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与老子ppt25 岳麓版课件

孔子与老子ppt25 岳麓版课件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思想,对你有什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么。影”响此?即为忠
3.礼的含义:克己复礼 即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 求。 礼: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 子曰: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礼的实现途径:正名
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 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 5.礼想结的一合实想当:时质礼的:的社维主会护张现奴维状隶护,的这主是一阶哪思级一想的阶主统级张治的在利当秩益时序?。 这是是孔进步子的政还治是思保想守中的?保守的一面。
进步意义:剔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老子的哲学思想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你如何评价老子
老子的哲学思想————《道德经》 的这一思想
2、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 面。矛盾的双方可以自然地相互转化。只要能 “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
为政以德(以德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7.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8.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11.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区分哪些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分析其“有教无类”思想在当时的进步性。
教育思想:
• 教育原则: 有教无类 •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 而不厌,诲人不倦”、 “当仁不让于师” 等。
•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等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当时有什 么积极意义?他的教育思想对现在有什么 借鉴作用?
你还知道哪些孔子的教育成就和贡献?
一、最早创办私学,扩大教育范围 二、总结出一套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三、整理六经,继承传播文化
《诗》《书》《礼》《易》《乐》《春秋》 四、主要思想集中体现于《论语》
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老子的哲学思想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 下母。吾不知其名,曰之道有。何…进…步故意道义大?,天大, 地大,人大,城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1、天命观——“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律
“道”是凌驾于上天之上的、世间万物 的本原,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普遍 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
1、在当时(春秋战国和秦朝)未受到太多重视, 后来(汉朝至清朝)经发扬和改造,逐渐形成 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பைடு நூலகம்主 流。
2、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 要影响。
思考:
结合孔子的生活背景分析,
其思想在当时能被统治者接受 吗?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吗?
为什么?
• 老子,姓李,名耳, • 春秋楚国人 • 思想家 • 道家学派创始人。
• 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 思想家 • 政治理论家 • 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政治思想
??
• 一、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
1.仁的含义:樊迟问仁。曰:爱人。(推己及人)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 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一次调整人际关系, 稳定社会秩序。
2.仁的实现途径:遵循“忠恕”之 子道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你”能否举例说明 “仁”
辩证的看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但是它也抹杀了 人的主观能动性
老子的政治思无想为而治
“治大国如烹小鲜。”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 足以取天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 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 无为,则无不治。”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
6.仁和礼的关系:颜二渊者问互仁为。表子里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为仁焉。”
二、治国之道 阅读以下孔子名言,总结其治国之道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以德教化、反对苛政 和任意刑杀。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3000孔子弟子为全世 界诵读了部分《论语》经典名句。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
• 198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达成以下共识, 并向世界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 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 寻找智慧。”
韩国大学生祭拜孔子
孔子画像
第一课
孔 子 与 老 子
结合教材思考:老子与孔子的政治主张有何不 同?你如何看待老子的政治思想?
老子和道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 哲学家。
2、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 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 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被奉為太上老君 汉初黄老无为而治、文景之治 文学:山水田园诗 火药 气功
老子雕像
重点:
一、孔子思想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二、各自思想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难点:
孔子的思想的核心及内容 思考:
为什么会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思想背景 二,孔子及思想 三,老子及思想
背景
• 经济基础:大河流域的发达农耕经济
• 社会基础:礼乐时代的没落与变革
• 思想实质:纷乱变革时代的处世哲学
孔子其人
孔子在韩国
孔子在越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