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彭水一中2020-2021学年初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重庆市彭水一中2020-2021学年初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重庆市彭水一中2020-2021学年初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1483〜1520年)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

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A.人文主义B.保守主义C.封建主义D.专制主义2.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倡导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3.16-17世纪的西方人眼中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

材料中当时西方人看来,哥伦布的发现①使人类历史进入了欧洲时代②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③追逐黄金、发财致富④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4.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英国议会组建“新模范军”②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统治③查理一世被处死④斯图亚特王朝复辟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②④③①5.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资料卡片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应是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必然性B.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条件C.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的原因D.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正义性6.7世纪,穆罕默德顺应阿拉伯社会的发展趋势,创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的地点是A.亚历山大B.麦地那C.麦加D.大马士革7.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A.古印度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埃及文明8.下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的设计的历史人物A.拿破仑B.罗伯斯庇尔C.克伦威尔D.华盛顿9.下列人物中,因为打击西班牙殖民者而使多个国家获得独立,被誉为“拉丁美洲解放者”的是()A.B.C.D.10.“某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后,为了悼念他,全美国熄灯一分钟,甚至连自由女神像手上的火炬也不例外,人们送给‘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誉”。

这位发明家是A.贝多芬B.爱迪生C.马可尼D.玻利瓦尔11.1948~1984年,美国曾开展过四次“美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总统”的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排在第一位的始终是林肯。

这是因为林肯()①领导美国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②废除了黑奴制度,使黑人获得了自由③颁布《独立宣言》,宣布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④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2.下表是有关“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内容,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A.AB.BC.CD.D13.“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它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

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事件后?A.《共产党宣言》发表B.巴黎公社失败C.英国宪章运动D.法国大革命14.在民主国家里,法律便是国王;在专制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下列国家中最早开始从“国王就是法律”向“法律便是国王”转变的是()A.法国B.英国C.美国D.中国二、判断题15.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从唐朝归来的留学生玄理、留学僧僧旻(mín)、灵云、惠云等人,仿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军事体制和以唐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形成了以天皇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C”。

(1)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到中国。

(2)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术。

(3)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4)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5)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三、识图题16.(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葡萄牙B.英国C.中国D.印度E.古巴______四、综合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下面是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变化图材料二从手工工场制到工厂制的过程,使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各主要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几倍、十倍的增长。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三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不久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口由1750年的18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大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别指出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

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

……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

……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

以前它是个前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

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俄国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4)综上,俄、日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19.在美国南达科他州境内西南部拉皮德城西南方的拉什摩尔山的东南坡上刻着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罗斯福的雕像。

华盛顿、林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盛顿,异人也。

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

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材料二:在上述各州及区域内(叛乱地区),所有被视作奴隶的人立获自由并于以后永保自由;合众国政府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和维护他们的自由。

(1)材料一中体现了华盛顿的哪些贡献?(2)材料二最有可能出自哪部文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该文献所起的积极作用?(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不同?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知识,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2.D【详解】BC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应该排除,A是思想方面的。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故选D。

3.A【分析】【详解】据题文材料所给信息: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

据题意要求选出西方人认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作用,备选项中①使人类历史进入了欧洲时代,②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是正确选项,故选A。

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1645年,英国议会组建“新模范军”;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1649年建立共和国后,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克伦威尔死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美独立战争,其中学生通过分析“北美大陆已经接受这个挑战”“诉诸武力是英国选择的”,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6.B【详解】麦地那是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地与麦加、耶路撒冷一起被称为伊斯兰教三大圣地。

7世纪,穆罕默德顺应阿拉伯社会的发展趋势,在麦地那创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

故答案选B。

7.D【详解】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在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古希腊文明位于欧洲爱琴海沿岸,不属于大河流域文明。

故选D。

8.A【详解】题目中涉及的有1804年帝国的建立,有远征和被赶下台,正好是拿破仑的人生经历,所以选择A项,BCD的人物没有这些经历。

故选A。

9.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被誉为“拉丁美洲解放者”的是玻利瓦尔。

故选。

B项是印度的民族英雄——章西女王;C项是法国大革命中的拿破仑;D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克伦威尔。

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殖民地人民的抗争10.B【解析】依据题文这位发明家被誉为“照亮世界的人”,结合课本所学,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经历数百次失败后,在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的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

B符合题意;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A不合题意;马可尼意大利发明家。

无线电通信的奠基人。

C不合题意;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D不合题意。

由此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1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林肯的主要功绩,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①和③所述是华盛顿的主要功绩,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美国南北战争12.C【解析】A项根据史实“俄国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但是,获得自由时,要出钱赎买一块份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前提是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故题文中的结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前提是保护农民的利益”错误;B项根据史实“莱克星顿枪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故题文中的结论“成为美国内战的导火线”错误;C项根据史实“《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可以得出结论“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故C项正确;D项根据史实“巴黎公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上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故题文中的结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错误;13.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失败后,为了纪念巴黎公社,鼓励无产阶级斗争,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这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