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10月广东高等教育英语教育自学考试外语教学心理学真题

201410月广东高等教育英语教育自学考试外语教学心理学真题

2013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语教学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 11500)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20世纪60年代中叶出现的___,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

A.听说法 B.直接法 C.翻译法 D.认知法
2.亚里斯多德曾提出过控制思维的过程的三条联想规律:接近律、相似律和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对比律 D.效果律
3.1787年,德国生物学家___就尝试记录过一个儿童的语言发展,后来有不少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进行类似的研究。

A.托尔曼
B.苛勒
C.蒂德曼
D.考夫卡
4.在人们的短时记忆中,字母D常混淆为T,而不是O,这是因为人们在短时记忆阶段主要依靠
A.视觉编码
B.听觉编码
C.动觉编码
D.语义编码
5.知觉的___在于人们所知觉的,不是抽象的形象,而是实际存在的客体的形象。

A.选择性
B.具体性
C.恒常性
D.意义性
6.下列活动中,不属于
...习得活动的是
A.交流情感活动
B.背诵单词活动
C.游戏活动
D.解决问题活动
7.把“Katz and Fodor”说成“Fatz and Kodor”的口误属于____型口误
A.颠倒
B.预置
C.反复
D.混合
8.研究表明,语段的基本概念单位是
A.图式
B.命题
C.反射
D.句子
9.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反映的是____与记忆的关系。

A.时间因素
B.材料性质因素
C.材料数量因素
D.输入方式因素
10.“尽量使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不说任何你认为是虚假的东西”是格赖斯会话原则中的
A.关系原则
B.方式原则
C.质的原则
D.量的原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错填、不填均无分。

11.句子有两类表征,即逐字逐句表征和___。

12.通常外语教学中把教语音的方法主要划分为___和分析模仿法。

13.遗忘的___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未得到强化而逐渐消退的。

14.直观手段揭示词义有时会造成误解。

有人主张,外语词实际上不应与实物直接联系,而是应与___直接联系。

15.___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16.领会式掌握语言以___为特征,表现在对言语的感知和理解。

17.心理学上通常把运动技能的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认知阶段、___和自动化阶段。

18.采用___讲授语法,既不先提出一般的规则,也不要求概括出规则,只要根据一类具体的实例来掌握另一类实例。

19.外语阅读教学中,对阅读的要求,首先是___,其次是速度。

20.卡罗尔认为,语言天赋包括四种能力:语言编码能力、语法感受能力、___和推理能力。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

21.指向活动结果的动机大都可以成为声誉动机。

22. 斯特恩认为,语言学习可产生在从幼年到成年不同的成熟水平上。

对第二语言的一切方面而言,不存在关键的年龄或阶段。

23.书写技能是一种以手部动作产生言语信号的运动技能。

24.格式塔的学习理论又称为“顿悟说”。

25.格思里提出“效果率”认为随伴满意的事态发生的反应将与情境更牢固地联结;随伴烦恼产生的反应则与情境的联结将削弱。

26.根据维戈茨基的观点,内部言语不是自言自语,也不是只有语法形式的无声言语。

27.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强调较高级心理过程的重要性,诸如态度、信念、知觉、记忆、学习、思维和语言等。

28.加涅运用刺激反应模式解释学习活动,着重考察了影响人类学习
的条件。

29.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对符茨堡学派的学说提出挑战。

他认为“言语”和“思维”都应归结为“言语的习惯”,言语是“外显的语言习惯”,思维是“内隐的语言习惯”。

30.语言是社会现象,而言语则是个人心理现象。

31.恢复过去感知和掌握的言语,例如利用背熟的语言材料讲话,这便是活用式掌握语言。

32.言语的理解在生理上乃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在心理上则以领悟所感知到的对象为特征。

33.在计划句子时,说话者还应决定句子的语境—要进行何种言语行为以及如何进行。

34.外语学习者对句子的记忆,应努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表层形式。

35.词的理解是从许多可能的词义中选取所需意义的积极过程。

36.单纯的情绪紧张是与完成特定活动的必要性相联系的,能动员各方面力量集中在活动方面,经常能将活动引向最佳表现。

37.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典型的语言学语法。

38.言语听觉、言语视觉和言语动觉,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感知觉。

39.对阅读教学而言,教师所选教材是否有趣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

40.词本身作为外在刺激物,与其他物理性刺激物有着本质的差别。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1.随意注意
42.词汇检索
43.语感
44.语法教学的归纳法
45.有意识记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6.简述皮亚杰的同化和调节理论。

47.外语教学大体上包含哪几个主要方面?
48.简述影响内部词汇检索的因素。

49.动机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种?
50.简述克拉欣的输入假设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1.联系实际论述阅读教学的原则。

52.联系实际论述外语教师应如何传授和培养学生的外语知识和技能。

答案
四、名词解释题
41.具有自觉的目的,(1分)而且要求作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2分)
42.人脑中存在着类似词典的内部词汇,(1分)从记忆中寻找提取这些词汇的信息成为词汇检索。

(2分)
43.在心理学上它属于被称为理智感的情感范畴,是对语言的感性反
映。

(1分)是语言联系和关系的所有感性反映形式构成的巨大而复杂的感性复合体。

(2分)
44.归纳的过程即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1分)采用归纳法进行语法教学,在学习者就特定结构的使用进行练习之前,先让他们接触一定数量的实例,使从中概括出该结构的有关规则。

(2分)
45.指具有预定目的,(1分)按一定方法、步骤,经必要的意志努力所进行的识记。

(2分)
五、简答题
46.皮亚杰认为,适应由两个相互补充的过程组成:同化和调节。

(1分)同化是按信息与现有图式一致的方式提取和解释新信息的过程。

(1分)调节是改变图式使之更好地符合现实世界的过程。

(1分)总之,同化需要在旧的经验中体现新的经验,而调节涉及修正旧的思维结构以适合新的经验。

(2分)
47.
1)学生首先要接触到所学语言的言语材料;
2)学生要求理解所学语言材料和规则;
3)学生要求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和言语范例;
4)学生要求反复模仿练习;
5)学生要求进行各种即席口头练习;
6)学生要求进行口笔语练习和运用语言的活动。

(答对一个给一分,全对五个及以上给五分)
48.词的使用频率、词素的结构、语境因素、词的歧义。

(答对一个给一分,全对给五分)
49.
1)指向活动本身的动机。

2)指向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动机。

3)指向活动结果的动机。

4)指向社会效果的动机。

(全对给五分,答对一个1.5分)
50.
1)与习得有关,与学习无关。

2)通过理解略高于现有能力水平的语言进行习得。

这须借助语境来
实现。

3)熟练的口语是逐渐形成的,非直接教会。

4)当监护人对习得者谈话,使之理解信息时,输入自动包含习得者
准备习得的语法结构i+1。

(答对所有要点得5分,答对一个要点得1.5分)
六、论述题
51.
1)阅读的兴趣性原则;
2)阅读训练的心理准备原则;
3)阅读速度调节原则;
4)阅读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
5)阅读教学的总体设计原则。

(每个要点给2分,其中要点论述和联系实际各占1分)52.
1)善于讲解;
2)善于示范;
3)善于提问启发;
4)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5)善于改正学生言语中错误。

(每个要点给2分,其中要点论述和联系实际各占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