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讲义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讲义


同时由于它常常令人不愉快,因此也是一种情绪体验
癌痛的定义和治疗的重要性

癌痛定义

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通常为慢性疼 痛

癌痛属于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对慢性疼痛应及早治疗,以防止疼痛慢性化过程进展和形成疼 痛记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长期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导致疼 痛进展和愈加难以控制 对于患者而言,慢性疼痛可以严重影响躯体和社会功能,使患 者无法参加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QOL严重受损
第二阶梯 中度镇痛药:弱阿片类药物为主
奇曼丁 (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 ) 路盖克 ( 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 ) 泰诺因 ( 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 ) 氨酚待因 (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 )
药名
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双氯芬酸 舒林酸
剂量 500~1000mg/4~6h 650~1000mg/6h 400~500mg/6h 25~100mg/6h 150~200mg/12h
日限量 <6g <2g <3.2g <400mg
非诺洛芬
意施丁
200~400g/4~6h 25~75mg/12h



重度疼痛是急诊,NCCN指南要求:争取在24小时处理好
癌症疼痛现状调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每年新发 癌症患者 1000多万 每年癌症 死亡人数 600多万 每年癌症 疼痛人数 500多万
世界
中国
180多万
140多万
100多万
癌痛的原因
癌症本身引起 78.2% 癌肿压迫,骨、神经、内脏、皮肤、 软组织的浸润和转移 手术后:手术切口疤痕,神经损伤 癌症治疗有关 8.2% 化疗后:栓塞性静脉炎、中毒 性周围神经病变 放疗后:局部损害、周围神经损伤纤维化 衰弱、不动、便秘、褥疮、肌痉挛等 骨关节炎、动脉瘤、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痛

癌症患者口服用药是常规的最佳给药途径 (摘自:最新姑息医学牛津教科书)
(The oral route of opioid administration remain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appropriate in routine practice. ) (Oxford textbook of palliative medicine 3rd edition,Derek Doyle etc.,2004)

包括对疼痛治疗关注不足以及镇痛相关知识的匮乏

管理部门——政府政策

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不愿就诊,费用
对成瘾性和副反应的危惧

癌痛控制不理想的原因:镇痛药剂量不足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未按时服药 86.2%
剂量不足 71.2%
无 痛
最 痛
0为无痛,1-3为轻度痛,4-6为中度痛,7-10为重度痛
评估疼痛程度的分级法
VRS法(患者主诉简易分级法) 轻度 疼痛 中度 疼痛 有疼痛,但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睡 眠不受干扰
疼痛持续出现,无法忍受,要求使用 止痛药物,睡眠受干扰(此时需开始使用强阿
片类药物来控制疼痛,如美施康定、奥施康定等)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 (NCCN癌痛指南解读)
闵三旭
河西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癌痛概述 癌性疼痛治疗现状 癌性镇痛治疗指南和原则
特殊类型癌痛的处理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鉴别处理
疼痛定义
疼痛是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类似损伤相关 联的感觉和情绪体验。(IASP,1979)
疼痛应当被视作一种个体的体验,因此它是主观的
口服—癌痛治疗的首选给药途径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推荐首选口服给药途径
(WHO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1986)

EAPC(欧洲姑息治疗学会)推荐癌痛治疗首选口服给药途径
(EAPC recommendations for morphine and alternative opioids in cancers pain,1996)
神经阻断、姑息手术 与部分切除术,1-5% 硬膜外和鞘内止痛药 2- 6% 静脉和皮下用药 5-20% 口服、经皮和直肠用药 75-80%
强调癌痛治疗的综合性,并以药物为主,不排斥有创的神经阻滞等方法 治疗一些非常难治性的疼痛,但是毕竟是塔尖上很少的一部分。
以“WHO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为核心的 规范化癌痛治疗
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2

按阶梯给药

根据疼痛的轻、中、重度分别用1、2、3阶梯药物 反对无计划用药及错误的处方搭配 要注意一阶梯药物及二阶梯药物的封顶效应(天花板 效应)

