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粉末材料的成形与固结

第三章 粉末材料的成形与固结


• 按粉料成形时的状态,分类:
模压成形
压力成形
等静压成形
……
挤压成形
成形
增塑成形
注射成形
……
注浆成形
料浆成形
热压铸成形
流延成形
……
颗粒密度
• 粉末材料的理论密度,通常不能代表粉末 颗粒的实际密度,因颗粒几乎总是有孔; • 孔与颗粒外表面相通,称开孔或半开口 (一端相通); • 颗粒内不与外表面相通的潜孔称闭孔;
板后,以粉末锥的高度衡量流动性,粉末锥
的底角称为安息角,也可作为流动性的量度。
锥愈高或安息角愈大,则表示粉末的流动
性愈差,反之则流动性愈好。
规律:
等轴状(对称性好)粉末、粗颗粒粉末 的流动性好; 粒度组成中,极细粉末占的比例愈大, 流动性愈差,但是,粒度组成向偏粗的 方向增大时,流动性变化不明显。
粉末压制理论的一些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
序号 1 2 提出时间 1923 1930 著者姓名 汪克尔 L. F. Athy 艾西 M. Balshin 巴尔申 公 β =k1-k2lgP θ =θ 0e-β P 式 注 解 k1, k2—系数 P—压制压力,β —相对密度 θ —压力 P 时的空隙率 θ 0—无压力时的空隙率 β —压缩系数 Pmax—相应于压至最紧密状态(β =1)时的单位压力 L—压制因素 m—系数 β —相对体积 d 压—压坯密度 d 松—粉末松装密度 C—粉末体积减少率 a、b—系数 A、κ —系数
• 真密度:颗粒质量用除去开孔和闭孔的颗粒体积除 得的商值。真密度实际就是粉末的固体密度。 • 有效密度:颗粒质量用包括闭孔在内的颗粒体积去 除得到的。用比重瓶法测得的密度接近这种密度, 故又称为比重瓶密度。 • 表观密度:颗粒质量用包括开孔和闭孔在内的颗粒 体积除得的密度值。 • 堆积密度:粉体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 质量。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既含颗粒内部的孔 隙,又含颗粒之间空隙在内的总体积。
碎化
应变硬化
脆性粉末 点接触应力>断裂强度→断裂 塑性粉末 点接触应力>屈服强度 →塑性变形 →加工硬化 →脆化→断裂
压坯密度与压制压力的关系
在压制过程中,随着压力的增加,粉体的密 度增加、气孔率降低。 对压力与密度或气孔率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 究,试图在压力与相对密度之间推导出定量的数 学公式。目前已经提出的压制压力与压坯密度的 定量公式(包括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有几十种 之多。
3
1938
dP LP dβ lg P max lg P L ( β 1) lg P max lg P m lgβ
4 5 6 7 8 9 10 11
1948 1956 1961 1962 1962 1963 1963 1964~ 1980
Smith 史密斯 川北公夫 R. W. Heckel 黑克尔 尼古拉耶夫 米尔逊 库宁 尤尔钦科 平井西夫 黄培云
3、压缩性
代表粉末在压制过程中被压紧的能力。 在标准的模具中在规定的润滑条件下加以测 定,用规定的单位压力下粉末所达到的压坯密 度表示。通常也可以用压坯密度随压制压力变 化的曲线图表示。 压缩比:松装粉末的高度与成型坯体高度之
比。
4、成形性
成形性是指粉末压制后,压坯保持既 定形状的能力,用粉末得以成形的最小单 位压制压力表示,或者用压坯的强度来衡 量。 压制性:是压缩性和成形性的总称。
规律:
成形性好的粉末,往往压缩性差; 相反,压缩性好的粉末,成形性差。例
如松装密度高的粉末,压缩性虽好,但
成形性差;细粉末的成形性好,而压缩 性却较差。
粉末在压力下的运动行为
成型工艺主要有: 刚性模具中粉末的压制(模压)
弹性封套中粉末的等静压
粉末板条滚压以及粉末挤压等
压制过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粉末颗粒发生位移(滑动 与转动)与重排,颗粒间的架桥现象被部分消 除且颗粒间的接触程度增加;
3.5 3.0 2.5 2.0 1.5 1.0 0
Experimental results Linear fit:Y=A+B*X (1) A=0.7780 B=0.00383 R=0.9406 (2) A=1.4793 B=6.7825E-4 R=0.9455 (3) A=-3.7910 B=0.00493 R=0.8920
d 压=d 松+κ P1/3 C=(abP)/(1+bP) ln(1-D)-1=κ P+A P=σ sCDln[D/(1-D)]
12
1973
巴尔申 查哈良 马奴卡
σ s—金属粉末的屈服强度 C—系数 lg(P+κ )≈-lgβ +lgPk Pk—金属最大压制密度时的临界压力;κ 、n—系数 d=dmax-(κ 0/d)e-aP dmax—压力无限大时的极限密度 a、κ 0—系数 dε /dt=[(β /φ )tkfβ -1](df/dt)+[(K/φ )tk-1fβ ′ f—外力,ε —应变 -1 ]f φ 、β 、K—系数 lgln[(dm-do)d]/[(dm-d)d0]=nlgP-lgM dm—致密金属密度 mlgln[(dm-do)d]/[(dm-d)d0]=lgP-lgM d0—压坯原始密度 d—压坯密度, P—压制压力 M—相当于压制模树 n—相当于硬化指数的倒数 m—相当于硬化指数 a 2 P=3 P0ρ (Δ ρ /θ 0) P0—初始接触应力 ρ —相对密度 θ 0—(1-ρ ) a=[ρ 2(ρ -ρ 0)]/θ 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P /MPa
热压Mg2Si块体的Kawakita图
压制过程中力的分析
总压力 P 净压力 P净
压力损失 P损失
侧压力 P侧
模壁摩擦力 P摩
内摩擦力 P内摩
弹性力 P弹
P侧 P 总
第三章 粉末材料的成形与固结
3.1 粉末的成形与干燥 3.2 粉末烧结 3.3 胶凝固化
3.1 粉末的成形与干燥
成形的理论基础 • 粉末的工艺性能 • 粉末在压力下的运动行为 • 成形方法

