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摘要: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覆评价方法研究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完的基础。

依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总结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分析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随着人口的剧增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对水的需求迅速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水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合理开发与保护并做到可持续利用,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正确评价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都具有重要意义。

1.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体系建立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就是在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衡量标准与评价方法。

然后对各评价指标集在总体上进行分类排序。

这样才能知道它的发展状况,才能给出可持续和不可持续的科学界定,为揭示并协调区域水资源
持续开发利用与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它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1.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根据区域水资源特点,考虑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当地科技文化水平的差异等.在借鉴国际上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以科学、实用、简明的选取原则,具体考虑以下5个方面:
(1)全面性和概括性相结合。

(2)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

(3)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4)可比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5)问题的导向性。

1.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评价指标层3个层次。

(1)目标层。

可持续度是指区域水资源系统发展水平和水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程度,同时也反映了水资源—社会—经济一环境这一复台系统内水资源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关系。

(2)准则层。

按照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及其协调程度,确定4个评价准则:
①区域水资源系统发展水平一水资源准则。

在复合系统中,水资源处于核心地位。

水资源系统发展水平是水资源最重要的评价内容,是判断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否保证整个杜会经薪发展的准则;
②区域水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社会准则。

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系统有着紧密的联
系。

水利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水资源是支撑社会进步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与社会的协调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大同题;
③区域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经济准则。

经济系统和水资源系统的协调关系表现在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水资源与经济的协调程度评价是区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
④区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环境准则。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主要表现在由水引起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
变化。

以及人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治理、保护环境。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是区域发展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综合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判断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文在综台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19项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方法研究很多,在实际水资源可持续评价中,有机会出现较大差异,起原因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现有评价方法基于的观点和研究的
重点各有差异。

如何选取理想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现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
(1)综合评分法。

其基本方法是通过建立若干层次的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观权重确定的方法,最后给出评判结果。

它的特点是方法直观,计算简单。

(2)模糊综合评价法。

它运用模糊数学的模糊变换原理和做大隶属原则,选择所研究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或者按评价结论对问题进行优劣排序。

该法的特点是能将定性、定量指标进行量化。

但其受到指标量化和算子选择方法的限制。

(3)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性、自适应性、容错性和联系记忆能力等特点。

但bp网络模型也有不足:①训练过程易进入局部极小点;②网络的泛化能力只要取决于训练样本的特性、多少和隐层及其节点数的多少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依赖与设计者的经验。

(4)灰色聚类评价法。

通过确定各指标白化函数、聚类权、聚类函数,获得聚类向量,最后根据聚类向量判断评价对象所属灰类。

但其受到指标量化和算子选择方法的限制。

(5)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

其优点是把涉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众多因素组合为一无量纲指标,解决了不同量纲的指标之间可综合性问题。

不足之外是主成成分析在第一个主成
分分量的贡献率85%,对于这种情况,虽然处理方法很多,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标准。

(6)投影寻踪评价法。

它是依据样本自身的数据特性寻求最优的投影方向,通过线性投影计算反映评价样本综合特征信息的投影特征指标,对样本进行评价或分类。

缺点是计算结果不够精确。

(7)综合指数法。

该方法一般需要建立各因子的评价函数曲线,先确定各因子的质量指数,再根据不同标准规定的数值确定曲线的上、下限。

(8)多目标层次分析法。

利用定性与定量想结合,它具有实用、简洁特点,是解决复杂系统中多层次、多目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较好方法。

考虑计算方法的可操作性,采用专家打分,得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测评的总得分。

但主观成分比较大,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9)灰色关联法。

灰色关联是指事物之间不确定性关联,或系统因子与主行为因子之间的不确定性关联。

灰色关联法只适用于指标较少的简单模型。

(10)专家系统评价法。

专家系统法师一种绝对的数值评价,即可适用于单一地区单一时段的水资源评价,也可用于多个地区各个时段的水资源评价,应用灵活性大。

但受人为主观影响的因素较大。

所有这些评价方法大多是根据研究区域评价指标量值与可持续
评价等级标准,建立评价模型,评价区不同,评价模型也不同,计算工作量较大。

3.结语
区域水资源状况对于区域发展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人们在关注水资源的承载力,研究对水资源的评价和可持续利用问题时所提出的由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的战略等,目的都在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用水资源的持续供给支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