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茶馆与茶文化

成都茶馆与茶文化


(四)茶与酒的不同性
(1)茶以重德,酒以乱性 茶以重德,
酒不比茶,多饮则醉,醉则性迷,迷则乱来一气,更有甚者,招至杀身 亡国之祸。《日知录》殷纣之所以亡条:“纣王之不仁而亡,吾谓其不 尽然。纣之为君沉湎酒色.”《泰誓》:“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 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侈服,以残害于尔百姓,焚 炙忠良,刳剔孕妇,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于威。”《酒诰》“庶群 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予殷。”又“惟荒腆于酒,不能自逸乃 息。”顾亭林《日知录》:“酒为天之降命,亦为天之降灭。纣殷之酗 酒而亡,文王以不腆于酒而兴,兴亡之几,其原在于酒。则所以保天命 而畏天灭者,后人不可不仅矣。”所以周公灭商后,特颁《酒诰》一篇 来告戒殷遗民,严厉警告他们:“厥或诰曰群饮,汝勿佚,尽拘归于周, 予其杀之!”我们不妨说殷商是饮酒的民族,殷商之丧亡于醉酒,在中 国历史上是很美丽的一页。酒给人们带来浓浓春意的同时,也给人演绎 了一幕幕深秋的悲剧。
(2)茶酒与祭祀 中国传统文化是尊祖敬宗的文化,讲究“数典不忘祖”,尤 其是儒家注重孝道,祭祀活动十分流行,茶与酒作为历史上 最基本的两种饮品,自然被一同端上了供桌,沾上了神灵鬼 气。酒最初功能除药用外,还用于祭祖奉神。“百祀之会, 非酒不行。”《尚书·酒诰》;“把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 惟元祀。”后来,宫廷宴会、庆功喜寿、婚丧嫁娶,无不用 酒。古代职官中有酒正、国子祭酒,古代皇帝祭祖的酒叫酎 (ZHOU,醇酒),是一种经过多道工序酿成的高级酒。 茶与酒一样,也常与死人、神、佛打交道。南朝齐武帝临终 时说,不要忘记在他的灵前“设饼、茶饮、干饭、酒脯”, 可见,茶与酒一起摆上了祭桌。《红楼梦》中也有“奠过晚 茶”的话,用茶来祭奠死者。
(5)茶酒与绘画艺术 唐人阎立本《兰亭图》是中国最早的茶画,画中两僧一儒, 一边谈佛论经,一边烹茗待饮 松年《撵茶图》、《茗园赌市图》、《卢仝烹茶图》等,或 描绘宫廷、士大夫大型茶宴,或描绘士人书斋饮茶,或表现 民间斗茶饮茶,景致闲达优雅。 元明清茶画,如赵孟頫《斗茶图》、文征明《陆羽烹茶图》、 《品茶图》、《惠山茶会记》、唐寅《琴士图》、《品茶图》 等,画面开朗壮阔,变幻飘逸。此后专门以茶诗、茶字为题 材的茶书法便成为书画界一种特殊的好尚。 唐寅、文征明、郑板桥等都是集茶趣与诗、书、画为一体的 艺术家。也有许多书法家特意写“茶贴”,供人观赏。
(4)茶酒与礼德 中国人喝酒讲究酒德与酒礼。儒家“酒德”两字,最早见于 《尚书》,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儒家不反对饮酒, 认为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以酒成礼,即饮 酒必须符合礼。饮酒者必须以礼节制,“夫饮之礼,不脱履 而即序者谓之礼。”封建统治者利用酒来推行封建礼制,故 制订了许多繁文缛节。如儒家所推崇的“乡饮酒礼”,把饮 酒活动纳入封建礼制教化的轨道。孔融:“酒之为德久矣。 古先哲王,类帝(yin古代祭天的典礼)宗,和神定人,以济万 国,非酒莫以也。”所谓“百礼之会,非酒不行”,因而, 中国有“无酒不成席”之说,以酒成礼。晏子:“古之饮酒 也,足以通气合好而矣。”
泡茶是成都人精神氣質的獨特表現,是成都 人生活的特色,也是成都茶馆特别的地方。 成都茶馆对于成都人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关系。
一、中国人的茶酒嗜好
(一)中国人饮酒的历史
