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想公司SWOT分析

联想公司SWOT分析

联想公司SWOT分析一、联想公司简介联想集团公司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

2012年全球企业第370强,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手机等商品。

从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从2011年开始一越占据世界电脑销售量第2的宝座。

联想集团全球总部分为2大总部,第1个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联想集团全球行政总部的所在地联想中国大厦,第2个是2004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全球PC业务时在纽约刚设立的临时总部,称为联想国际。

而中国北京市联想集团联想中国大厦是联想集团真正的全球行政总部所在地。

2004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全球PC业务后,同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设立两个主要运营中心,通过联想自己的销售机构、联想业务合作伙伴以及与IBM的联盟,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

联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员工。

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

二、联想公司企业发展战略分析联想集团的在过去最多谈论的是多元化战略,其主要包括涉足IT 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等。

在过去20多年中,联想也是实际操作实施了多元化得战略,但由于联想现在还没有成为多元化企业的实力与能力,因此两次战略改革均以失败告终。

联想吸取实际经验中的教训,在2007年提出回归核心竞争力—专注做PC机的公司战略上,以期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发展下去。

联想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主要体现在世界各地开设研发基地,销售点以及通过合并国际先进企业的特定业务部门加快国际化步伐。

之后,联想集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仅在与国际品牌的较量中杀出一条血路,还在亚太市场推广和巩固了自由品牌。

但品牌,市场的扩展与企业业绩的提升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特别是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语言、政策和文化环境,以及成本控制和渠道建设,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等等,各种因素都可能让一家在本土呼风唤雨的企业遭遇意料不到的滑铁卢。

因此,联想的国际化依然是一场艰辛的征途。

联想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一个是把联想集团这样一个以PC机起家,以多元化业务模式的形式向全世界推广。

开发欧美等发达国家,电子产品消费较高的市场。

联想集团以收购IBM的PC业务及收购SWITCHBOX等高科技公司为跳板进行全球化进程。

这一过程中,技术的研发固然是重中之重,但如何进行企业内文化的融合,业务的整合等也是联想集团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联想SWOT分析a、Strengths1、品牌优势在PC市场,联想品牌的领导力在中国市场已经超过众多竞争对手,处于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收购IBM PC 后,联想形成的双品牌战略优势日益显现。

联想在本土中国市场的优势突出,不论是笔记本市场还是台式机市场,联想均是PC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厂商。

2、联想集团拥有三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北京的上地,上海的浦东,广东的惠阳,年产规模为 500 万台电脑,实现大规模生产,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可以对抗价格战。

3、严格按照高标准和技术参数进行常温测试、高温测试等测试程序,确保每一台出厂电脑产品质量和优秀品质。

4、收购IBM的ThinkPad品牌笔记本电脑成功推销国内市场,不仅抢占了高端市场,并且也带动了中低端PC的销售5、缺乏国际化经验,特别是应对国际复杂经济形势能力,对风险的管控能力还不是很强。

6、缺乏创新产品,不能引领潮流,与国际一流品牌相比有一定差距。

7、联想裁员,虽然联想总部给出的说法是“正常调整”,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利润太低”才是根本原因。

8、公司员工众多,全体员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b、Weaknesses9、与DELL、HP等国际PC巨头相比,联想技术研发处于劣势,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收购IBM PC后,情况有所改观。

10、营销手段与产品太过单一,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先进地位,缺少核心竞争力。

11、没有核心技术,紧跟 INTER 潮流。

12、全球PC市场所占份额较少,市场份额是产品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从全球PC市场份额来看,联想排在第三位,与惠普相差较远。

而在美国市场上,联想与戴尔更是差距较大。

联想要想赶超惠普、戴尔,绝非轻而易举的事。

13、虽然并购了 IBM 的个人 PC 业务,但没有进行充分的整合,并无太大改变,对联想整体的发展并无太大的促进。

14、缺乏国际化经验,特别是应对国际复杂经济形势能力,对风险的管控能力还不是很强。

15、缺乏创新产品,不能引领潮流,与国际一流品牌相比有一定差距。

16、联想裁员,虽然联想总部给出的说法是“正常调整”,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利润太低”才是根本原因。