强阿片类药物剂量无极限:
药效不佳时,可增加剂量而不是增加另一个同类药物。
. NSAID镇痛药物日用剂量上限

非甾类药物的封顶效应: 有日限量,再增加剂量,不会 增加疗效反而增加副反应
强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 弱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 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
中度 轻度
疼痛
基本原则:
1、口服给药;2、按阶梯给药;3、按时给药;4、个体化;5、注意具体细节
改良后的癌痛阶梯治疗方案
二线药物 或当疼痛控 制不佳时 一线药物
扑热息痛 阿片类 持续性疼痛
而不是按需给药

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3
按需给药与按时给药疼痛比较
PRN给药方案
过量
需要新的药量
持续预防疼痛疗法
镇痛
疼痛
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4
剂 量 个 体 化
药物因素:药物相互作用 机体因素:年龄、疾病状态、遗传因素、心理因素 耐受性
药效学差异
药代动力学差异
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
有效控制癌痛
剂量要因人而异


第一阶梯
轻度镇痛药: 非甾体类药物为主 阿斯匹林制剂 意施丁(消炎痛控释片) 优妥 (阿西美辛) 泰诺(对乙酰氨基酚为主) 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为主) 必理通(对乙酰氨基酚) 幸福止痛素(对乙酰氨基酚为主) 散利痛 (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等) 芬必得 (布洛芬) 扶他林 ( 双氯芬酸钠 ) 凯扶兰(双氯芬酸钾) 奇诺力(舒林酸) 美舒宁 ( 尼美舒利 ) 莫比可(美洛昔康) 瑞力芬(萘丁美酮) Celecoxib (西乐葆) 万络
由评估者根据患者划×的位置测算其疼痛程度
无痛(0) 轻度(1-3)
中度(4-6) 重度(7-10)
评估疼痛程度的分级法

疼痛强度评分Wong-Baker 脸

脸谱评分法:用于儿童和弱智的成年人
解释每一张脸孔代表所感受疼痛的程度,要求患者选择能够代表其疼痛程度的表情
癌痛治疗

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针对肿瘤病因的治疗
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5

注意具体细节:

目的:使患者在获得镇痛治疗的同时,不良反应最小,从而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密切观察,认真评估,耐心滴定,及时恰当地预防、处理不 良反应。


检测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尽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提高止痛治疗效果 从小剂量开始 最适药物,最适剂量
中国市场上常见的镇痛药分级
2002年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 : 疼痛是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
癌痛的评估
原则 相信患者主诉

常规评估 量化评估
全面评估
动态评估
内容 疼痛部位及范围 疼痛性质 疼痛程度 疼痛发作的相关因素 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疼痛治疗史
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2002
疼痛性质
疼痛的评估
躯体因素
癌 痛 的 原 因
与癌症有关 6% 与癌症无关 7.2%
社会-心理因素
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
我国癌痛治疗的现状
1982年 WHO 提出:2000年让全世界的癌症患者不痛 50%以上的癌症病人 —— 疼痛不能从治疗中得到足够的缓解
70%的在家和60%的住院病人
—— 临终的日子里还忍受着的疼痛的折磨 25%的癌症病人 —— 带着剧烈疼痛的折磨而离世
我国癌痛治疗的现状
1 多数地区癌 痛治疗处于 普及阶段
2
普遍存在止 痛治疗不充 分现象
3 临床医师对 止痛药物认 知不足,缺 乏足够使用 经验
4 开始重视个 体化治疗, 但缺乏可供 参考的循证 医学证据
癌痛控制不理想的原因

患者的依从性差——历史因素 医生对癌痛的管理欠规范——专业教育方面的不足,
%
中国癌症疼痛现状调查报告2005
癌痛知识教育
内容: 是否参加过癌痛培训 参加过 被调查人数 未参加过 医学院校 受过教育 工作后 受过教育
%
731 37.0
731 62.7
215 8.9
215 23.0
中国癌症疼痛现状调查报告2005
899位患者对止痛药物的经济承受能力
药费报销情况 % 患者经济承受能力 %

疼痛强度的评估

数字分级法(NRS)
根据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
视觉模拟法(VAS) 疼痛强度评分Wong-Baker 脸
评估疼痛程度的分级法

数字分级法(NRS)
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 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
无痛 0 1 2 疼痛影响睡眠 3 4 5 无法入睡 6 7 8 9 剧痛 10
管理过严 65.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