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以原组织为基础,改变组织参数(R、S、F等)而得到的组织。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以平纹为基础,沿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延长组织点而得到的组织图。

一、重平组织以平纹为基础,沿一个方向延长组织点而得到的组织。

1、种类:[画示意图](1)经重平组织:以平纹为基础,沿经纱方向延长组织点。

(2)纬重平组织:以平纹为基础,沿纬纱方向延长组织点。

2、表示方法:(1)经重平:第一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第一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组织图绘制:在第一根经纱上按表达式作出,第二根经纱与第一根经纱运动规律相反。

Rj=2, Rw=分子+分母, F≦5[练习]作出3/3经重平组织。

(2)纬重平:第一根纬纱上的经组织点/第一根纬纱上的纬组织点组织图绘制:在第一根纬纱上按表达式作出,第二根纬纱与第一根纬纱运动规律相反。

Rw =2, Rj =分子+分母, F≦5[练习]作出3/3纬重平组织。

3、外观特点:[难点](1)经重平:织物表面呈现横凸条(可理解为较粗纬纱与较细经纱交织)。

为使横凸条效果明显,可采用较细经纱和较粗纬纱,较大经密和较小纬密。

(2)纬重平:织物表面呈现纵凸条(可理解为较粗经纱与较细纬纱交织)。

为使纵凸条效果明显,可采用较粗经纱和较细纬纱,较小经密和较大纬密。

4、上机:(1)穿筘:对于纬重平,将同一纵凸条的经纱穿入同一筘齿,使筘痕产生在相邻两凸条间,以增加凸条外观。

(2)穿综:对于经重平,若经密较大,可采用飞穿法。

[练习]试画出用双龙骨制织2/2经重平织物的上机图。

5、变化重平组织:浮长线不等的重平组织。

作图方法与重平组织相同,外观呈现不同宽度的纵横凸条。

[练习]作出1 2 2/2 1 2变化经重平、纬重平的组织图。

6、典型的重平组织织物:(1)麻纱织物:1/2变化纬重平,1/3变化纬重平。

(2)毛巾织物的地组织:2/2经重平,2/1变化经重平。

(3)边组织:2/2经重平,2/2纬重平。

二、方平组织[重点、难点]1、形成:以平纹为基础,沿经、纬两个方向同时延长组织点。

2、表示方法:[每根纱线上的经组织点/每根纱线上的纬组织点]方平Rj=Rw=分子+分母≧43、组织图绘制:以3/3方平为例(1)在第一根经纱上按表达式作出;(2)在第一根纬纱上按表达式作出;(3)第一根纬纱上为经组织点的各根经纱运动规律同第一根经纱;(4)第一根纬纱上为纬组织点的各根经纱运动规律同第一根经纱相反。

[练习]作出4/4方平、2 1/1 3变化方平、1 2 1/2 2 1变化方平的组织图。

4、外观特点:方平织物表面呈现小方块效应,变化方平织物表面呈现大小不等的隐格效应。

2/2方平组织常用于各种织物的边组织。

三、布边组织1、作用:(1)有利于织造。

(如布身为五枚缎纹时,不加布边不能织造。

)(2)保证布面平整。

(3)保证织物下机后整理(练、染、印花等)顺利进行。

(4)满足一定的外观要求。

2、设计布边时应考虑的因素:(1)布边要有一定的强度;(a)布边、布身纱号相同时,增大布边密度;(b)布边、布身纱号不同时,布身采用低号纱,布边采用高号纱或股线。

(2)布边平整,不可卷边,组织简单,穿综方便。

(a)采用同面组织,如平纹、重平、方平等;(b)边组织与布身组织的交错次数应接近;(c)边组织尽可能利用布身组织的综片。

如布身组织为2/2斜纹,布边采用2/2经重平,以不增加综片数。

(3)布边应有一定的宽度,0.5-1.5%=5-10mm3、常用的布边组织:平纹、2/2经重平、2/2纬重平、2/2方平、2/2斜纹等。

4、用经重平和方平作布边时的注意事项:(1)左右两侧的边组织应错开一纬,并注意投纬方向;(2)纹板图中的横格数等于布边和布身组织纬纱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3)边组织经纱不能与布身组织经纱穿入同一综片时,边组织经纱应穿前综(提升次数多)布身组织经纱穿入后综。

