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6章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2
第6章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2
标准单位产品用料,是在现有生产技术条 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标准用料的数量,包括 构成产品实体的数量、加工中必要的损耗 和允许产生废品所消耗的数量。
标准材料单价包括购价和运杂费。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 标准单位 标准小时 = 标准成本 产品工时 × 工资率 它是计时工资制度下的标准成本计算公式。 标准单位产品工时是效率指标,是在现有生 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需用的工作时间, 包括加工产品所用工时、必要的辅助工时和 允许产生废品所耗用工时。 标准小时工资率是一定期间预计工资总额与 有效工时的比率。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
本节章内容
作业成本法的成因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
作业成本法的思路、程序 作业成本法应用举例 作业成本法评价
作业成本法的成因
传统成本计算的弊端
•产品成本信息失真 •忽略了成本的事前 控制 •柔性制造系统的普 及
ABC产生时代背 景
•科技进步 •适时制 •成本管理与 控制
(三)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涉及生产工时及工资和非生产工时及工资的问题。 非生产工时是指企业可供利用的工时中未能用于生 产的工时,如停工时间、生产任务不足时损失、 待料时间等。 处理时可采用两种方式: 1.将非生产工时并入生产工时; 2.将非生产工时不计入生产工时,单独计算非生产 工资, 非生产时间工资作为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的一个组成项目。
①数量差异=
实际 实际 实际 标准 ) ②价格差异= × × ( - 投产量 单耗 单价 单价
×(
实 际 本 期 期末在产品 期初在产品 = - 量(约当量) 投产量 完工量 + 量(约当量) 在成本一次投入时,用在产品实际数量;在成本 年陆续投入时,用在产品约当产量。 ( 2) 单耗:材料单耗、单位产品工时 单价:材料单价、小时工资率、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率 (3)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 差异分析用上列公式,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 析有其独特之处。
实际成本 材料存货 直接材料 在产品
标准成本 产成品 销售成本
应付工资
直接人工
成本差异
利 润
银行存款
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
五、标准成本法的应用
(一)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 1、与品种法结合使用: 按产品品种编制标准成本卡,设置成本计算单 2、与分批法结合使用: 按生产批别编制标准成本卡,设置成本计算单 3、与分步法结合使用: 按生产步骤编制标准成本卡,设置成本计算单
3.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月末或年终,要通过有关差异账户对成本 差异进行汇集、分配和结转,以确定产 品的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法可以与完全成本法结合使用, 也可以与变动成本法结合使用。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依据和制定
(一)制定标准成本的依据
1.按标准制定水平的高低,分为理想标准 和正常标准 (1)理想标准 它是以现有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处于最佳 状态为基础所确定的标准。 这种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采用。
(二)有期初期末在产品的成本差异计算 成本差异分析计算的对象是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 ,所以首先应确定本月投产的产品数量。
本月投产的产品数量
=本月完工的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数量 1 、直接材料往往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 分析材 料成本差异应按实际投产的产品数量来确定。 2、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往往与产品的完工程度 有关,所以分析成本差异所用的在产品数量应当使用约 当产量。
作业成本法 (ABC)
ABC的产生
•“作业”概念(萌芽) •作业成本观点(发展) •深入分析、探讨(形 成) •研究高潮(完善)
传统成本会计的弊端
1、产品成本信息的失真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间接费用
归集 直接追溯 直接追溯
车间/部门成本库
分配
产
品
间接费用的处理:
1、归集到各个成本中心
直接人工工时
2、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产品)
机器工时
其他
制造费用比重小,人工和材料比重大的情况下,此方法合理, 成本信息准确。
在现代化大生产方式下,一方面机器设备等流水线的成本越来 越高,导致相应的制造费用比重占产品成本的比重直线上升;另一 方面,直接人工成本却急剧下降。
(四)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 算与分析 1.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 = 效率差异+耗费差异 例3 某车间本月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2 680 元,实际消耗工时为1 500小时。标准工时为1 400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 1.8。则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 680-1 400×1.8=160(元) 效率差异=(1 500-1400)×1.8=180(元) (不利差异) 分配率差异=(2 680 ÷ 1500-1.8)× 1 500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谁来制定标准成本?由财会部门会同采购 部门、劳动工资部门、具体的生产经营 部门等共同研究制定,尽量吸收执行标 准的职工参与标准的制定。 标准成本计算的一般公式: 标 准 标准单耗 标准单价 × = 单位成本 (数量标准) (价格标准) 分成本项目制定标准成本。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 标准单位 标准材料 = × 标准成本 产品用料 单 价
第六章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 法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的内容有: 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标准成 本差异的核算 明确作业成本法的含义和基本原理 掌握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及适用范围
