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大豆产业应对措施

中国大豆产业应对措施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11210206 种子102班刘瑞君摘要: 中国是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大豆种植历史悠久。

近年来随着相关产业、产品市场、国家政策的变化,这一传统作物产业又一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与挑战,如何对待国产大豆产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字:国产大豆大豆产业大豆,我国古称“菽”,为五谷之一,包括黄豆、青豆、黑豆等,原产于我国,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传播出去的。

而中国大豆产业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与挑战,诸如进口量6年增逾90% 本是最大需求国却无定价权, 进口大豆占据国内7成市场,国际四大粮商掌控话语权没有中国说话的份等等。

可以说中国大豆正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那么国产大豆产业怎样才能迅速扭转战局、占据有利位置向对手展开有力反击呢?1.扶持国内大豆产业首先应建立起准确、及时的信息网络。

长期从事大豆产业研究的专家周有金说,跨国粮商对全球农产品已基本形成垄断格局,拥有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优势,国内企业从他们手中购买原料,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都要慢半拍,必然受制于跨国粮商。

我国政府应加强信息渠道的建立,加强信息指导,让整个大豆行业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供求形势和价格信息,让农民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和面积,这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稳定国内大豆市场需要建立一定规模的大豆储备。

中国大豆网总经理刘兆福等专家认为,我国这几年大豆储备基本没起到什么作用,因为从上到下计划经济观念还是强于市场观念。

应制定合理的收购价,在市场价格低迷时大量收购储备大豆,价高时抛出储备大豆平抑市场。

专家认为,应对大豆及豆油进口总量进行有效调控,争取我国对大豆、豆油进口拥有话语权和定价权;实施“绿箱政策”,加大对大豆生产基地的扶持力度,提高对豆农的补贴额度。

普遍实施良种补贴,对大豆实施最低收购保护价,提高农民种大豆积极性;加大对国有大豆油脂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对大豆加工企业的税收等优惠政策,调动加工企业收购国产大豆的积极性。

3.在WTO规则下,实施反倾销调查依照2004年3月3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决定》,总则第二条:进口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调查,采取反倾销措施。

目前黑龙江大豆产业现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建议一定条件下实施反倾销。

对于全国,在未来几年内,也应适用。

4. 反对美国的反补贴黑龙江大豆协会的工作人员一针见血地说:“黑龙江大豆的价格,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策问题”;“我们对进口转基因大豆有种误读——产量高,成本低,其实他们的成本和我们种植的龙江大豆是一样的。

为什么他们比我们卖得便宜?因为美国农业部给大豆种植者提供价格补贴,让他们低价卖到全球,抢占市场。

”其实,对于全国的大豆产业也应反对美国的补贴政策,并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相关程序开展工作。

5.反对开放转基因市场、加强对转基因产品的监管中国本土生产的大豆以其非转基因、高蛋白含量而著称,但含油率相对较低,这些年来,当国外的转基因大豆蜂涌而至的时候,国产大豆在不加区分是否转基因的情况下与进口大豆力拚压榨市场,但是这种“以已之短攻敌之长”的做法最终结果就是失去市场。

我们应当尽加强在非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方面的宣传力度,提高非转基因大豆和豆油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可程度,但遗憾的是,当国内某些行政部门热衷于把转基因植物油进行“全国性品牌”评比的时候,他们无意中充当了转基因食品抢占国内市场的推手。

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停止对转基因食品的全国性品牌的评比,并举办“全国性非转基因食品”的评比活动,让非转基因食品在消费者中逐渐得到认可,扭转国际贸易商强迫国人消费转基因食品的习惯。

类似的方法一定还有很多,关键是要去做!现在国人对食品安全方面的意识越来越高了,只要人们对是否是转基因食品有了进一步认识的话,那么有理由相信国内非转基因食品的市场将会非常的广阔。

与此同时,我们应尽快从行政和法规上完成对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地区的保护性工作,把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从知识产权范畴上给保护起来,同时也要对非转基因植物油的品牌进行保护性认证。

6.增强对豆农补贴力度,降低国内外大豆价差从支持力度上看,与美国和欧盟相比,我国对大豆和其他粮食作物的单位补贴额度太小,无法真正达到提高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增加生产的目的。

美国对豆农补贴的方式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除我国已经实施的直接补贴措施以外,美国政府还对其国内农户实施了销售贷款差额补贴,反周期波动补贴等补贴形式。

我国政府可以在对农户实施最低保护价的同时实施差额补贴,以此实现顺价销售,做到在不影响油脂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应充分利用WTO 赋予其成员方的权利,通过增加“绿箱”补贴的种类,对大豆生产过程中的科研、区域结构调整进行效的支持,特别是要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

通过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可以加速研究开发出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以增加中国大豆的产出及提高中国大豆的质量。

中国的“黄箱”补贴还不到农产品总值的2%,与入世谈判确定的8. 5%的水平相差甚远,中国非但不用承担减让义务,实际上,还有很大的对农业增加补贴的空间。

根据WTO“微量允许标准”,我国还可以建立起价格支持制度,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在补贴结构上,应由补贴流通环节,转向补贴生产环节和农产品生产者。

7.降低原料价格,提高内资大中型油脂企业市场竞争力从内资油脂企业现状来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国内原料价格过高,进口原料价格波动较大,经营风险大。

