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第五章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Wi = ∑ w j vij
j
依据各方案综合重要度的大小,可对方案进行 排序、决策。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例5-3中,通过对三个方案的功能、价格、 维护性进行分析和比较,可建立方案层的判断 矩阵。因为这一层有三个准则,故有三个判断 矩阵,如表;然后,按照求根法,可计算出各 方案在不同准则下的重要度排序,将重要度值 列入相应表中的最后一列。
1 5 3 1 1 0.637 1.936 例5-3中:n=3, AW = 5 1 3 ⋅ 0..105 = 0..318 0 258 0 785 1 3 1 3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λ max
1 1.936 0.318 0.785 = [ + + ] = 3.037 3 0.637 0.105 0.258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例5-2】某城市为改善交通秩序,提高车辆 的通行效率,拟建新的交通自动信号控制系 统,系统以可靠度作为有效度指标,可靠度 在预定期限和条件下系统不发生失误的概率 来表示。 已知该系统的投资与运行费用共限额为 24万元,效用水平要求不低于97%,被选 方案有4个,有 关数据如表所示,试用成 本—有效度分析法进行系统方案选择。
第五章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本章主要讲述物流系统的有关评价和决 策方面的内容。物流决策是物流工程的一部 分,也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方面。它包括物流 系统建设的决策和物流系统运作过程的决策 两个方面的内容。 2007.5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第一节 物流系统评价
一、系统综合评价的概述 (一)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 所谓系统综合评价就是根据系统确定的 目的,在系统调查和系统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上,主要从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 就各种系统设计方案能够满足需要的程度与 为之消耗和占用的各种资源,进行评审,并 选择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实施上可 行的最优或最满意的方案。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2)多级递阶的层次结构
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把 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想要达到的 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 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 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 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例5-3】某配送中心的设计中要对某类物流 装备进行决策,现初步选定三种设备配套方 案,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优先考虑的方案进行 排序。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例5-3中设备的功能、价格、维护性指标比较 重要度 C1 C2 C3 C1 1 1/5 1/3 C2 5 1 3 C3 3 1/3 1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4)相对重要程度(即权重)的计算
实践中可以采用求和法或求根法计算特征值 的近似值。 1)求和法 ①将判断矩阵A按列归一化(即列元素之和为1):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成本效益模型由以下三个模型组成: 1.成本模型 成本模型应能说明方案的特性参数与其成 本之间的关系。一般的成本模型为:
C = F(X )
式中:C为方案的成本,X为特性参数,F为 函数形式。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2.效益模型 一般效益模型可表示为:
E = G( X )
式中:E为系统方案的效益,G为函数形式。
bij = ②按行求和: a ∑ aij
ij
③归一化: 所得
wi0 (i = 1,2,L, n)
vi = ∑ bij
j =1
n
vi 0 wi = ; i = 1,2,L, n 即为A的特征向量的近似值。 vi ∑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2)求根法 ①将判断矩阵A按行求: vi = ∑ bij
j =1 n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配送中心各方案投资利润比较
指标 总利润额/万元 全部投资额/万元 / 利润高于投资的余额/ 万元 投资利润率/%
方案I 312 145.8 166.2 214
方案II 294 119.3 174.7 246
方案III 275 113.5 161.5 242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二)可行性分析法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二)系统综合评价的重要性
系统评价的主要任务就在于从评价主体 根据具体情况所给定的、可能是模糊的评价 尺度出发、进行首尾一贯的、无矛盾的价值 测定,获得对多数人来说均可以接受的评价 结果,为正确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系统评价与系统开发、系统决策之间的关系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0.633 W = 0.106 0.261
0.637 W = 0.105 0.258
1.900 V = 0.318 0.782
求根法:
2.466 V = 0.405 1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5)一致性检验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假 设 有 n 个 物 品 , 其 真 实 重 量 用 wl , w2,…,wn表示。将几个物品两两比较, 得到它们的重量比矩阵A :
