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聋校语文第三册

聋校语文第三册

18 小喇叭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理解句子内容。

教育学生平时要关心老人。

3、能正确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和新词,正确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前两天我们学习了《水仙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小喇叭》。

二、学习生字词1、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2、板书生字词:喇叭牵牛花花骨朵篱笆姑娘邻居温暖银丝般3、打指语,教学读音。

4、指导书写:特别注意“喇”“骨”“篱”“邻”等容易写错的字。

5、结合句子讲解词义。

小喇叭:原指一种乐器,在课文中不是指真的喇叭。

花骨朵:可以让学生看实物理解词义。

银丝般:像银丝一样。

6、教学组词:喇(喇叭)牵(牵牛花)骨(花骨朵)篱(篱笆)笆(篱笆)姑(姑娘)邻(邻居)居(邻居)温(温暖)丝(银丝)般(一般)7、读词语,进一步理解词义。

三、练习1、读课文。

2、抄写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四、作业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给下面的字组词:喇()牵()骨()篱()笆()姑()邻()居()温()丝()般()二、讲读课文1、教学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写:早晨,牵牛花把花骨朵送过了篱笆(送到了老奶奶的家)。

2、教学第二自然段:(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生对照图,理解课文内容。

(3)总结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写种花的小姑娘走进老奶奶家。

3、第三自然段:(1)设问:小姑娘走进老奶奶家做什么呢?过渡到第三自然段。

(2)齐读第三自然段。

(3)对照图理解课文意思。

(4)总结段意:小姑娘扶着老奶奶坐在篱笆下,给老奶奶讲故事,老奶奶高兴地笑了。

4、讲读第四自然段:(1)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意思,总结段意:篱笆上的牵牛花看见了(小姑娘关心老奶奶,老奶奶生活得很幸福),花骨朵变成了小喇叭(笑了)。

5、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三、巩固练习指名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议一议课文中小姑娘的行为,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作业练习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指名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二、指导朗读1、教师示范读课文。

2、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句子间的停顿。

3、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个别指导。

4、分组朗读课文。

三、体会课文的内在联系1、指名学生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三自然段写小姑娘关心老奶奶,把温暖送给老奶奶。

2、第一、四自然段写牵牛花和阳光把温暖送给老奶奶,把赞扬送给小姑娘。

3、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赞扬了小姑娘关心邻居老奶奶的好品质。

4、教育学生要向课文中的小姑娘学习,学习她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四、作业1、预习课后练习。

2、朗读课文,背默课文。

第四课时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

二、读拼音,打指语,写句子。

1、出示习题(见书本)。

2、领学生读拼音,打指语。

3、让学生独立写句子。

4、校对批改。

5、读句子,理解句意。

三、读一读,把能搭配在一起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1、出示习题:走进篱笆送过书本打开家扶着白发照着书包背着老奶奶2、讲解题意。

3、教师举例:走进——家4、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校对。

四、把括号中的词语加到句子中去。

1、出示习题:小姑娘背着书包,走进家。

(老奶奶的种花的邻居那位)阳光照着白发。

(老奶奶温暖的银丝般的)2、讲解题意。

3、举例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4、让学生独立完成。

5、集体批改。

6、读句子,进一步理解句意。

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4、5、6题。

2、预习19课。

教学后记:尊老爱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必须向学生灌输的思想,本课重点让学生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

思想的升华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我把重点放在词语的理解上,如“邻居”、“银丝般”等。

学生掌握很好。

19 帮助李奶奶大扫除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八个生字。

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句子与句子、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先后顺序。

3、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局势说、写句子。

4、能流畅的朗读课文。

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词,理解词义,会运用。

2、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

3、用句式仿写句子。

教学难点:弄懂句子与句子、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先后顺序。

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前两天我们学习了《小喇叭》,课文中种花的小姑娘尊敬老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9课,看看19课中的同学们的行为好不好,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二、教学生字词1、读课文。

2、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3、板书生字词:大扫除玻璃歇一会儿累贴对联拜年4、读生字词,教学读音。

5、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书写“歇”、“累”、“拜”几个易错的字。

6、讲解词义:大扫除、贴对联、拜年——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义。

玻璃——看实物理解词义。

7、教学组词:除(大扫除)玻(玻璃)璃(玻璃)贴(贴对联)联(对联)拜(拜年)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3、每个自然段分别有几句话?4、结合句子理解“歇”、“累”的意思。

四、巩固练习1、读写生字词。

2、读课文。

五、作业1、默写字词。

2、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给下面的字组词。

除()玻()璃()贴()联()拜()二、讲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讲解句中的新词,帮助学生理解句意。

(3)总结段意。

2、讲读第二自然段:(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读第一句话,结合实际讲解“干起来”的意思。

(3)读第三句话,拎出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体会运用这个句式所起到的语言效果。

(4)练习用句式说写句子。

(5)读第三句话,理解句意。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1下载券17人已下载下载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6)总结段意。

3、讲读第三自然段:(1)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是两句对话,第一句是谁说的?她说了什么?第二句话是谁说的?他们是怎么说的?(3)读课文,体会老爱小、小帮老的好品德。

4、通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1、指名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复述课文内容。

四、课堂小结教育学生要向课文中的同学们学习,主动帮助老人。

五、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二、弄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先后顺序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说说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3、第一自然段写春节前,同学们帮助李奶奶大扫除。

第二自然段具体写了大扫除的情况。

第三自然段写李奶奶和同学们的对话。

4、引导学生体会各个段落之间的先后顺序。

三、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注意句子间的停顿。

3、指名学生读,教师个别指导。

四、作业背默课文。

第四课时一、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

1、出示习题: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李奶奶大扫除李奶奶我们是好孩子2、讲解题意。

3、引导学生填空,然后加上标点。

4、读句子,进一步理解句意。

二、课后练习第4题。

1、出示习题:说说下面两个句子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意思一样吗?同学们有的擦玻璃,有的洒水,有的扫地,还有的抹桌子、椅子。

有的同学擦玻璃窗,有的同学洒水,有的同学扫地,还有的同学抹桌子、椅子。

2、讲解题意。

3、领学生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4、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句子。

三、照样子,写句子。

1、出示习题(见书本)。

2、拎出例句的句式。

3、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写句子。

四、作业完成练习1、2、7题。

教学后记: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多读课文,借助插图,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

重点帮助学生读懂劳动场面描写及课文内容的先后顺序。

由于本课中描写的大扫除场面学生非常熟知,所以理解不存在多大的困难。

我注重了对几个学生不易弄明白的词语的理解,如“拜年”、“贴对联”、“干了起来”、“春节”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