• 成型:是说工件、产品经过加工后具有 某种特定的、所需要的形状;把东西按 标准尺寸或规格完成的过程。
• 成形:将松散的粉体加工成具有一定尺 寸、形状以及一定密度和强度的坯块。
(a) 装配图
(b) 流速漏斗 松装密度测定装置一
(c) 量杯
(1) 漏斗 (2) 阻尼箱
(3) 阻尼隔板
(4) 量杯 (5) 支架
松装密度测定装置二
• 松装密度取决于颗粒间的粘附力、相对 滑动的阻力以及粉末体孔隙被小颗粒填 充的程度。
2、流动性 50克粉末从标准的流速漏斗流出所 需的时间,单位为s/50克,其倒数是 单位时间内流出粉末的质量,俗称为 流速。
(3)
(2) (1)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P /MPa
热压Mg2Si块体的Heckel图
Kawakita(川北公夫)方程
3500 3000
P/C /MPa
P 1 P C ab a
Experimental results Best fit to formula (2)
粉末的工艺性能
包括: 1、松装密度、振实密度
2、流动性
3、压缩性
4、成形性
另外,工艺性能也主要取决于粉末的生产 方法和粉末的处理工艺(球磨、退火、加润 滑剂、制粒等)。
1、松装密度与振实密度
不同粉末装满一定容积的质量是不同的,因此规定 用松装密度或振实密度来描述粉末的这种容积性质。
松装密度:粉末试样自然填充规定的容器时, 单位容器内粉末的质量,单位为g/cm3。 (国标GB1478-84,GB5060-85) 振实密度:将粉末装于振动容器中,在规定条 件下,经过振动后测得的粉末密度。 (国标GB5162-85)
通常为了提高堆积密度,常在较大的均一颗粒之间加 入较小的颗粒。当小颗粒粉末量增加时,粉体的松装密度 先增加然后降低。
5.4 5.2
¬ cm3 È £ à ¶ ×Ü É ° Ë
5.0 4.8 4.6 4.4 4.2 0 20 40 60 ¸ ¿ Ï Å Á £ £ ¬ % 80 100
细颗粒(-325目)对不锈钢粗颗粒(-100+150目)松装密度的影响
粉末成形的理论基础 粉体的堆积与排列
理想球形颗粒的堆积类型、堆积密度和配位数
排列 简单立方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六方密堆 堆积密度% 52 68 74 74 配位数 6 8 12 12
将大小均匀的球形颗粒粉末倒入容器 时,即使颗粒进行面心立方或密排六方排 列,堆积密度也较低, 即小于74%。通过 振动可以提高堆积密度,但是,即使采用 最仔细的振动方式,最高的振实密度也仅 能达到62.8%,并且平均配位数也低于12。
• 脱模压力:使压坯由模中脱出所需的压力。
它与压制压力、粉末性能、压坯密度和尺寸、 压模和润滑剂有关。
• 弹性后效:在压制过程中,当除去压制压力
并把压坯压出压模之后,由于内应力的作用, 压坯会发生弹性膨胀。
• 压坯强度:表征压坯抵抗破坏的能力,即颗粒 间的粘结强度; • 影响因素:颗粒间的结合强度、颗粒表面的粗 糙度、颗粒形状、颗粒表面洁净程度、压制压 力、颗粒的塑性、成形剂
第二阶段:颗粒发生弹塑性变形,塑性变 形的大小取决于粉末材料的延性。但是,同样 的延性材料在一样的压力下,并不一定得到相 同的坯体密度,还与粉末的压缩性能有关; 弹性变形 颗粒间的接触应力≤材料弹性极限 塑性变形 颗粒接触应力≥材料的屈服强度 点接触处局部→面接触处局部→整体 断裂
第三阶段:颗粒断裂。不论是原本脆性的 粉体如陶瓷粉末、还是在压制过程中产生加工 硬化的脆化粉体,都将随着施加压力的增加发 生脆性断裂形成较小的碎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