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历史考试卷

初三历史考试卷

2017—2018学年模拟考试初三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1.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战国时期,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4.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 5.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有利于边疆经济的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速了两岸城市的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6.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对文化传播起重大作用的是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交易。

”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A.明朝国威的树立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C.中国和爪哇国的经济交流D. 8.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都不断巩固和发展。

图1可以充分佐证哪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内蒙古 9.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

”下列史实能映证这一观点的是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图1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京师大学堂 10.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A.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D.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装----------订------------------11.“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和清政府B.直接原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C.运动后期,学生成为斗争的主力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2.关于“1840年中英战争”的性质问题,中国人历来强调“这场战争是英国为了拓展市场,保护鸦片贸易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而英国人则认为“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和保护正当的通商权利而进行的通商战争”。

由材料可知A.对鸦片战争的性质至今没有定论B.不同视角引发不同历史阐释C.历史结论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臆断D.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13.十四年抗战过程中,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14.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图2所示内容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据此推知A.八路军自始自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B.国民党在14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图2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5.图3为晋察冀边区银行于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印制的货币,该货币有助于研究哪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A.北伐战争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指出“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现在是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是指中国实现了图3A.全国解放B.社会主义C.国家富强D.民族独立17.图4是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结构图(%)。

由图4可以看出我国当时正在采取的措施是农业比例手工业比例工商业比例个体经济 3.7 个体手工业8.3 私营 1农业合作社96.3 手工业合作业91.7 公私合营99图4A.社会主义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C.优先发展农业D.调整国民经济比例18.图5所示内容是随着中国核工业和导弹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被周恩来命名为“第二炮兵”。

这支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A.空军B.水面潜艇部队C.海军D.战略导弹部队图519.“春风浩浩绿观山,广厦丛丛插碧天。

刚刚才赏紫荆艳,举杯又沐白莲香。

”以上诗句的创作是为了纪念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B.“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D.葡萄牙占领下的澳门回归祖国20.“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与社会变革有关的是①三大改造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经济特区的建立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1.“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

材料反映大化改新的A.背景B.内容C.目的D.作用22.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资料时,输入的关键词是“人文主义、先驱、《神曲》”,他们想了解的人物是A.培根B.达·芬奇C.但丁D.莎士比亚23.小海同学将某一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及贡献概括为:“军队统帅、战功显赫;拒戴王冠、甘为布衣;宪法立国、美国奠基;道德操守、百世流芳”。

据此可知,该历史人物是A.拿破仑B.华盛顿C.林肯D.克伦威尔24.“作为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经典著作,自1848年发表以来,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影响巨大而深远。

”这一“经典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25.1860年,林肯竞选总统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这表明林肯主张A.废除黑人奴隶制B.实现美国独立C.维护国家的统一D.反抗英国侵略2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给交战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下列历史事件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C.日本偷袭珍珠港D.滑铁卢战役27.德国在“一战”战败后的第92个年头(2000年),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赔款。

德国此项赔款的依据是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联合国家宣言》D.《华沙条约》28.为了抗击法西斯势力,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方针的是A.组建三国同盟B.签署《九国公约》C.成立北约组织D.发动诺曼底登陆29.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

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B.大规模开垦荒地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D.取得了实质性突破30.C919首飞,天舟一号升空,国产航母下水,可燃冰开采成功,一项项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国人骄傲,网友盛赞“厉害了我的国”。

其中,被称为“快递小哥”的天舟一号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看属于A.原子能技术B.电子计算机技术C.生物工程技术D.航天技术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31.有人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

你认为这个看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判断:理由:三、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共34分)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⑴根据材料一,指出“这场战争”是指什么?(2分)“界碑”的含义指的是什么?(2分)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是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为目的的,因而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⑵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2分)材料三: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开天辟地。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哪一事件?(2分)材料四: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经济特区……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五:“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

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⑷对比材料四、五,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2分)⑸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2分)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革命,自从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毛泽东《国共合作后的迫切任务》⑴材料一中的“获得巨大的成就”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⑵材料二中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材料三: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1942年2月上旬,它决定向中国国民党政府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

6月初,他又与国民党政府签署《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

该文件规定,美国将依据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8.457亿美元的物资。

中美还在军事方面实施了合作。

由中国军队组成的援缅远征军,在美国史迪威将军的率领下入缅协同英军作战——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⑶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政府支持中国抗战的主要措施。

(4分)材料四: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

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

——《法德化解百年恩仇独立的欧洲中心》⑷根据材料四,分析法德走向联合的原因。

(4分)⑸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以上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

(2分)34.(10分)材料论述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