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


当时的教授和师生到达蒙自后,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 热烈欢迎。蒙自县政府纷纷为师生们安排校舍和住宿,当 地士绅也热情地为师生提供服务。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教室 和师生宿舍分散于蒙自城区各地,现存旧址5处,即哥胪 士洋行、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周家宅院、王 家旧宅。其中,哥胪士洋行、周家宅院、王家旧宅为联大 师生宿舍,法国领事府、蒙自海关税务司署为教室并住有 部分师生。 1938年,由于中央初级航空军官学校由广西桂林迁到蒙 自,需要占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校舍和附近的空地,西 南联大校总部指示让出蒙自。8月底,学生考试完毕后, 师生便陆续迁往昆明。9月3日,朱自清教授由蒙自迁到 昆明。至此,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全部迁出蒙自。
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4月4日,西南联合大学建于昆明
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
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发动侵华战争。为保 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 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 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 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
73年前的5月4日,在全国地无分 南北、人无分老幼、共赴国难、 一致抗战的烽火岁月里,一群怀 着教育救国梦想的莘莘学子和专 家教授辗转数千公里,经过陆路、 海路,沿途克服千难万险来到云 南,其中文法学院的师生来到蒙 自,并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他们 的学习之路。 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蒙自分 校文法学院正式开学。这些学者 师生在蒙自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 月,同时也给蒙自当地带来了巨 大影响。
西南联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 神和西方现代大学精神在特定 历史条件下的结晶,既体现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爱国、 民主、科学的主流意识,又承 接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 光荣历史传统,更突出了抗战 烽火中联大自身的精神特质, 堪称大学精神之典范
谢谢观赏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南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 大学联合而成。
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 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 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 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的高 等学府,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组 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 实,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 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 学府。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均学 有成就,有的成为举世闻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建 设事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 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 天津复校。
由于昆明的校舍紧张,校务委员会到 处打听,准备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分 校。后来,当时的北大校长蒋梦麟从 一位朋友那里了解到,蒙自海关和哥 卢士洋行闲置,可以做分校校舍。经 过校委会考察后决定,把一部分学院 迁到蒙自,开办一个分校。西南联大 设文学院、法商学院、理学院、工学 院、师范学院,共26个系,以及两个 专修科、1个选修班,其中文学院、法 商学院于1938年4月迁至蒙自办学, 合并为“文法学院”,又称西南联大 蒙自分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