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茶馆文化
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最佳旅游城市,最适合人居城市……成都这个城市正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昂扬奋进。
但在我看来,成都这座城市与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却有太多差异;现代化成都的荣耀不属于老成都人,新成都美丽的光环不应该戴在老成都人的头上。
成都是一座移民城市,自古以来都是,这无可争议。
但有趣的是:移民似乎愿意而且很快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拉入“老成都”固有的轨迹。
“老成都”的闲散从容、娇嗲妩媚、夸张自信等同化着一批又一批外来人,他们加入前者后共同构筑起一个生活习惯、心态理念大致相近的群落——“成都人圈子”。
麻将与茶馆绝对是老成都的最爱。
如果硬要做个统计,成都当之无愧是全世界麻将和茶馆第一城。
如果只要有输赢就算赌博,成都才是天下第一赌城。
革命群众喜欢泡茶馆打麻将,机关干部更是情有独钟,从学生、普通职员、企业老板到带“长”字的大大小小官员,有空就往茶馆里钻,除了打麻将,什么斗地主、干瞪眼都是成都人的创意娱乐。
成都的茶馆外面常常标明着“棋牌”,但最能与之紧密联系的还是麻将,你很难见到一边喝茶,一边下象棋围棋的景象。
成都的茶馆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多分布于小胡同或者居民小区的路边盖碗茶。
几张掉漆的方桌,几把油腻腻发黄的竹椅,一盏盏带着茶垢的瓷质茶杯,一两块钱可以喝上一天。
这样的地方大多是上了年岁的大爷和太婆去的地方。
但与老北京的茶馆不同的是,成都人是不喜欢清谈的,纯粹
喝茶聊天也就文化大革命那阵子,因为那时全国禁止麻将。
大爷、太婆们因为经济不宽裕,但又耐不住寂寞,更不可能白白耗费光阴陪人纯娱乐,于是就一边打手搓麻将,一边慢悠悠地呷茶,几口茶下来,正好一圈,5毛或者一两元的输赢就成了他们感受生活的最大乐趣所在。
除了大爷、太婆,包括上班一族在内的其他人很难光顾这种大众露天场合。
虽然无论在哪里,打麻将这种运动本质都一样,就是反反复复地砌方城,但他们讲究体面,既要保持所谓的高雅,也不失娱乐兴致;再者,学习、工作本来就劳累了,谁还愿意在麻将桌上无端耗费体力?“机麻”应需面世,解决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新生代成都人的娱乐世界难题。
最初玩机麻属奢侈享受,只有在一些豪华的酒店或者私人会所的包房里才有机麻可打。
但现在却早已是成都茶楼的必备之物。
茶在这里是附属品,麻将才是真正的主角。
只要凑在麻将桌边,麻将就是全部,烟缭雾绕,筒条万风云变幻,每到胡牌兴致处,一声大喝:走了(成都人将胡牌说成“走了”,你第一次来成都打麻将,很可能以为他赢了钱想跑呢)!
茶馆本是品茶养生之宝地,但在成都,茶馆变成了斗智斗勇斗财斗权的战场,在这里淋漓尽致上演了成都人的阿Q精神——先祖开创的“天府之国”带给他们更多的是自恋精神。
成都的茶馆文化就是一部鲜活的麻将文化。
(待续)
于成都万贯机电城
二00八年八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