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作与时间管理
键努力产生80%的绩效。有80%的工作时间与付出 是浪费的。公司80%的业务来自20%的客户,80% 可以用的资料集中在20%的档案中,80%的电话来 自认识的20%的人。因此,这些20%就是掌握关键 。例如你的工作可能十几项或二十项,但关键的工 作可能只有三、四项
主管人员时间管理的迷思
▲ 能者多劳,有事找他准没错(变相惩罚了时间高手) ▲ 最活躍的管理人員完成的工作最多 ▲ 推迟决策(仔细思考)会提高品质与绩效 ▲ 授权可以节省时间(所托得人才会有效果) ▲ 自己去干,工作会完成的更好(不敢授权)
急迫
不急迫
重要
Ⅰ象限 拖延 Ⅱ象限
不重要
Ⅲ象限 偷懒 Ⅳ象限
(二).浪费时间的错误的决定方式
▲一般人大部分是以 1→3→4→2 处理事情
既重要又急迫 → 不重要但急迫 → →不重要又不急迫 → 很重要但不那么急
▲时间观念稍为好的次序是 1→3→2→4
既重要又急迫 → 不重要但急迫 → →很重要但不那么急→ 不重要又不急迫
▲ 效率取代效能,只知 do the thing right 而非 do the right thing
▲ 工作越辛苦,完成的工作就越多 ▲ 只要去做,就会有绩效 ▲ 每天累惨才算工作有绩效
克拉伦斯·兰德尔
我同情那些疲劳不堪 毫无事务组织的殉职者 只赞扬他们的责任心
贰.时间管理重要的观念
(一).时间的投资与花费
壹. 时间的真谛
(一).时间管理的意义
席勒说: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 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
美国管理学会主席吉姆·海斯说:
一个人可以学会更有效地使用多种管理工具, 以便在同样多的时间里使自己更加富有成效。
陶渊明说: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我国谚语作出了对时间最准确的结论
▲德国人、印尼人 拉丁系人(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
(四).时间运用误区
管理时间的经验法则「墨菲定律」:
▲ 任何事情都不像它表面所见的那么简单 ▲ 每件事情做起来都比想象中要耗时间 ▲ 某些事情的出错是无可避免的 ▲ 工作永远太多而时间永远太少 ▲ 又譬如「80/20定律」告诉我们,常常是20%的关
二.中阶主管常发生浪费时间的情形 ▲做事无轻重缓急和主次之分,经常本末倒置 ,终日埋头于无关重要的事务上 ▲喜欢下属事事请示和汇报的官僚作风,浪费 自己的时间 ▲对下属工作不放心,替下属做工作,结果整 天被埋在事务性的工作里 ▲上司不定期的召见使中层经 理的时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对自己熟悉和喜欢的事情尽 快做完,对于棘手的事情拖 延进行,只有通过加班完成
急迫
重要 Ⅰ象限
不急迫
Ⅱ象限
不重要 Ⅲ象限
Ⅳ象限
Ⅰ象限 既重要又急迫 → 危机处理、三点半、老板……
Ⅱ象限 很重要但不那么急 → 预算、企划、目标、健检进行
Ⅲ象限 不重要但急迫 → 电话、会议、不速之客、临时被指派
Ⅳ象限 不重要又不急迫 → 闲聊、逛街、连续剧、倒垃圾……
▲ 拖延是造成工作无效,因为原摆在第二象限的重要事, 原本可以从容有序的完成,但因姑息、拖延而变成第一 象限,造成第一象限压力太大,许多事情因急迫、压力 乃草草了事(品质、效率下降),再加上第三象限把时间 消耗掉了,每天忙到好不容易喘一口气,又往第四象限 偷懒,如此恶性循环,也就造成我们都感到时间不够用 ,觉得好忙好忙,但又忙的没有结果、没有效率。
二.提高生产力
▲在一天最有效率的时段中,作计划中最重要的事 ▲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时到1小时的"不被干扰"时间 ▲养成环境及桌面整洁的习惯;专注工作焦点,专心工作 ▲要有坚忍毅力,一气呵成;一次处理完才不会浪费时间 ▲同一类的事情最好一次把它做完 ▲把零碎时间用来从事零碎的工作 ▲观察每天因被干扰而形成的时间段 ▲工作中断时,要有回去工作的驱动力 ▲要有完成工作、结束工作的强制力:不要每件事都只作
▲客观原因 ● 上级领导浪费时间 (开会、等命令、不懂授权、政策摇摆) ● 工作系统浪费时间 (访客、官样文件、审批程序、流程效率 、沟通出错、不知运用工具) ● 生活条件浪费时间 (通讯、环境、交通、朋友闲聊、家住郊 区、无目标打发时间、环境混乱 )
三.一般浪费时间的情形
▲缺乏明确的目标 ▲拖延 ▲缺乏优先顺序 ▲想做的事情太多,而且有头无尾 ▲缺乏条理与整洁 ▲不懂授权 ▲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 ▲仓促决策 ▲懒惰与心理消极 ▲行动缓慢 ▲作事拖拉 ▲会议冗长
▲想体会「一毫秒」有多少价值 去问错失金牌的运动员
(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态度
▲中国人比较随性,大而化之,例如喜宴迟到 、工作时随性;兴致来了就特别有劲、加班 、干劲十足,感觉很重要
▲日本人分秒必争,可以相同的一件事做十几 年,但其态度严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非常执着,只有公司,没有个人
