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流行病学 06章 实验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06章 实验流行病学
48
盲法
不盲 单盲 双盲 三盲
受试者
× √ √ √
设盲对象 观察者
× × √ √
结局评估或 数据分析者
× × × √
49
(七)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前,应该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不同
的调查表,在实施过程中仔细纪录调查表中的各项内 容。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填写调查表、记录和收集 体检或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过程,其方法有访问法、信 访法或电话访问法。
19
3.III期临床试验 多中心(>3)的随机对照试
验,研究对象1000~3000人,进一步确定有效 性,适应证,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监测副作用, 同标准疗法比较。
20
4.IV期临床试验 新药被批准上市后开展的进
一步研究,监测、观察不同人群用药效果、药 物的新的适应证、药物间的相互配伍及疗效, 并观察药物的远期或罕见的不良反应。
验试剂同,但无有效成分。常用淀粉和盐水等成分。 有研究证明,在病人信任的情况下,给予安慰剂,由
于病人的心理作用,可以使近1/3的人感到原有的不适症 状有所减轻,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剂效应
潜在的未知因素的影响 :人类知识的局限
37
2.常用的对照方法
标准对照或称阳性对照 安慰剂对照或称阴性对照 交叉对照 互相对照 自身对照
10
实验组
有效
(干预组)
无
研究对象
效
(未患病 者)
对照组
有效
无 效
现场试验研究的结构示意图
11
选择社区 测定基线值,建立监测系统
随机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无干预)
实验组(有干预)
迁移
继续监测
迁移
失访(结局不知) 失访(结局不知) 结局可知
社区试验研究的12结构示意图
四、主要用途 ➢验证假设 通过干预试验减少危险因素的暴
Ⅰ药
洗脱期
模式 A组
B
B组
A
Ⅱ药
是一种特殊的自身对照
40
(五)随机分组:
1.随机分组的原则:随机化是为了使对照组与试验组具
有可比性,提高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减少偏倚。 2.随机分组的方法:
① 简单随机法 ② 区组随机法 ③ 分层随机法
41
➢ 简单随机分组(simple randomization)
14
第二节 临床试验
一、临床试验的概念和目的 1.概念:临床试验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
随机的原则分组,评价临床各种治疗措施有效 性的方法。
15
研究对象 (未患病
者)
实验组 对照组
16
结局+ 结局结局+ 结局-
2.目的:
对新药进行研究; 对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药物或治疗方案进行评价,
从中找出一种最有效的药物或治疗方案。
5
结局+
目标 人群
样本
实验组 (干预措施)
随 机
随访观察
分
组
对照组 (对照措施)
结结局局事件-不发生
结局事件发生
结局+ 结局结事局件-不发生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原理示意图
6
二、基本特点
前瞻 前瞻性研究 干预 施加一种或多种人为干预处理 随机 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比较组 对照 有平行的或可比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21
国际上关于新临床试验的分期
Ⅰ期 临床药理学毒理学研究 Ⅱ期 疗效的初步临床研究 Ⅲ期 Ⅳ期
22
三、临床试验的特点
(一)具有实验性研究的特性
1.对照的原则 2.随机化的原则 3.盲法原则 4.重复原则
23
(二)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 (三)要考虑医学伦理学问题 (四)要科学评价临床疗效
24
四、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
47
③三盲:
所谓三盲是指研究对象、实验观察者、资料分析者均不知道 分组和施加干预的情况。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可以消除来 自实验各方主观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实施过程非常复杂、困 难,实际上几乎是难以做到的。 开放试验即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均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 情况,试验公开进行。非盲试验适用于有客观观察指标的试 验,例如,改变生活习惯(包括饮食、锻炼、吸烟等)的干 预措施以客观的健康或疾病指标为评价效果的观察。
2(1.96 1.64)2 252
N
72
15 2
即每组需观察72例
查表法,首
先计算
Xc Xt 215 200 0.6
S
25
每组需样本大小为74例, 与公式计算法接近
33
表6-1 不同α或β水平的zα和zβ值的标准 正态差简表
α(或β) 0.005
单侧检验时Zα(或Zβ*) 2.58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试验组
与对照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施加给试验 人群后,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 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25
随机对照试验有以下几个特点: ✓研究对象分组时必须采取随机原则 ✓必须设立对照,并做可比性检验 ✓试验的方向是前瞻性的 ✓最好使用盲法观察结果
)2
2
d2