第一节 标准成本法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
第一节 标准成本法
一、 标准成本法概述
(一)标准成本法的产生与发展
(二)标准成本法的内容
一般认为,标准成本法包括标准成本的制 定、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和成本差异 的账务处理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1. 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是在特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 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成本。 它是成本控制的依据、评价成本升降的 尺度和衡量工作绩效的标准。
2.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标准成本差异, 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额。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是计算成本差异, 揭示各种成本差异的形成原因和经济责 任,并根据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及时控制不利差异和对有利差异形成的 因素及时总结推广,以巩固成本控制的 成果。
2.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工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效率差异 =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 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分配率差异 =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实际工时
举例
例4 某车间本月生产甲产品200件,本月实 际耗用工时 3 000 个,实际固定制造费用 9 600 元。单位产品标准工时 20 小时。本月固 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为3元/小时。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200 × 20 × 3=12000 (元)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 9600 — 12 000 =2400(元)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3.2-3 )× 3 000=6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 000200×20×3=-3 000(元)(有利差异)
■
标准小时 = 工资率 该期间有效生产工人工时
标准总工时=预算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 代表本企业的正常生产能力,是预算总工时 在计件工资制下。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就 是计件工资单价。
■
一定期间预计支付生产 人员工资总额
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性制造费 标准单位 标准小时变动 (1) = × 用标准成本 产品工时 性制造费用率
一定期间变动性制 其中:标准小时变动 造费用预算总额
性制造费用率 = 该期间有效工时
(机器工时)
固定性制造费 标准单位 标准小时固定 (2) = × 用标准成本 产品工时 性制造费用率
其中: 一定期间固定性制 标准小时固定 造费用预算总额 (机器工时)
■
性制造费用率 = 该期间有效工时
标准总工时
采用完全成本法,要制定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 本。采用变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是期间成本, 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不制定这一标准成本。
例2 生产甲产品200件,单位产品消耗的标准工时为5小时, 标准工资率为2.5元/小时,实际消耗的工时为1 200小 时,实际支付工资2 880元。则该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 差异计算如下: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2 880 - 200 × 5 × 2.5=380 (元) 其中效率差异=(1 200-200×5)×2.5=500(元) (不利差异) 工资率差异 = ( 2.4 - 2.5 )× 1 200=-120 (元) (有利差异)
(2)正常标准,称可达到标准。 它是以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处于 正常状态为基础所确定的标准。 这种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2.按制定标准的时间分为基本标准和当期 标准 (1)基本标准 它是以某一年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条件 为基础所确定的标准。 这种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较少应用。
(2)当期标准 它是以当期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条件为 基础所制定的标准。 这种标准被人们认为从成本控制角度看, 比基本标准更为可行。 ■ 实际工作中进行成本控制,为使标准成 本既先进合理,又切实可行,通常以当 期标准和正常标准结合形成的当期正常 标准为标准制定标准成本。
• 本节重点:标准成本法的含义;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 本差异的计算分析;成本差异的期末处理方法。 • 本节难点: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成本差异期末处理。 • 主要概念: • 1.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 由一个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能处理成 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事系统。 • 2.标准成本差异:由于产品的标准成本只是一种预计的 成本,实际生产过程所发笺成本可能因种种原因而与标准 成本不相符合,其差额就是所谓的标准成本差异。 • 3.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在生产技术备件下进行有效经 营的基础上,根据下一期最可能发生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耗 用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 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