▲美国人是契约式的工作精神,订好游戏规则 就依规则进行,人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人能成就大事 ,有人一事无成,区别在于时间的利用率不同
時間不可以缺少 時間不可以替代 時間不可以存儲 時間不可以增減 但時間可以管理
时间效率本身是无法管理的,因为它只是个 行为模式,换句话说效率与时间的管理就是
生活模式的实践
时间是最贵而有限的资源, 若不善加管理,一切失之于 惘然,评估一个人日行成效 ,最容易的做法就是考核其
▲不速之客闯入 ▲话干扰 ▲经常加班加点 ▲穷于应付突发事件 ▲漫谈、聊天 ▲交待不清,事情做错 ▲不敢拍板,等指示 ▲考虑事情过于复杂 ▲管事必亲躬 ▲完美主义办事 ▲凭记忆办事 ▲主办人员迟到
参. 事务特性与时间管理分析 (一).时间管理象限座标图
急迫
不急迫
重要 Ⅰ象限 Ⅱ象限
不重要 Ⅲ象限
Ⅳ象限
高效工作与时间管理
主讲:李源快 2009年9月
清人文嘉《今日歌》
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 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鲁迅
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 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
时间多59倍
朱自清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 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茫然的 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的匆匆了,伸出手 遮掩时,他又遮掩着从手边过去,天黑时, 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从我的脚边飞过去了,等我睁开眼睛和太 阳再见,这又算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因而又开始叹息地散过去了
1248hr × 10年 = 12480 hr
让我们算一下时间工资帐
▲ 每月工资与时间投资价值公式
(每小时价值工资)
每月工资
? ÷ 40hr =
(每分钟价值工资) (每小时价值工资) ÷ 60分 =
?
(二).造成时间浪费的重要因素
一.浪费时间的案例 ▲电话又响了,急事的、请示的、投诉的、朋友聊 天的……都是不得不接的电话。可是,手头上正 在写的一个计划,一个上午了,还没写几个字 ▲会议已经开了两天了,还没有什么结果,东一句 西一句,说着说着就跑题了。有的人在会上长篇 大论、表扬与自我表扬;有的人开了半天会,还 不知来干什么;还有的,把开会当休息,闭目养 神,你们爱发言发言、爱争吵争吵吧… ▲整天就如救火车、哪里有火情就马上赶到哪里。 可是这里也救火、那里也救火,天天忙救火,就 没有时间静下来想想,”火灾”是从哪里来的?
▲ 有人曾统计过,一个活到72岁的美国人 一生的时间分配: ● 睡觉21年 ● 工作14年 ● 个人卫生7年 ● 吃饭6年 ● 旅游6年 ● 排队5年 ● 学习4年 ● 开会3年 ● 打电话2年 ● 找东西1年 ● 其他3年
▲ 使用金钱有两种方式 当「费用」花掉、当「投资」理财,同样时间 也是如利用金钱一样,将固定收入做有效分配 ,把时间当金钱的比喻投资,虽然时间不会回 顾,但对有限的时间也能转化为内在价值。
转化时间的投资观念
知识,经验,能力
成就
▲ 一周总时间:24 ×7 → 168hr
扣掉睡觉、吃饭 70h (每天10hr) 还有98hr在作什么?生产、休闲、打发时间 统计每周用在生产的时间,8hr × 5日 = 40hr 据统计40hr中扣除莫名其妙的浪费(感觉很忙), 剩下真正工作有效的时间只有60%, 亦即 40hr × 60% = 24hr ▲ 你的成就、经验、能力主要来源就来自于此24小 时(每周)人生成就奠基主要看 20至30岁 每年约有52周,亦即 24hr × 52周 = 1248hr 一生中你最主要的时间
一半而无结果 ▲表现出很有精神的样子,如此生产力自然会提高 ▲应设定完成工作的期限
(二).主管人员的时间管理方法
一.授权 ▲懂得分工授权,明白下属可以帮您处理许多烦琐事务,花很 多时间处理小事情是非常不明智的 ▲要培养下属成为有解决事务能力的人 ▲要教导部属,如何做所交办的工作,以免出错重来 ▲凡事不拖拉,今日事今天毕,让下属知道您的习惯 ▲要向外界争取资源协助您 ▲要为下属形成一些习惯和程序,让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 么和不做的后果,根本不需要您的催促 ▲避免令自己成为浪费部属时间的主要因素
(三).时间管理下的正确决定方式 真正能作好时间管理的模式
▲成功者会抓第Ⅱ象限提早完成,时间管理优先顺序:
1→2→3→4
第1优先 第2优先 第3优先 第4优先
是重要且紧急的事 是重要但较不紧急的事 较不重要但却紧急的事 较不重要且并不紧急的例行工作
▲重要紧急的事马上做,例如考试、赶三点半和急病求 医等,做完之后检讨是不是能预防 以后不要发生的这么突然,因为太 常发生,压力太大,对健康很伤。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在某些情况下,时间资源所获得的收益 比资本和劳动力两项资源所能获得的收
益要大得多、重要得多!
(二).时间与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