估计的 标准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α水平相应的 标准正态差
两组连续变 量均值之差
公式适用于N≥30时
32
例如:假设合理膳食可以使干预组的血清胆固醇水平较对照 组降低15mg/dl,已知从其他资料获得胆固醇方差为 (25mg/dl)2 ,本设计为双侧检验,α水平为0.05、β为 0.05,试计算各组样本数。
σ为25,d为15,从表6-2查得Zα为1.96,Zβ为1.64,代入公式:
对象。 尽可能不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尽量选择依从者作研究对象。
28
(三)样本含量的确定 决定样本量大小的因素:
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
检验的显著水平α和检验效能1-β
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
29
样本量的计算公式 计数资料
α水平相应 的标准正
态差
对照组 发生率
N
[z
2P(1
P
)
z
Pc(1 Pc) Pe(1 Pe)]2
3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试验 第三节 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 第四节 优缺点和注意的问题
4
一、定义
第一节 概述
实验流行病学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预先确 定的研究方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 试验组人为地施加或减少某种因素,然后追踪观察该因素 的作用结果,比较和分析两组或多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 断处理因素的效果。
共计分成18层,每层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 即甲乙乙甲、 乙甲乙甲、 甲乙甲乙、 乙甲甲乙等组。
44
优点:增加组间均衡性,提高实验效率 缺点:分组前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研究对象名单
这一点上具有简单随机分组同样的缺点
45
(六)盲法的应用
单盲:研究对象不知分组情况。 双盲:研究对象、研究者不知分组情
况。 三盲: 研究对、研究者、负责资料收集者不知分组
例如:将1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甲(实验组)、乙(对照组) 两组,先将研究对象编号,然后从随机排列表中任选一行数字, 取个位数字后,排列如下:
研究对象编号 随机数字 所属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6154078392 甲乙乙甲甲乙甲乙乙甲
42
优点:简单易行,随时可用,不需要专门工具。 缺点:要求在随机分组前抄录全部研究对象的名单并编号。
露水平,验证危险因素或疾病流行因素的致 病作用,或用于鉴定暴露因素,如粉尘、化 学物质、放射线等的有害作用。
13
➢评价疾病防治效果 用于评价预防性措施, 如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饮食调节、适当 运动等综合措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也可用于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此外,在 外伤或慢性病康复过程中可以评价某种康 复措施或综合康复措施的效果。
第 六 章
1
【掌握】实验流行病学、现场试验、临床 试验的概念;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的基本原则。
【熟悉】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现场 试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了解】类实验
2
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
是通过比较给予干预措施后的试验组人群与对照组人群的 结局,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所以又 称干预研究。实验流行病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
有效
实验组
(干预组)
无 效
研究对象
(病人)
有效
对照组
无
效
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构示意图 9
➢现场试验(field trial)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 以自然人群为研究对象,常用于评价疾病预防 措施的效果。
➢社区试验(community trial)以社区人群整体 为干预单位,常用于评价不易落实到个体的干 预措施的效果。
情况。
46
①单盲法:在这种实验中,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在实验组还是 对照组,因而可以避免来自这方面的偏倚;而研究者了解分组情 况,这有利于研究对象的安全得到保障,但不能避免研究者方面 带来的信息偏倚。
②双盲法:双盲实验是指研究对象和实验的观察者均不知道研 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和接受措施的具体内容,因而可以避免来自这 两者主观因素的干扰。但这种盲法设计、实施都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采用这种盲法时,需要有缜密地安排以及严格的监督、管 理措施。
具备这四个基本特征的实验称为真实验, 否则称类实验(或半实验)
7
三、主要类型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分为临床试验、现场试验 和社区试验三种类型
➢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用于 评价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效果,也还可用于观察药物 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