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制粒
• 特点
性能稳定,噪音低, 清洗维修方便。真 空自动上料,全过 程封闭自动运行。 所有与药物接触零 件都是快速拆卸, 单独清洗。
喷雾制粒设在 与热空气接触过程中, 水分迅速汽化。物料 失去水分后形成固体 粉末落于器底。干燥 粉末可连续成间歇出 料。
• 液体的架桥原理
液体加入粉末中量的不同会造成液体在粉末颗粒间 产生不同的作用力。 (1) 液体加入量少——悬摆状;(2)适当增加液体量— —索带状;(3)液体充满颗粒内部空隙但没有润湿颗 粒表面——毛细管状;(4)液体充满颗粒内部与表面 时——泥浆状。
一般在颗粒内液体以悬摆状存在时,颗粒松散;以 毛细管状存在时,颗粒发黏;以索带状存在时可得 到较好的颗粒。可见液体的加入量对湿法制粒起着 决定性作用!
混合、制粒的目的
• 减少组分间的非均匀性 • 防止颗粒中药物的分离 • 改善药物的流动性和可压性 • 消除间歇生产产品批次之间的差异
制粒
• 制粒是把粉末、熔融液、水溶液等状态的物料经加 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与大小的粒状物的操作。
颗粒剂分类
分类 可溶性颗粒 悬浮型颗粒 肠溶颗粒 缓释颗粒 控释颗粒
基本组分
制粒技术的发展趋势
• 设备大型化、结构紧凑化 • 制粒工艺高新技术化 • 多功能连续化 • 高效快速环保化
小结
• 湿法制粒工艺
在药物和辅料的粉末中加入黏合剂,靠黏合剂的架桥和黏结 作用使粉末聚结在一起而制粒的方法。
原辅料
粉碎
筛分
混合
制软材
制粒
干燥
整粒
总混
压片
• 干法制粒工艺
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压制成大片状或板状后,粉 碎成所需大小颗粒的方法。
干法制粒及设备
• 干法制粒是将药物与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后 压成大片状或板状,然后再粉碎成所需大小
的颗粒的方法。该法不加入任何黏合剂,靠 压缩力的作用使粒子间产生结合力。
干法制粒
压片法:将固体粉末首先在重型压片机
上压实,制成直径为20-25 mm的胚片, 然后再破碎成所需大小的颗粒。
滚压法:利用转速相同的两个滚动圆筒之间的
原、辅料均为可溶性成 分
大剂量难溶性药物+辅 料
药物+肠溶性高聚物制 粒(或包衣)
药物+难溶性高聚物制 粒(或包衣)
药物+难溶性阻滞剂制 粒后包衣
使用特点
加水成溶液、易吸潮、 可直接吞服
加水成悬浮液,不吸潮, 可直接吞服
增加药物稳定性或降低 刺激性,肠中释药
缓慢释药、疗效平缓、 给药间隔延长
恒速释药、疗效平稳、 给药间隔延长
• 从液体架桥到固体架桥的过渡
(1) 亲水性药物粉末制粒时,粉粒间的液体将接触的 表面部分溶解,在干燥过程中部分溶解的物料析出 而形成固体架桥。
(2) 水不溶性药物制粒时,靠加入的黏合剂溶液作架 桥使粉末聚结成粒,在干燥时黏合剂中的溶剂蒸发, 残留的黏合剂固结成为固体架桥。
(3) 含有少量水的药物制粒时,将某些药物溶解于适 宜液体架桥剂中制粒,在干燥过程中溶质析出结晶 而形成固体架桥。
缝隙,将药物粉末滚压成片状物,然后通过颗 粒机破碎制成一定大小颗粒的方法。
干法制粒机
• 工作原理
粉状物料由振动料斗进入搅拌器
被搅拌脱气后,由定量加料器螺 旋送至两个上下设置的轧辊的弧 形槽内并被预压。两个轧辊在一 对相互齿合的齿轮传动下反向等 速运动,粉料在通过轧辊的瞬间 被轧成致密的料片,料片通过轧 辊后在弹性恢复的作用下脱离轧 辊落下,少量未脱落的料片被刮 刀刮下。料片落入破碎整粒机整 粒后振动筛过筛分级,得到符合 要求的颗粒产品。
原辅料
粉碎
筛分
混合
压块
粉碎
制粒
压片
湿法制粒
• 什么是湿法制粒?