w1 w 1 w2 A = w1 M w n w1 w1 w2 w2 w2 M wn w2 L L L L w1 wn w2 wn M wn wn
n是A的特征值,W是A的特征向量。可以利用求 物品重量比,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的方法来求得物品 真实重量向量W,从而确定最重的物品。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将上述n个物品代表n个指标(要素),物 品的重量向量就表示各指标(要素)的相对重 要性向量,即权重向量;可以通过两两因素的 比较,建立判断矩阵,再求出其特征向量就可 确定哪个因素最重要。依此类推,如果n个物 品代表n个方案,按照这种方法,就可以确定 哪个方案最有价值。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3.综合模型 主要研究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 面讨论: 一是在一定成本下,哪个方案的效益最高(或 简称C准则); 二是在一定效益下,哪个方案的成本最低(或 简称E准则); 三是计算效益成本比(E/C),取比值最大者。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成本效益综合模型图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Hale Waihona Puke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二)指标体系制订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全面反映出所要评价的系统的各 项目标要求,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还要具有可测、简易、可比等特点;指标总数要尽 可能少,以降低评价负担。 1.系统性原则 2.可测性原则 3.层次性原则 4.简易性原则 5.可比性原则 6.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7.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
可行性分析是对项目的事先研究、事先 评价方法。 可行性分析的一般过程为:确定系统目 标和方向→收集资料→预测→初步分析,提 出初步方案→技术经济评价→优化比较,确 定方案→决策报告。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三)评价指标综合法
1.成本—有效度分析法 与侧重于经济效益评价的成本效益法不 同的是,成本——有效度分析将方案的效果 从经济观点扩大到了社会观点。 成本—有效度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1)明确系统要实现的效用目标 (2)确定反映系统有效度的评价指标 (3)采用成本固定法或效用固定法筛选系统 方案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三)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
1.政策性指标 2.技术性指标 3.经济性指标 4.社会性指标 5.资源性指标 6.时间性指标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三、物流系统评价的方法
(一)经济评价的成本效益法 所 谓 成 本 效 益 法 ( Cost Benefit Analysis),就是把不同系统方案的成本和 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成本反映的是建 立新系统或改进系统所需要的主要投资耗费; 效益则是反映新建的或改建的系统所能产生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例5-1】某企业准备投资新建一个配送中心, 经过初步调查研究提出了三个方案,各方案 主要指标如表所示,请用效益成本法对三个 方案进行评价。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配送中心方案指标比较 序号 1 2 3 4 5 6 7 指标 造价/万元 建成年限/年 建成后需流动资金/ 万元 建成后发挥效益时 间/年 年产值/万元 产值利润率/% 环境污染程度 方案I 100 5 45.8 10 260 12 稍重 方案II 86 4 33.3 10 196 15 最轻 方案III 75 3 38.5 10 220 12.5 轻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系统方案指标比较 方 案 投资与运行成本年 值(万元) 系统可靠度 方案I 24 0.99 方案II 24 0.98 方案III 20 0.98 方案IV 20 0.97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四个方案的成本—效用关系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2.层次分析法
该方法在国内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广泛应用于能源问题分析、科技成果评比、 地区经济发展方案比较,尤其是投入/产出 分析、资源分配、方案选择及评比等方面。 它既是一种系统分析的好方法,也是一种新 的、简洁的、实用的决策方法。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w1 w 1 w2 AW = w1 M w n w1
w1 w2 w2 w2 M wn w2
L L L L
w1 wn w1 nw1 w2 w2 nw2 wn ⋅ M = M = nW M wn nwn wn wn
(三)系统综合评价的步骤
系统评价的一般步骤
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
二、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系统评价指标 评价对象的价值并不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而是 评价对象及其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规定的属性,不应 该有价值的绝对尺度。因此,在系统评价时采用多种 尺度进行相互比较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尺度就是评价 评价 指标。 指标 既然指标是衡量系统总体目的的具体标志,而系 统目的/目标一般是多层次的,相应地,用于评价这 种目的/目标的指标也不只一个,也应该是具有层次 结构的一个体系,这就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