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起公共场所无健康证就业上岗案例分析

一起公共场所无健康证就业上岗案例分析

一起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无健康证上岗
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
2014年9月18日某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员对A店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检查时,正值该店正常对外营业中。

现场查见该店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经营范围:理发店,发证日期为2014年9月23日。

现场检查发现理发区两名顾客正在接受理发服务,经营单位负责人张某当场出示健康合格证,发证日期为2014年9月23日。

从业人员杨某无健康证为顾客做理发服务。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当即要求杨某停止参与工作,并指出若要参与工作必须先体检、补办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同时对张某宣传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耐心的帮助教育,要求其履行法律义务,张某欣然接受。

针对监督检查情况,卫生监督员对现场检查情况拍照留存,制作了现场卫生监督笔录,并对负责人张某进行询问,并制作了记录。

负责人张某对杨某无健康证上岗供认不讳,承认杨某来4天并未及时为其办理健康证。

我局认定: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七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
八条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上述违法行为,以不按时进行健康检查的案由给予行政处罚。

送达了某市卫生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张某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陈述和申辩。

某市卫生局于2014年9月26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警告并罚款人民币伍佰圆整。

案件评析
(一)对违法主体的认定
卫生行政违法主体是指权利义务或某种法律责任的承担者。

我国现行的卫生法律法规,可成为卫生行政违法主体的包括法人、公民及其他组织。

卫生监督员对A店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正值该店正常对外营业中。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证日期为2014年9月23日。

当事人张某在监督检查确认为该店负责人,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该理发店位于某市市中心,某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具有管辖权。

(二)对违法事实的认定
某市卫生监督所两名卫生监督员于2014年9月18日对A理发店进行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已有证明对杨某无健康证为顾客做理发服务的违法行为的照片1张,而由2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签名并注明情况的现场卫生监督笔录及对负责人询问笔录各1张,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三)现场检查笔录负责人核对签名
卫生监督员对理发店进行现场检查后,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制作了现场卫生监督笔录和询问笔录,要求该店负责人对现场检查笔录及询问笔录进行核对签名时,负责人核对无误后并主动签名。

(四)适用法律依据准确
某市A理发店:杨某无健康证为顾客做理发服务,违违反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七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参照《某自治区民政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给予警告并罚款伍佰元整的行政处罚。

本案是一起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不按时进行健康检查的案件。

在调查取证中须注意:对违法主体的认定,当事人取得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及《工商营业执照》是否合法有效,决定其是否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从业人员在该场所从事的工种,是否直接为顾客服务。

③现场检查笔录是否由负责人本人核对无误后签名。

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对于违法行为处罚应与教育相结合,既维护法律的尊严,制止少数人的违法行为,又能说服公众自觉守法。

在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也应积极宣传法制,使未取得健康合格证的从业人员办理并持证上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