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脉穿刺采血技术 ppt课件

动脉穿刺采血技术 ppt课件


位于体表暴露部位,易扪及、易定位,周围 无重要组织,深面为桡骨,易于压破止血,前臂及 手部侧支血流丰富,有利于避免桡动脉穿刺后并发 栓塞而引起手部缺血性坏死 。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一)桡动脉穿刺定位法
Hale Waihona Puke 3.穿刺定位根据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将腕部伸直或 外展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放在毛巾卷上并保持 过伸位,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点距腕横纹一 横指( 1-2cm )、距外侧 0.5cm 处以搏动点明显部 位为准,在食指边的动脉搏动处;或以桡骨茎突为 基点,向尺侧移动1cm,再向肘的方向移动0 .5 cm为穿刺点。 ( 桡动脉在该部位的分支较少 ,走行 较直且相对表浅) 。
三、动脉穿刺术 注意事项
(一)吸痰后20min、氧浓度改变15min、 呼吸机参数调节30min后采血; (二)注射器内不要有空气,取血时不可抽拉注射器 以免空气进入,如果有气泡应立即针头向上竖直排出; (三)标本立即送检,一般从采集到检测不能超过 30min,特殊情况下冰箱冷藏不超过2h; (四)肝素比例1:20采血量2-3ml; (五)一次性动脉采血针采血量1-1.5ml; (六)填写血气化验单时注明吸氧方式(氧流量、氧 浓度、)体温。
动脉穿刺采血技术

一、动脉穿刺的目的及适应症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三、动脉穿刺术注意事项 四、动脉穿刺采血常见并发症 五、并发症的预防

六、血气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七、动脉穿刺术操作步骤
一、动脉穿刺的目的及适应症
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 性质和程度,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好 方法; 急救时动脉给药; 对呼吸功能不全和酸碱失调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指导呼吸机参数的调整; 适应症: 各种创伤、手术、疾病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 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者。 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理论上讲全身任何部位动脉均可,理想的部位应是表浅易于 触及、穿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 脉; 通常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婴幼儿也可 选择头皮动脉,首选桡动脉。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一)桡动脉穿刺定位法
1.体表投影:
从肘窝中点远侧2cm处,至桡骨茎突前方的连 线,为桡动脉的体表投影,此位置表浅,仅覆以皮 肤和浅深筋膜,可在体表触及搏动 。 2.优势:
(四)股动脉穿刺定位法
1.解剖位置:
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由髂外动脉延续而来,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入股三角。在股三角内, 股动脉先位于股静脉的外侧,逐渐从外侧跨到股静 脉的前方,下行入收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腘窝, 易名腘动脉。股动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可 摸到搏动,是临床上急救压迫止血和进行穿刺的部 位。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三)足背动脉穿刺定位法
1.定位: 足背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在 足背内、外踝连线的中点 2.穿刺操作要点: 逆动脉血流穿刺,穿刺角度 与皮肤表明呈 45-60℃,用 以消毒的手指触足背动脉的 准确位置,使动脉恰在手指 的下方,在食指下动脉搏动 明显处进针 。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四、动脉穿刺采血常见并发症
感染
皮下血肿 桡神经损伤 动脉痉 挛 血栓形成 穿刺点出血 穿 刺困难 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是在局 限性较大血肿的基础上形成的与 动脉相通的囊腔)
五、并发症的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面积8×10㎝ 穿刺桡动脉需做Allen’s试验,判断尺动脉是否有足够的血 液供应 穿刺技术熟练,动作轻柔、稳准,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 的损伤。 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切勿太粗及反复使用 穿刺失败或结束后,要有效的压迫止血,尤其应用抗凝剂的 患者。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二)肱动脉穿刺定位法
1. 解剖位置: 肱动脉是臂部的动脉主干,在肱二头肌肌腱的内侧(肘 窝向上2厘米臂内侧,用拇指按再上面有波动感。 2.体表投影: 上肢外展90℃,掌心向上时从锁骨中点至肘前横纹中点远 侧2cm处的连线既是肱动脉的体表投影 3.肱动脉穿刺定位要点 病人平卧或半卧位,上肢伸直略外展,手心朝上,肘关 节下可垫一软枕,使病人舒适伸直,穿刺点在肱二头肌内侧 沟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斜刺进针。 ※十字交叉法 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纵轴交叉 点上0.5cm为穿刺点在搏动明显处垂直进针。
二 、 动 脉 采 (一)桡动脉穿刺定位法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一)桡动脉穿刺定位法
4.穿刺方法:
(1)斜刺:逆动脉血流方向穿刺,角度与皮肤表面呈45 -60℃;用以消毒的手指触桡动脉搏动的准确位置,使动脉恰 在手指的下方,在食指下的动脉搏动处进针 (2)直刺:采桡动脉时,食指、中指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 处纵向两侧相距约1cm固定桡动脉,示、中指都能摸到桡 动脉的搏动,中间是搏动最明显处,注射器在中间垂直进针 0.5-1cm,见回血后固定针头,血抽至1-2ml后拔 针,局部用无菌棉签按压5-10min(针头进入动脉后常 引起血管收缩,不能即刻见回血,需稍等片刻方可见回血, 不要急于进退针头,以免造成穿刺失败)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四)股动脉穿刺定位法
5.穿刺要点: 患者取半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必要时臀下 垫小枕,触摸股动脉搏动,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 1-2cm 股动脉处,或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 点,以搏动点最明显处为穿刺点,食、中指放在股 动脉两侧,食、中指都应摸到股动脉搏动,两指中 间是穿刺点,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 90℃或45℃进 针,见回血后右手固定穿刺针的深度和方向,左手 以抽取血液,血至1.5-2毫升拔针,局部用无菌纱 布加压止血5-10分钟,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并将 抗凝济与血混匀后送检。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四)股动脉穿刺定位法
2.优点: 股动脉管腔粗大,搏动感强,易于采取。 3.弊端: 解剖位置深、不宜扪及,周围有股静脉和股神经, 操作不慎可伤及,不宜有效压迫止血,侧支循环欠 佳,清醒患者不愿脱裤配合护士采血 。 4.定位: 股动脉穿刺须遮挡病人,脱去内裤,患者取仰卧 位,充分暴露腹股沟,将穿刺一侧大腿稍向外展外 旋,小腿屈曲成90℃角,成蛙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