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练习题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练习题

医学心理学习题-第三章心理应激
一、单选题(注:各题干后的罗马数字表示该题的估计难度:I易;II较易;III较难;IV难)
1.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分以下三期:()I
A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B觉醒期、阻抗期、适应期C警戒期、阻抗期、适应期D觉醒期、阻抗期、衰竭期
[答案] A
2.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确切:()III
A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
B包含了应激是刺激物、是有害刺激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C应激刺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
D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
[答案] A
3.表示生活事件(应激源)的强度最好用以下方式:()I
A情绪焦虑程度B累计LCU的值C心身疾病发生率D转化为生物学指标[答案] B
4.负性生活事件是指:()II
A对人产生损害的事件B个体感觉不愉快的事件C与健康成负相关的事件D 公认的有害事件
[答案] B
5.应激反应最妥切的含义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I
A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B认识、意志、情绪、个性方面的变化
C幻听、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方面的变化
D心理障碍、心身障碍、心身疾病等心身病理方面的变化
[答案] A
6.与应激理论中的“心理应激反应”内涵差距最远的概念是:()IV A临床医学症状学中的“心身反应”
B临床医学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C心理学概念中的“应激”情绪
D心理学概念中的“动机冲突”
[答案] D
7.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I I
A认知改变B情绪反应C个性改变D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答案] B
8.应激生理反应的神经机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调节:()III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丘脑下部-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
C丘脑下部-垂体后叶轴
D丘脑下部-垂体前叶-甲状腺轴
[答案] A
9.Lazarus和Folkman认为应激过程最关键的因素是:()II
A认知评价B应对方式C个性特征D社会支持
[答案] A
10.应激过程中的认知评价受以下因素的影响:()I
A生活事件的性质B个性特征C社会支持D以上均是
[答案] D
11.应对就是个体对生活事件及其伴随的心身不平衡状态所作的:()II A情绪调节B认识和行为努力C潜意识中的防御D求助活动[答案] B 12.关于应对概念的错误叙述是:()II
A应对的涵义是多维度的
B应对与多种应激因素有相关性
C应对保护个体免受应激损害的作用
D应对活动涉及应激全过程
[答案] C
13.心理应对和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分别来自:()I
A心理应激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
B同一种理论——精神分析理论
C同一种理论——心理应激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应激理论
[答案] A
14.所谓否认机制(denial)是指:()II
A调整认识,否定生活事件的消极方面
B隐瞒事实,避免应激事件的产生
C隐瞒事实,避免应激反应的产生
D否定应激事件,降低潜意识中的焦虑
[答案] D
15.合理化机制(rationalization)又称:()II
A合理应对B文饰作用C白日梦D矫枉过正
[答案] B
16.个体与社会人和社团组织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称:()I A人际关系B社会角色C社会支持D应激的内部资源
[答案] C
17.关于社会支持概念,较妥切的描述是:()I
A个体体会到的来自社会的精神支持程度
B个体与社会的客观联系程度
C在应激时能被个体利用的社会网络
D综合以上三方面
[答案] D
18.以下概念与个性特征内在联系相对较低的是:()III
A应激反应B特质应对C A型行为D客观事件
[答案] D
二、名词解释
1.一般适应综合征(GAS)
[答案]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作出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2.心理应激
[答案]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3.生活事件(或应激源)
[答案]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各种应激刺激。

4.负性生活事件
[答案]指个人认为可能对自己产生消极作用的不愉快事件。

5.生活变化单位(LCU)
[答案]用以标记生活事件,来检测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

6.应激反应
[答案]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7.退化
[答案]当人受到挫折或遭遇应激时,放弃成年人应对方式而使用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

8.无助
[答案]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天由命、被动挨打的行为状态,通常是在经过反复应对不能奏效,对应激情境无法控制时产生。

9.认知评价
[答案]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10.应对方式
[答案]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11.情绪关注应对和问题关注应对
[答案]从应对的指向性看,有的应对策略是针对个体的情绪反应的,这被称为情绪关注应对。

相对应的是有的应对策略针对事件或问题,则称为问题关注应对。

12.心理防御机制
[答案]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本我的欲望与客观实际条件出现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此时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起作用,起到了暂时减轻焦虑的作用。

13.否认
[答案]把已经发生,但又不愿被接受的痛苦事实加以否定,当作根本没有发生过,以减轻心理负担。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否认通常是无意识的。

14.社会支持
[答案]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社会人和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三、论述题
1.生活事件的刺激(或应激结果)可引起机体哪些变化?
[答案]①情绪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愤怒、忧郁等。

②行为反应,包括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等。

③生理反应,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途径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

2.简述心身中介机制影响健康的途径。

[答案]①心理-神经中介机制主要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进行调节,非特应系统功能增高,而与之对应的向营养系统功能则降低。

如果应激源刺激过强或时间太久,也可造成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或紊乱。

②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通过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进行调节,胰腺和甲状腺也起一定作用。

③心理-神经-免疫机制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着双向性调节。

一般认为,短暂而不太强烈的应激不影响或略增强免疫功能,中等度的应激可增强免疫应答,强烈的应激则显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

3.影响应激反应严重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①认知评价
②应对和心理防御
③社会支持
④个性特点
4.如何指导应对
[答案]①指导个体通过“问题解决”的应对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应激源。

②指导个体进行“再评价”应对,使之改变认知评价,例如换一个角度去认识生活事件,以减轻应激反应。

③提供或帮助寻求社会支持,即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

④分散注意,即采用“转移”的应对方式,例如指导个体通过适当的活动转移个人对应激源的注意力,解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⑤指导个体进行一定的放松训练,即“松弛”应对
⑥催眠、暗示、运动,甚至使用一定的抗焦虑药物等方法,也可被看成是应对干预手段。

5.某学生考前总要头痛,考完试症状随之缓解,请用应激理论解释。

[答案]①考试是应激源
②各种中间因素影响
③中介机制引起生理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