[例]画出布身组织为2/2右斜纹,布边组织为2/2经重平的织物上机图。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以原组织斜纹为基础,通过延长组织点、改变飞数的大小和方向、增加斜纹条数等方法而得到的斜纹组织。

一、加强斜纹1、定义:以原组织斜纹为基础,沿一个方向(经向或纬向)延长组织点。

2、表示方法: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每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斜向)Rj=Rw=分子+分母≧4 S=+1[注意]由于加强斜纹中没有单独的组织点,故表达示中分子和分母均不可能为1。

[例]作出2/2右斜纹和3/2左斜纹的组织图。

3、分类:(1)经面加强斜纹:分子>分母,最简单的经面加强斜纹为3/2斜纹。

(2)纬面加强斜纹:分子<分母,最简单的纬面加强斜纹为2/3斜纹。

(3)同面加强斜纹:分子=分母,最简单的同面加强斜纹为2/2斜纹。

4、织造:(1)当Pj较小时,可采用顺穿法。

(2)当Pj较大时,可采用飞穿法。

5、品种:(2/2加强斜纹)棉织物:哔叽、华达呢、卡其。

精纺毛织物:哔叽、华达呢、啥味呢。

6、棉织物哔叽、华达呢、双面卡其织物的区别:[难点](1)哔叽:经向紧度较小,织物松软,纹路宽而平,斜纹倾角约45—50度。

(2)华达呢:经向紧度大于哔叽,且经向紧度比纬向紧度大一倍,布身较挺括,质地厚实,斜纹纹路细密而突出,斜纹倾角60—65度。

(3)双面卡其:经、纬向紧度在三者中最大,布身厚实、紧密而硬挺,纹路最细密、突出,斜纹倾角最大。

排序:(a)牢度:双面卡其>华达呢>哔叽(b)柔软性:哔叽>华达呢>双面卡其(c)倾角:双面卡其>华达呢>哔叽(d)纹路宽度:哔叽>华达呢>双面卡其二、复合斜纹1、定义:在一个组织循环中,由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宽度的斜纹线组成的斜纹。

2、表示方法: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每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斜向)Rj=Rw=分子+分母≥5,S=+13、组织图绘制:[例]作出3 1/1 1↗斜纹和1 2/2 1↖斜纹的组织图。

4、品种:彩格呢、粗花呢等。

三、角度斜纹[难点](一)影响斜纹角度的的因素:1、Pj和Pw对斜纹角度的影响:tgθ=Pj/Pw(1) Pj>Pw时,θ>45°(2) Pj=Pw时,θ=45°(3) Pj<Pw时,θ<45°2、组织飞数对斜纹角度的影响:[例]以2/4斜纹为基础,Sj=2,作组织图。

急斜纹组织——增大经向飞数(Sj=2),使斜纹倾角θ>45度的斜纹组织。

[例]以2/4斜纹为基础,Sw=2,作组织图。

缓斜纹组织——增大纬向飞数(Sj=2),使斜纹倾角θ<45度的斜纹组织。

tgθ=Sj/Sw综合(1)和(2):tgθ=Pj·Sj/Pw·Sw(二)角度斜纹的角度:1、急斜纹:(Sj>1,Sw=1)Sj=2,θ=63度; Sj=3,θ=72度; Sj=4,θ=76度。

