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 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第4章 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2.填绘图表 尝试把下列地理事物填到下图中。 ①洪积—冲积平原 ②河漫滩平原 ③三角洲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答案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归纳提升 1.河谷的发育过程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 蚀地貌。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由沟谷发育而成。当沟 谷深切至地下水获取稳定的补给水源时,沟谷就成了河谷。 河谷的发育过程和特征如下所示: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第四章 第三节
(2)发育阶段及特点
发育阶 段
外力作用特点
河流地貌特点
初期 中期
_向__下___和_向__源__头__ 侵蚀为主 向__河__谷__两__岸__的 侵蚀作用加强
河谷_深__而__窄__,谷壁陡峭,横剖 面呈“_V_____”型
河流更为__弯__曲__,河谷__拓__宽__
继续向河谷两岸 后期
侵蚀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__宽__而__浅__ _的__槽__型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自我诊测 1.判断正误 (1)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 (2)河流发育初期的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 ) (3)河水流经弯曲河道时,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 (4)华北平原的乡村规模一般小于江南水乡的乡村规模。 () 答案 (1)√ (2)× (3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解析 (1)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是流水的作用造成的。 (2) 河 流 发 育 初 期 的 河 谷 深 而 窄 , 谷 壁 陡 峭 , 横 剖 面 呈 “V”型。 (3)河水流经弯曲河道时,受离心力作用,表层水流偏向 凹岸,底部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造成凹岸侵蚀,凸岸堆 积。 (4)华北平原耕地集中连片,乡村规模较大,江南水乡河 网密布,耕地破碎,乡村规模较小。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1)下列属于河流阶地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乙、丙为河流沉积层,其沉积物最有可能依次是
()
A.河卵石 中粗砂 粉细砂
B.河卵石 粉细砂 中粗砂
C.粉细砂 河卵石 中粗砂
D.粉细砂 中粗砂 河卵石
第四章 第三节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归纳提升 1.河流堆积地貌及其特点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 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 地貌类型,包括以下三种类型(见下表)。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2)三段河谷AA′、BB′、CC′分别以哪种侵蚀作用为主? (3)Ⅱ河谷左右两岸不对称,其原因是什么?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答案 (1)上游河谷AA′对应Ⅰ,河道较窄,呈“V”型; 中游河谷BB′对应Ⅱ,逐渐开阔;下游河谷CC′对应Ⅲ,更开 阔,呈槽型。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聚落一般_沿__河__成__线__状___分布。 (2) 山 区 河 谷 中 : 聚 落 一 般 分 布 在 __冲__积__平__原____ 向 _____山__坡_____过渡的地带。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1)提供充足的__生__产__、__生__活__用__水_。 (2)方便对外联系和__运__输_____。 (3)提供丰富的___农__副__产__品________。 2.河流对聚落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 相对较小 规模的影响 耕地连片地区:乡村 规模大
河流入海口处,流速极缓,河流携带 泥沙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
多呈三角形,
托,形成三角洲
地势平坦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2.图解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位置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对点演练 2.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 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结合 下图回答(1)~(3)题。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3)以下推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B.该处河流剖面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C.该处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D.③处沉积物的形成年代比②处早 答案 (1)B (2)A (3)C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探究活动
材料 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 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 流,故大城市位于大川旁,小村庄近于小河边,“在水一 方”是聚落分布的突出特点。下面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 布图”(图A)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图B)。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自主学习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1)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___破__坏____和__搬__运____地表 物质而形成。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成才之路·地理
人教版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组是( )
A.甲—a—侵蚀
B.乙—a—沉积
C.甲—c—沉积
D.乙—c—侵蚀
(2)如果一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的上游,请问所走的航线
是( )
A.a线或c线
B.b线
C.c线
D.a线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乙处于河流的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 第(2)题,从下游到河流上游应走河流流速最小的水域。
课前新知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典型例题剖析
方知法识警网示络探构究建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强化作业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课前新知预习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学习目标 1.识别河流地貌的类型。 2.掌握河流侵蚀地貌与河流堆积地貌的成因、分布及特 点。 3.理解并掌握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答案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大多沿河发展,形 成沿河聚落带。
(2)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 丰富,土壤较肥沃。
(3)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 原上,原因是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河漫滩平原地势平 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结合材料探究: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的原因是什么? (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 特点及原因。
第四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地理 ·必修1
2.河流堆积地貌 (1)形成:被河流__搬__运____的物质,在河流_搬__运__能__力__减__弱_ 的情况下堆积而成。
洪_积___—__冲__积__平__原 :发育于山前, 由 洪(冲)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相互联合而成 2冲积平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原类型 由多个被废弃的 河漫滩 连接而成 三角洲 平原:河流 入海口处 泥沙堆 积而成
解析 第(1)题,从河流阶地的概念上,结合图中四点的 位置可知②属于河流阶地。第(2)题,流水沉积作用有分异规 律,体积大比重大的颗粒先沉积,体积小比重小的颗粒后沉 积,故甲层为河卵石,乙层为中粗砂,丙层为粉细砂。第(3) 题,图中两岸都有沉积物,河底也有大量沉积物,故该处以 沉积作用为主,位于平直河道,A错;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 主,沉积物较少,B错。③处沉积物位于较深的河道,根据河 谷发育过程可知,该处沉积物晚于②处。
组成 部分
洪积 平原
河漫 滩
三角 洲平

分布 位置
山前
河流 中下 游地

河口 处
形成
地貌特点
水流流出山口,流速变慢,河流搬运 以山口为顶点
物质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洪积扇,洪 呈扇形,堆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