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教案一【教材内容】这是一篇含义深刻的小故事,作者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只聪明的乌鸦口渴了,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
引导中,积极发挥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学法指导】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的愿望。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语言的体会中认识到乌鸦开动脑筋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教学方法】小学生没有看到过乌鸦喝水,对于它是怎么样喝到水的,只能通过文字想象,因而教师应该通过图画和教具准备加以演示。
【自主学习】1.小组合作:读拼音,认识课文中的字词。
什么上升一只鸟2.比一比,再组词。
只( ) 十( ) 开( )口( ) 什( ) 升( )3.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利用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合作探究】一、合作探讨。
1、一个人淌了很多汗,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觉很渴。
想想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2、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争啊!3、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多高兴啊!4、乌鸦看见一个瓶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水,这是什么原因呢?5、学生观察插图或实物,想象或演示乌鸦把嘴伸进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
乌鸦多着急啊6、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7、乌鸦喝着水的情景。
乌鸦多高兴啊二、讨论交流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
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
【练练测测】1.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只( ) 十( ) 开( )口( ) 什( ) 升( ) (2)把能组成词语的两个字连起来。
四到上看喝升见水处周(3)按要求填空。
1、升,共( )笔,第一笔是( )。
2、么,共( )笔,第二笔是( )。
3、什,共( )笔,第四笔是( )。
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最后抄写。
4.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
最后挑几个词让学生抄下来。
【拓展延伸】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
【教师反思】《乌鸦喝水》教案二【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9个字。
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片,瓶子,小石子。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9个字。
会写“可,石、办”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认字及初读课文【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乌鸦图片。
谈话导入:老师曾经给同学们讲过关于乌鸦的一个故事,你们还记得吗?2、乌鸦不仅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还十分聪明可爱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另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
3、出示课题,学习“乌,鸦,喝”三个生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明确学法: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关于乌鸦的什么事?4、对老师的朗读做以评价,为生的自读自悟做好准备。
5、学生自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
并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6、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的生字和课文的朗读情况,然后汇报。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生读课文,认为该怎样读就怎样读,并想想为什么要这么读。
2、指名读,学生评价,自己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4、想办法:如果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四、指导书写“石、可、办”1. 注意“办”字的两个点的书写。
2.“可”的一横要长,竖钩的起笔处不能写在横的最右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法、找、许”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实践探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
二、实践活动1、探究活动。
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乌鸦喝水的小实验。
2、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体会“渐渐”一词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比乌鸦的好。
同时也可随学生说的进行演示。
三、识字写字1、学生自己在课文里找到要求会认的和要求会写的字,连词勾划,再读一读。
2、指导”喝、渴“两个字的区分。
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怎样记住?(喝水需要用口,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3、小结:我们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
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你能用这个办法学习其它生字吗?4、学生汇报。
四、指导写字。
1、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2、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左到右?(法、找、许)3、这几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板书设计乌鸦喝水水不多口又小----------喝不着放石子 ---------喝着了《乌鸦喝水》教学教学反思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探究需求,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在理解课文时,我问“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激发创新意识,发表独立见解,促进了双向互动。
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之动力。
从学生们富有个性的回答中,“我帮它把瓶子斜过来,让它能喝着水;我请它到我们家喝茶水”。
“我帮乌鸦拿一个杯子,让它把水倒在杯子里。
”“我拿一个电钻,钻个洞,不就行了。
”可见和谐的探究氛围正在形成,这些,必将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乐学的良好心境。
从而有助于自我探究能力的锻炼、培养、提高。
《乌鸦喝水》教案三【教学目标】1.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
能用“渐渐”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动脑筋想办法的乌鸦。
【教学重难点】1.理解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2.指导学生读出韵味,体会乌鸦的表情变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用的器具等【教学流程】一、讲故事激趣导入,质疑1、讲《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2、它既然这么聪明,谁愿意很有礼貌地跟乌鸦朋友打声招呼?3、故意出错比较区分“喝”和“渴”字。
(板书:乌鸦渴水。
口“渴”要喝水,“喝”水要用嘴)4、再次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要求:第一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第二遍,想办法将课文读通顺;还有时间就读第三遍。
2、指明逐节朗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们朗读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能超过他们?)师(实时提问)三、复习生字。
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乌鸦口渴找水喝水瓶子石头办法怎么办渐渐2、小组合作,读拼音,认读生字。
3、指导书写“找”字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句1、理解“到处”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特别想喝水?他为什么口那么渴呢?2、表演、体会(怎么想、怎么说)3、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读。
体会乌鸦口渴难耐焦急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句1、体会读。
小乌鸦接受森林记者的采访,谈谈此时的心情。
那你能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句话吗?2、齐读(三)学习三、四句正当乌鸦准备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喝水时,这时发生了什么?1、你从课文中的哪句话读出来的?(板书:水不多,瓶口小----喝不着)2、「出示课件(三个瓶子)找找乌鸦看见的是哪个瓶子,为什么?」3、练习说话:既然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要是瓶子怎么样乌鸦就能喝到水了?Δ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4、体会读。
生再次当小乌鸦,接受森林记者的采访,谈谈喝不着水的心情5、指导朗读“怎么办呢”书上哪句话写乌鸦心里着急?学用笔标记下来。
(四)学习六、七句1、学生帮乌鸦想办法。
鼓励学生拓宽思维、大胆想象。
2、读课文看看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板书:放石子---喝着了)乌鸦把小石子________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______升高,乌鸦就喝喝着水了。
3、结合动画理解“一个一个”。
4、学生做实验并讲解理解渐渐。
5、用“渐渐”说话。
齐读课文。
6、师范读,生评价总结7、学生感悟读这两句话。
五、进入角色,演诵课文。
(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着。
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
)1、齐读全文2、配音乐做动作3、进入角色,结合动作背诵课文4、配头饰和服装表演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七、总结。
板书设计乌鸦喝水喝不着---喝着了动脑筋想办法《乌鸦喝水》教案四【教学内容简析】这是一篇含义深刻的小故事,作者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只聪明的乌鸦口渴了,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
引导中,积极发挥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1、认识“喝”“渴”等11个生字,会写“乌”“处”等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朗读能力、书写能力。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做一做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3、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识字、能正确书写难写的字。
【教学难点】区别字形相近的字,准确掌握会认和会写的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示图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有一位故事中的朋友来到了我们中间。
2、(出示课件)它是谁?它在做什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讲讲这幅图的内容。
3、揭示课题,学习“喝”字。
出示:喝水。
引导观察:“喝”是什么偏旁?思考:“喝”为什么是口字旁?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特别要注意预习时所画的生词的读音。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尝试运用请教、拼读等方法把课文读通顺,并标清本文的自然段。
三、交流读文,引导识词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生词:口渴、到处①口渴:教师讲述发音特点,学生练读,指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