中国人饮酒的历史可以溯源到距今约五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 就已用谷物酿酒。 夏、商两代,酿酒技术有所发展,已创造了中国独有的黄酒 黄酒酿造工艺。 黄酒 西周民间造“春酒 春酒”。 春酒 春秋、战国用肉桂浸制而成“桂酒 桂酒”。 桂酒 汉代有百末酒 百末酒、宜城醪、麦酒、金浆酒、椒酒。 百末酒 魏晋南北朝时期元旦饮椒酒 椒酒、柏酒、屠苏酒 屠苏酒,端午饮菖蒲酒 菖蒲酒,重阳饮菊 椒酒 屠苏酒 菖蒲酒 菊 花酒等。 花酒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记载唐代名酒,如若下春 若下春、土窟春、梨花春 梨花春、松 若下春 梨花春 醪春、富水春、郎官清 郎官清、阿婆清、三勒浆 三勒浆、桂花醑、石榴酒 竹叶酒、 石榴酒、竹叶酒 郎官清 三勒浆 石榴酒 竹叶酒 宜春酒等。酒名多冠以“春”字,增加了浓郁的诗意。
酒和茶与中国的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酒有酒诗、酒令、 醉拳、酒书法、酒绘画、酒歌等艺术形式。中国文学开篇之 作就被酒缠住了,《诗经》三百零五篇,有十分之一以上的 诗篇提到了酒。 屈原《楚辞》“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陶渊明因家中“有酒盈樽”,而不愿为五斗折腰,决然“归 田园居”,其诗百分之四十有酒味。 白居易在《酒功赞》:“麦曲之英,米泉之精,作台为酒, 孕和产灵。“ 李白”斗酒诗百篇”,不仅是诗坛领袖,也是饮中之仙。 苏轼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 夕是何年。”“文章本天成,饮酒自得之。”苏轼幽默地把 酒称为“钓诗钩”,仿佛无酒则难成诗。不是咏酒写酒,就 是爱酒嗜酒。
国之地。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设置郡县,置武阳县,县治地在今彭山县江口镇平茯村,属蜀郡。南朝梁武帝天监四 年分武阳县地置灵石县。大同十年,改灵石县为犍为县,属江阳郡。西魏废帝元钦二年,撤犍为县置隆山县。县治地由 岷江东岸迁到岷江西岸,属江州。历北周至隋,县名无变动。唐玄宗先天元年,因犯李隆基讳,改名彭山县,属眉州。
(3)茶酒与经济 汉武帝时,桑弘羊在专卖盐铁的同时,也推行酒类专卖,称 为“榷酤”,这是中国酒类专卖的开始。 汉昭帝时,取消酒类专卖,实行征税政策,“令民得以律占 租卖酒,升四钱”,见《汉书·昭帝纪》,这是我国最早关于 卖酒征税的记载。以后或专卖,或重税,广开财源。 茶税起征较晚。唐代庶民百姓饮茶之风盛行。自唐德宗贞元 九年开始税茶,这是中国最早征收茶税的记录。宋代设榷货 务,实行茶叶专卖。茶生产出来后,悉收入官,卖与商人, 坐收其利。后来改为直接向茶商征税,任其买卖。自宋代以 来,封建政府还实行“茶马法”,以中原之茶换西蕃之马。 宋代在成都设有都大提举茶马司。直到今天,茶酒仍然是政 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茶与酒的相同性
(1)茶酒与医药
酒与茶在早期与医药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酒很早就是医疗保健用品, 有“医源于酒”的说法。此后中国中医药与酒都发生了密切关系。清人 袁枚说:“妙手回春赖酒力,药到病除籍酒功。” 茶有着与酒相似的早期历程。神农时代,就发现茶具有解毒治病的功能。 可见酒与茶在传统中医药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受到格外重视。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茶与中国的文学艺术也结下了不解 之缘,茶有茶诗、釆茶戏、茶联、釆茶歌、茶舞、茶道、茶 图画等艺术形式。 晋代诗人杜育,文学家左思分别写了咏茶诗赋多篇。 唐代大诗人们不仅嗜酒如命,而且也嗜茶成癖。大诗人李白、 杜甫、白居易、皮日休等人的咏茶诗更是灿烂辉煌。 李白不仅是一个大酒仙,也是一个品茶高手,一生曾作五十 余首茶诗。 白居易则把茶引为终身“知己”。 宋代苏轼既既是诗人,也是茶痴,他的千古名句“独携天上 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正是他对自然山水、对茶艺美 的独特而深切的感受和体验。“从来佳茗似佳人”,把好茶 比作美女,自然欲不痴也不可能了。 此外,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等人也都爱茶、咏茶。 陆游生于茶乡,与茶终生为伴,一生创作茶诗多达三百二十 余首,冠绝当时诗坛。