2、缓斜纹:(Sw >1,Sj =1)Sw=2,θ=27度; Sw=3,θ=16度; Sw=4,θ=14度。

(三)组织图绘制:[重点]1、急斜纹:Rj= Roj/ Roj与Sj的最大公约数Rw= Row[例]以2 1/4 3斜纹为基础,Sj=2,作急斜纹组织图。

(Rj=5,Rw=10)2、缓斜纹:Rj= RojRw= Row/ Row与Sw的最大公约数[例]以2 1/6 3斜纹为基础,Sw=2,作缓斜纹组织图。

(Rj=12,Rw=6)[注意]急斜纹先在第一根经纱上作图,而缓斜纹先在第一根纬纱上作图。

(四)典型品种:急斜纹:棉二六元贡(幅宽2.6尺)—5 5/1 2为基础,Sj=2。

棉克罗丁、毛直贡呢、毛巧克丁等。

四、曲线斜纹1、特点:不断改变组织飞数,斜纹线呈曲线形外观。

2、种类:(1)经曲线斜纹:改变经向飞数Sj值。

(2)纬曲线斜纹:改变纬向飞数Sw值。

3、构成条件:[难点](1)ΣS=0或ΣS=nR基(2)Smax<Fmax,以使曲线连续。

4、组织图绘制:(1)经曲线斜纹:(a)ΣSj=0;(b)ΣSj=nR基作图时,在第一根经纱上按表达式作图。

(2)纬曲线斜纹:(a)ΣSw=0;(b)ΣSw=nR基作图时,在第一根纬纱上按表达式作图。

5、曲线斜纹的上机:经曲线斜纹穿综采用照图穿,纬曲线斜纹穿综采用顺穿。

品种:女式呢、大衣呢、粗花呢等。

五、山形斜纹1、定义:以斜纹为基础,变化其斜向,使斜纹一半向左,一半向右,连成山峰状。

2、种类:(1)经山形斜纹:对称轴与经纱平行(或山峰指向经纱方向)。

(2)纬山形斜纹:对称轴与纬纱平行(或山峰指向纬纱方向)。

3、Rj、Rw计算:[重点]K——斜纹方向改变前经纱(或纬纱)的根数。

(对称轴)(1)经山形斜纹:Rj=2Kj-2 Rw= Row(2)纬山形斜纹:Rj=Roj Rw=2Kw-24、组织图绘制:[重点、难点][例]以1 3/2 2为基础,Kj=Ro,作经山形斜纹。

(Rj =14,Rw= 8)[例] 以3 1/1 3为基础,Kw=7,作纬山形斜纹。

(Rj =8,Rw= 12)[注意] 经山形斜纹先在第一根经纱上作图,纬山形斜纹先在第一根纬纱上作图5、上机:[重点]经山形斜纹穿综采用照图穿,纬山形斜纹穿综采用顺穿。

[例]以3/3为基础,Kj=7,作经山形斜纹上机图。

6、品种:女式呢、人字呢等。

六、破斜纹1、定义:以斜纹为基础,在断界两侧斜纹线改变且组织点相反,也称“底片翻转法”。

2、种类:(1)经破斜纹:断界与经纱方向平行。

(2)纬破斜纹:断界与纬纱方向平行。

3、Rj、Rw计算:K——斜纹方向改变前经纱(或纬纱)的根数。

(断界)(1)经破斜纹:Rj=2Kj Rw= Row(2)纬破斜纹:Rj=Roj Rw=2Kw4、组织图绘制:[重点、难点][例]以3 1/1 3为基础,Kj=8,作经破斜纹组织图。

(Rj=16,Rw=8)[例]以2 2/3 1为基础,Kw=8,作纬破斜纹组织图。

(Rj=8,Rw=16)[注意]山形斜纹的K画在某根纱线上,而破斜纹的K画在两根纱线之间。

5、特例:以原组织为基础的破斜纹。

如四枚破斜纹(四枚不规则缎纹):1/3破斜纹或3/1破斜纹。

先作基础组织,再将后半部分颠倒,形如断开的T形。

七、菱形斜纹1、构成:由经山形和纬山形构成具有菱形图案的组织。

2、Rj、Rw计算:Rj=2Kj-2 Rw=2Kw-23、组织图绘制:[重点](1)以Kj为对称轴作经山形斜纹,(2)以Kw为对称轴作经山形斜纹。

[例]以1/4斜纹为基础,Kj=Kw=5,作菱形斜纹组织图。

(R=8)[例]以1 3/2 2斜纹为基础,Kj=Kw=Ro,作菱形斜纹上机图。

[注意]对于K>Ro 时,可先画2×2个基础组织,再将Kj 、Kw 外的部分擦去。

4、上机:穿综采用照图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