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克罗恩病的瘘管
克罗恩病的瘘管形成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是伴随胃肠道其化部位活动性克罗恩病。
处理包括确定瘘管的解剖部位、营养支持,以及可能进行的手术治疗,心量避免进行瘘管切除术。
甲硝唑300—400mg,每日3次,或环丙沙星500mg,每日两次,是单一的治疗肛周瘘管病变的一线药物,如确定患者仅有单一管道的低位肛瘘,为了不使肛门括约肌切除过多,可使用单纯的瘘管切除术治疗;但对来自肛管或直肠的高位瘘管,应采取更为保守的治疗方法,治疗的目标是将临床症状减少到最低的限度,而不是确定瘘管切除术。
硫唑嘌呤每日每千克体重1.5—2.5mg(国内每日是100mg左右),或6—巯基嘌呤每日每千克体重0.75—1.5mg,对单一肛周瘘管或肠外瘘是有一定疗效的治疗药物,用之前需排除远端肠道阻塞和脓肿。
有相关报道直肠肛周瘘管患者用硫唑嘌呤后56%获得改善。
随后改用6—巯基嘌呤治疗后瘘管闭合。
一般硫唑嘌呤治疗至少3个月,才能看到最大的临床疗效。
直肠阴道瘘是克罗恩病直肠病变严重的一个体征。
这种瘘管自动关闭的可能性极小,单纯用药物治疗一般是无效的,但药物治疗可以使直肠病变得到缓解,为今后局部瘘管修复成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若患者持久性大便或脓液从阴道中排出,或大便完全失控,则是手术治疗的指征。
对顽固性或复杂性瘘管外科手术,应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要素饮食或肠外营养可作为辅助治疗,但不能作为独立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