成都茶馆与茶文化
主讲人:李勇先
成都人生在家里,活在茶馆里。 成都人生在家里,活在茶馆里。 日饮清茶两三碗, 日饮清茶两三碗, 甘愿长作成都人。 甘愿长作成都人。
乾隆皇帝,北京玉泉山天下第一泉。 乾隆皇帝,北京玉泉山天下第一泉。龙 井狮子峰胡公庙前十八棵茶树, 井狮子峰胡公庙前十八棵茶树,福建崇 安大红袍、福建安溪铁观音、 安大红袍、福建安溪铁观音、湖南洞庭 湖君山银针。
蒙顶山景区宋代古墓出土了一批宋代邛窑烧制的茶壶,黑釉 盏、茶碗等文物,在出土茶壶中,竟装有30多克茶叶。经雅 安市名山县文管所考证,茶壶、茶碗及铁钱均为宋代文物, 距今逾千年。至于壶中茶叶,文物专家表示是下葬时随葬品 无疑,在古墓发掘工作中从未发现随葬茶叶的先例。这批文 物的出土,更进一步印证了蒙顶山作为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地 位。
《华阳国志》:“什邡出好 茶。”陆羽《茶经》谈及蜀妪买茶一事。《日知录》:“自 秦人取蜀,而后始知有茗饮之事。”可知四川是茶文化最早 的发源地。
历前蜀、后蜀、北宋、南宋、直至元末,隶属关系无变动。)
(二)中国人饮茶的历史
中国人饮茶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生吃药用阶段 生吃药用阶段(神农时代)。《神农本草经》:“荼(即茶)苦而寒、最 生吃药用阶段 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本草拾遗》:酒为“百药之 长”,茶乃“百病之药”。 二是熟吃当菜阶段 熟吃当菜阶段(两汉)。中国在汉代就已知道吃茶了,当时是团成茶 熟吃当菜阶段 饼而咀食之。郝懿行《证俗文》说:“考茗饮之法,始于汉末,而已萌 芽于前汉。然其饮法,或曰为饼咀食之。逮东汉末,蜀、吴之人始造茗 饮。” 三是烹煮饮用阶段 烹煮饮用阶段(三国至唐)。虽然唐代茗饮风气很盛,又有陆羽、卢 烹煮饮用阶段 同之考究,但与后世清茶吃法相去甚远,煎茶要放姜、盐。如明田艺衡 《煮泉小品》:“唐人煎茶多姜盐。”苏轼云:“用姜煎倍佳,盐则不 可。” 四是冲泡饮用阶段 冲泡饮用阶段(始于唐,盛于宋,迄于今)。唐代已经开始泡茶,宋 冲泡饮用阶段 代始盛。至宋,始撮茶叶入碗泡之,与今日吃法相近。茹敦和《越言 释》:“今之撮泡茶或不知其所自,然在宋时有之,且自吾越人始。” 饮茶到了明代,才完全不放姜,直到现在。
中国人爱喝白酒,浅斟低唱,“酒以烈为贵”。白杨《酒的 诱惑》。节日集庆、婚丧嫁娶、饯行接风都要饮酒,并与礼 俗、诗歌、书法、歌舞结合起来,孕育出独特的酒文化。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 生产和饮用茶的国家。我国植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传说中的 神农时代。神农遍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唐茶 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自神农尝百 草发现茶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中国最早饮茶则始于 四川。司马相如《凡将篇》列出十九种药,第十六种为 ‘荼’。王褒《僮约》:“武阳买茶。”(按:遐州市彭山县在战国时期为蜀
宋以后,白酒问世, 宋以后,白酒问世,使中国的酒不仅种类齐全,而 且品种繁多。宋代名酒多以“堂”字命名,如思春 堂、中和堂、爱山堂等。宋代名酒有的出自文人之 手,如苏轼所酿的万家春、蜜酒、罗浮春 万家春、 万家春 蜜酒、罗浮春等。 元明清时代,名酒品类齐全。 清末出现了啤酒。中國酿酒技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 上得到发展。 解放以来,先后举行了多次全国评酒会,评出名牌 白酒有10种,即贵州茅台酒、四川宜宾五粮液、山 西杏花村汾酒、四川绵竹剑南春、安徽毫州古井贡 酒、江苏泗阳洋河大曲、四川泸州老窖特曲、贵州 遵义董酒、陕西凤翔西凤酒、四川成都全兴大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