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实施补贴措施,降低国内大豆价,格鼓励内资油脂企业使用国内大豆进行生产加工,同时实现减小内资油脂企业经营风险的目的。

从美国、欧盟的实践经验看,对豆农的直接和间接补贴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对国内豆农给与补贴,可以通过降低生产资料价格实现,但是实施起来比较复杂,而且从前一阶段已经实施的政策效果上看并不理想;也可以在世贸组织允许的范围下对农户按播种面积或大豆产量给与直接的生产补贴,我国自2007年起对主产区大豆按播种面积给与直接补贴,从各方面的调查资料来看,直接补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若想通过直接补贴降低大豆销售价格还需要加大补贴力度。

根据美国农业部资料计算,美国政府给与豆农的补贴占其销售额的30%以上,直接实现了大豆低价出口,占领国际市场的目的。

从我国目前的财政实力和我们对世贸组织的承诺来看,对豆农加大补贴力度是切实可行的。

在增加豆农收入的同时,又降低了国产大豆价格,国储粮也能实现顺价销售,将其按指导价销售给内资粮企,降低内资油脂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其竞争实力。

经过近五年的市场洗牌之后,内资油脂加工企业已所剩无多,上述做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8.总结“小作坊”式大豆加工企业发展经验,在适当地区鼓励其合并发展从我国大豆加工环节看,大豆加工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有外资参与的大豆加工企业;二是国有独资企业;三是由国内民营资本组建的中小型油脂加工企业。

统计资料显示,至2008年底,我国90多加大型榨油企业中,有64家已经有外资参与,我国80%以上的油脂加工总量已经被外资控制。

尤为严重的是,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绝大多数的油脂企业处于倒闭、停产状态。

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日均加工能力不足100吨的“小作坊” 式大豆加工企业却躲过了五年来外资企业的围剿,经历了全球面临的金融危机,顽强的生存下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了发展。

这其中,有大中型油脂企业可以借鉴的经验。

对于经过市场竞争存活下来的小型油脂企业,地方政府应该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给与适当的支持,鼓励其与当地其他中小型油脂企业进行资本重组,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能力。

9.我们还要加大科研攻关力量,开发大豆蛋白的高端产品,把国产大豆高蛋白含量的优势给发挥出来,延伸大豆的产大豆高蛋白含量的优势给发挥出来,延伸大豆的产业链、提高大豆的附加值,暂时避开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在压榨领域内的劣势竞争。

大豆及其制成品作为粮油市场的主要组织部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其市场的波动对粮油整体市场、饲料市场乃至于物价波动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大豆市场呈现出一些现象:国内大豆种植面积连续下降,同时进口大豆却连年增加;国内大豆压榨产能大量过剩,同时压榨产能却大幅扩张。

国内大豆生产和加工领域所面临的这些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国内相关产业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的困境与缺陷,如何摆脱困境,振兴中国大豆产业,这不仅关系到大豆产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农业及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已经给大豆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政府、企业等各方力量的共同行动起来,不断致力于新技术的研发,形成自己的产品优势,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建立中国特色的大豆产业经济链,才能让延续千年的大豆产业在世界经济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要使中国大豆产业蓬勃发展,就要基本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按照WTO的规则,政府要加大对大豆生产的支持力度,建议把大豆列入粮食系列,享受与粮食同等的扶持政策。

二是改善大豆及制品的贸易环境,建议按照WTO的有关规定,建立促进大豆产业发展新机制。

三是利用公众媒体,大力宣传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营养安全优势,积极推广国内非转基因大豆。

四是加强大豆产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工作,用准确、及时的信息引导农户、企业科学决策;通过建立大豆生产风险基金、开展大豆生产保险,通过在大豆主产区建立期货交割库等办法,引导豆农、合作社、加工企业利用期货实现套期保值,减少市场风险。

五是加强对大豆贸易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WTO有关规则,规范进口、出口企业的行为;严格执行质量安全标准,禁止、限制有疫情产品进口;开展大豆贸易损害调查,实行贸易救济。

主要参考文献:1、王南,国产大豆受外资极大冲击,最大内资油脂企业停产,千讯行业资讯周报,2009.1。

2、张光辉,我国大豆产业安全状况分析及对策,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

3、魏蔚,中国大豆产业路在何方? 2005.64、毕井泉,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研究,2003.85、刘志澄,加快发展大豆产业, 2003.76、杨克,专家建议:制定整体规划振兴大豆产业,20037、岳沛华郑波等,作大豆文章兴大豆产业,2003.38、刘爱民,中国大豆产业布局与大豆进口政策2003.29、王滔,中国大豆产业面临挑战中外食品2002.210、黄敏,大豆产业大有文章, 2000.2专题课论文题目: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姓名: 刘瑞君学院: 农学院专业: 种子科学与工程班级: 102班学号: 11210206指导教师: 钱虎君2011年11 月 1 2日大豆种子的梦2-----种子专题论文种子科学与工程 102班刘瑞君 11210206这学期每周二,在钱虎君老师辛勤的组织下,我有幸又见到种子产业的许多知名人士,并从中了解很多,如江苏明天种业的负责人,让我了解了中国种业体系、中国种业的不足以及国际种业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江苏种子公司负责人包总,让我全面清晰的知道营销管理的概念和技巧;南京市种子管理站的方连平老师,让我重新认识种子企业的经营风险和风险的防范措施;还有南京农委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研究员徐生老师,让我对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途径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