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的概念

议论文的概念


*
3.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 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举例论证法(例证法)——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 明观点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 例1.俗话说:自信能给予人无形的力量,难道不是吗?我们 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必须充满自信,无论问题是容易还是 困难。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是最棒的。 这也是最基本的。海伦·凯勒就是凭着自己的自信,虽然她 听不见、说不出、看不到,但她相信,她相信自己可以创造 奇迹。她做了一个虽眼盲心不盲、耳聋思想不糊、口哑却精 神不亚于常人的伟人,被世人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 是多么高的称赞啊!她靠的是什么?就是她那坚定的信念, 那份伟大的自信。跛脚的郑丰喜,别人说他不能上学,他自 信,他不仅上了学,还年年拿第一;别人说他骑不了自行车, 他自信,硬是在体无完肤之后让自行车成为了他的脚;别人 说他一辈子都要跛脚,他自信,他从小就对家人和自己说: “我一定要站起来,我还要穿皮鞋。”最终他还是做到了。 他也靠着自己那惊人的自信使他这艘汪洋中的小船在大风、 大浪等灾害下依然不翻。我们感叹他们很厉害,厉害什么? 厉害的就是比我们常人多的那份自信,他们相信自己。
(2)引用论证法(道理论证)——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 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 的论证方法。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恰如 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例1.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 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 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 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 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 “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 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 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 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 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 读书,就得先读书。
*议论文
定义:
议论文又称论说文,是以议论为 主要表达方式,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文分为立论 和驳论两种。
*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 议论文的灵魂。 要正确、鲜明、严谨、集中、深刻。
2.论据和道理论据。 要正确、典型、新颖 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 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 的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 亲身经历等等。 道理论据:道理论据是指为了对某个问题或者观点进行 论证说明其正确或错误而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谚语、古 代文献等进行证明的材料,一般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 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就 是通过讲道理来说明一个问题。它也可以是对问题的分 析、解释说明的过程,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 (如名人名言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3)对比论证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 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 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 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 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 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例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 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 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 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 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例1.真理无须打扮,哪怕写在枯黄的纸张 上,描摹在贫瘠的沙土中,甚至变成粗俗的 谚语,它也会生辉。谬误,即使被刻上佛的 银盘,铸入宫殿的金鼎,甚至冒充神的启示, 也是黯然无光的。
第十段——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 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 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 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 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 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 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例2.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 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 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 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 在必行。
(4)比喻论证法(喻证法)——比喻是一 种修辞手法。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 比喻,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 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而又 常借用比喻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