,“雾”为气体,不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