17、公司员工众多,全体员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c、Opportunities1、“Idea新品牌”和世博会赞助为联想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机会。

这无疑将给联想笔记本在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契机,同时扩大了联想的新市场,对未来预期有很好的前景。

2、消费PC市场的发展机会。

伴随笔记本市场的兴起以及PC的普及,个人消费市场每年将呈几何级数增长,经过电脑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成熟度较高,大家对于电脑有着很大的需求,有的商务人士已经把电脑当成了必需品,同时人们对于电脑也有了很充分的了解,关注于电脑业。

3、全球销量第一的惠普2010年遭遇3.15“质量门”事件,品牌认知度迅速下降,笔记本的销量务必大幅度下降,这说明市场竞争加剧,一些运营能力不足,政策决策方向判断错误,或者是出现重大失误的厂家将被淘汰。

联想集团应该抓住机遇增强实力,完成自身的飞跃。

这将给联想笔记本巩固品牌形象提供机会,同时,这也给联想公司敲响了一个警钟,这是竞争对手的弱点,联想可以充分的克服这个弱点,将质量做好,从而获得人们的支持。

4、国内电脑市场发展迅速,购买电脑消费者越来越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增长速度加强,品牌电脑将成为消费时尚,逐步取代组装机,并且有能力消费一些高端产品,这对于电脑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d、Threats1、在各种智能电子产品间界限越来越小的今天,如何提供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是联想首先需要攻克的难题。

PC部门是联想的优势,但同时却更是劣势与威胁:如今的电子产品讲究便携,相比之下笨重的PC产品越来越不为消费群体所接受。

可喜的是,联想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分配部分精力研发移动设备,开发全线的电子产品,乐Phone和乐Pad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难看出,联想此举无非是想在如今庞大的移动智能设备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并借此咸鱼翻身,但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问题。

乐Phone与乐Pad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抄袭了苹果的iPhone和iPad,这对于新产品的开发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威胁。

开发新产品讲究的是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一味的抄袭,不仅得不到消费者的亲睐,要是苹果公司一因此起诉联想,很可能将联想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如今移动智能设备的确是一个潜力与竞争都近乎无限的市场,联想若真想减弱来自其他公司的威胁并抓住此机会再度辉煌,需要拿出点自己的东西来。

2、虽然联想的PC部门不再如以前那样有着耀眼的光环,但是它仍然是联想最具有优势的地方。

联想固然应该开发新产品,但也不应该本末导致。

现在联想对于PC市场的争夺貌似有些放松,这是很危险的,若联想在移动设备市场上失败,PC部门将会没法成为公司坚强的后盾,因此原有的强势部门却不能轻易松手。

PC市场庞大,而类型却是大同小异,在竞争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企业是否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与产品。

联想应向苹果学习,抓住差异化产品流行的这个机会,将PC部门的主打产品差异化以供不同人群使用,跳出“商业用途”的这个限制。

3、联想需要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本地市场当中。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人民超乎想象的购买力吸引了大型公司如苹果公司的注意,因此苹果公司近两年明显的在向中国市场靠拢,加入了很多富有中国特色的经营因素。

相比之下,联想的积极性就要差一些,而且联想本来就是本地企业,这就有些说不过去。

自从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之后,它的重心就发生了转移,因为PC的主要市场不在中国。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稳中有升,明显好于他国,联想却硬缠着国际市场导致公司业绩下滑,而同为民族企业的华为却及时看到了本地市场的潜力加大本地投资从而获得巨大成功。

如今中国市场的潜力尚未完全挖掘,趁着还有机会,联想应该及时介入,以免误了这班车。

具体来说,联想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商品同质化、同价化。

不管联想有什么样的营销策略,作为消费者来说,如果看到民族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反而价高质差,那么就算他有爱国情结也会望而却步。

联想要从商品的同质同价开始体现出对于国内市场的重视,这样才能缓解潜力市场的威胁并重新崛起。

四、联想SWOT矩阵分析五、总结以上便是我组对于联想的企业战略以及SWOT的分析。

虽然联想有着自己的缺点,市场中也存在这威胁,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它所拥有的优势以及潜在的机会。

只要认真分析市场环境,制定出顺应时代发展的发展战略,联想仍有机会能够再次称霸国内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