湿法制粒是在药物粉末中加入黏合剂, 依靠黏合剂的架桥或黏结作用使粉末聚结 在一起而制备颗粒的方法。湿法制粒由混 合,制湿粒和干燥三部分组成。
湿法制粒的原理
黏合剂中的液体将药物粉粒表面润湿,使粉 粒间产生黏着力,然后在液体架桥与外加机 械力作用下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的方 法,经干燥后最终以固体桥的形式固结。
• 制粒的目的
(1) 提高药物在混合物中的分散均匀度。
(2) 药物粉碎后,由于粒径变小,表面积增大, 易相互黏结,影响粉末流动性,而制粒后颗 粒体积增大,粒径分布均匀,流动性明显提 高,有利于控制压片操作。
(3) 制粒后黏合剂在颗粒中分散均匀,粉末的 可压性和黏着性得到改善。
制粒的方法和原理
• 目前制粒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湿法制粒、 干法制粒、和喷雾制粒, 其中湿法制粒应用最为广泛,此外,还 有一种新型制粒法—— 液相中晶析制粒法。
第二节 制粒
• 概述 制粒是片剂生产中主要工艺流程
之一,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
• 湿法制粒为常用且有效的制粒法,由混 合、制湿粒及颗粒干燥三部分组成,其 中混合和制湿粒有时在同一台机器中完 成。
• 干法制粒采用大片法和滚压法,主要通 过机械压力使均匀混合的处方压制成片 剂,通过制粒机整粒得到较为均匀的颗 粒。
药物在非良性溶剂中慢速结晶
控制药物结晶速度可制得球晶, 架桥剂种类和加入量、温度、搅 拌速度是主要因素
溶液、混悬液经喷雾干燥或凝结 颗粒呈球形,流动性好,体积大、 密度低
流化喷雾制粒、干燥
粉末在悬浮状态加黏合剂成颗粒 (或球体),颗粒受热时间短,易 实现程序化操作
压大片或滚压成薄片状后粉碎
粉末经机械压缩,颗粒密度大、 不规则,但适合遇水、热不稳定 的原、辅料
匀的颗粒。
• 特点
集混合、制粒于一体; 生产周期短,颗粒均匀 14-26 目;控制切割刀
的转速就可以控制粒径; 采用全封闭操作,在同 一容器内完成混合和制 粒操作,工艺缩减,无 粉尘飞扬,符合GMP要 求。
湿法混合制粒机
采用变频电机控制搅 拌桨和制粒刀的速度 可以有效制备所需颗 粒的粒径。
特点:筒体密封,防 止粉尘进入;可以实 现在位清洗,满足了 GMP的要求;该系列 机离底面高度控制在 0.9米,能直接与沸腾 干燥机连接,保证物 料的合理周转。
沸腾制粒
• 工作原理
物料粉末粒子在原料容器(流化 床)中呈环形流化状态,受到经 过净化后的热空气预热和混合, 将黏合剂溶液雾化喷入,使若 干粒子聚集成含有黏合剂的团 粒,由于热空气对物料的不断 干燥,使团粒中水分蒸发,黏 合剂凝固,此过程不断重复进 行,形成理想的、均匀地多微 孔颗粒。
• 特点
操作简便,易清洗、
• 特点
由液体直接得到粉状固体
颗粒;适用微辅料,热敏 性物料。集混合、喷雾干 燥、制粒、包衣多功能为 一体。产品水分可达到 0.1%,配备返粉装置,成 粒率大于95%,可制成0.22毫米颗粒。设备与密封 负压下工作,内表面光洁、 无死角、符合GMP规范。
制粒新技术
• 液相中晶析制粒 液相中析出结晶的同时借助液体架桥和搅拌作 用聚结成颗粒的操作。又称球形晶析制粒法, 简称球晶制粒法。
• 工艺流程
加入架桥剂、良溶剂 不良溶剂
搅拌
冷水浴
聚结
药物和辅料
混合溶液
结晶析出
颗粒
• 熔融制粒技术 通过熔融的黏合剂将药物、辅料粉末黏合在 一起经过一定步骤制成颗粒的过程。所用的 黏合剂与湿法制粒的黏合剂性质不同。此法 适用于对水、热不稳定的药物和易变晶形的 固体分散物。
熔融制粒法主要包括高速熔融搅拌混合制粒 法和流化熔融制粒法两种。
湿法制粒方法与设备
• 挤压制粒
工作原理
把药物粉末用适当的黏合剂
经设备制成软材之后,用强
制挤压的方式使其通过具有
一定大小筛孔的孔板或筛网
而制粒的方法。在挤压制粒
过程中制软材是关键步骤。 摇摆式颗粒机一般与槽式混
c
合机配套使用。
刮刀 模
滚压 轮 颗粒
• 特点
颗粒的粒度由筛网的
孔径大小调节,粒子 形状为圆柱状,粒度 分布较窄。挤压压力 不大,可制成松软颗 粒,适合压片。制粒 过程经过混合、制软 材等,程序多、劳动 强度大,不适合大批 量生产。
易维修,既可制粒又 可快速干燥。混合、 制粒、干燥在同一个 密闭的容器内完成, 防止与外界接触而引 起污染。
湿法制粒的适用范围
• 压片时加入黏合剂可增强粉末的可压缩性 和黏着性;
• 胶囊充填或压片对流动性要求较高时可用 此法;
• 对低剂量药物分布均匀、色彩良好,也可 用此法;
• 固体制剂中也可用此法。
类型 湿法制粒 挤出离心制粒
液中结晶 喷雾制粒 一步制粒 干法制粒
颗粒剂生产工艺及特点
生产工艺及设备
溶液、混悬液经喷雾干燥或凝结 旋转离心、切割式制粒机等
特点
颗粒形态与一步制粒相似,但硬 度大,操作简单、适用性广
加热或一般挤出离心制粒机
原、辅料加黏合剂或加热制软材, 挤出湿条状物、切割、滚圆。颗 粒密度大、流动性好。
转动制粒
• 工作原理 在药物粉末中加入一定 量的黏合剂,在转动、 摇动、搅拌等作用下使 粉末聚结成球形粒子的 方法称为转动制粒法。 转动制粒法多用于药丸 的生产。 转动制粒过程分为三个 阶段:母核的形成;母 核的长大;压实阶段。
高效混合制粒机
• 工作原理
高效混合制粒机又称三相制 粒机,它由制粒桶、搅拌桨、 切割刀和动力系统组成。操 作时把药粉和各种辅料倒入 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后 加入黏合剂。此时物料已处 于软材状态,再开启快速制 粒刀,使软材被切成颗粒状。 由于容器内物料快速的翻转 和转动,使得每一部分的物 料在短时间内能经过制粒刀 部位,也就能被切成大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