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致橡树PPT优秀课件
九年级语文致橡树PPT优秀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小结:
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 思,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 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 了自己的理想的爱情。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pīlì 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 响声很大.
lán
山里的雾气
雾霭 ǎi
云气
霓
ní 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
思考:谁在“致橡树”?她对橡 树“致”了什么?
❖木棉
❖ 自己对爱情的独 特理解,自己的 爱情观!
木棉的自白
意象
凌霄花
鸟儿 泉源、险峰 日光、春雨
与树的关系
依附 痴恋 奉献
1.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1)极力攀附 (2)单方痴恋 (3)一味奉献
因为爱的双方没有平等、独立可言。
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
(1)平等独立 (2)心心相印 (3)祸福与共 (4)相知相依
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
橡树:男性的阳刚气概。伟岸挺 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 木棉:女性的柔韧气质。健康活 泼, 深沉博大,坚韧不屈
生命诚宝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致
橡
舒 婷
树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 出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 主要作品《双桅船》《舒婷顾城 抒情诗选》等。《祖国啊,我亲 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 歌奖。70年代末,她和同代人北 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 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 一股“朦胧诗”的大潮。
朦胧诗: 产生于70年代末、 8 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 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 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 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 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 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
有顾城、北岛等。
炫耀 xuàn yào 夸耀
慰藉 wèi jiè
安慰
霹雳 流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