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电企业保险索赔工作要点
火力发电企业,特别是大容量、高参数的机组,由于设备多、运行条件苛刻,还存在材料缺陷,设计、安装问题、机组调试磨合等其他未知因素,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如何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事故发生后,如何进行及时有效的保险索赔,成为财务人员的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工作经历,结合数起保险索赔情况和经历,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以供探讨。
1、作为电厂的一名兼职保险专责,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加强学习与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吃透保险合同,特别注意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特别约定、扩展条款等,这些是我们维权的根本前提。
2、完善制度,明确职责、理顺程序,建立健全《保险索赔管理办法》,明确索赔流程、阐明注意事项,强调索赔资料的时效性,明确各相关部门的保险索赔职责范围,形成系统的闭环管理,提升索赔工作效率。
3、强化保险索赔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在公司内部通过各种层面提出保险索赔工作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我厂以简报形式制作保险索赔学习材料,向生产一线人员发放学习,还通过聘请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来厂为技术人员做保险知识讲座,包括条款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答疑等内容,让技术人员对保险索赔有意识、有认识,遇到事故及时报案,留证据,为保险索赔打好基础。
4合理制定投保方案,有效运用风险机制。
每年制定投保方案
时,在保证风险承受能力以内,充分听取设备管理人员的意见,尽量将出险几率较高的资产进行投保。
选择性投保可以降低保费支出,使企业在保险方面的投入更合理。
这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环节,但需要慎重分析设备运行安全状况后再作决定。
5、遇到疑问,寻求保险专业技术咨询。
虽然经历过的索赔案件不少,但是每个案件都有它的不同之处,保险公司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给我们的索赔之路增加了更多的困难和艰辛,遇到自己拿不准的问题一定要请教保险业务专家。
6、鉴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很多出险事故是要紧急抢修恢复生产,这样就会产生一些检修人员加班费用。
如果仅仅按工时核算加班费算会很低,保险公司还会按当地用工标准核减费用。
在这里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能安排厂里的工程预决算人员套用相关工程造价定额取费编制工程决算,这样有根有据,比列支加班费更合理。
7、保险理赔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
事故报案阶段
遇到险情出现时应及时报案,情况描述要简明扼要,情况不明时,不要妄加猜测,主观臆断,避免成为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
现场查勘阶段
合理安排陪同人员,现场查勘时,对公估公司和保险公司的提问,回答要谨慎,由于导致保险事故因素众多,对于误导性的提问,不要轻易作出正面回答,待查明情况分析原因后,再告知公估公司和保险公司,要突出强调属于保险责任的主要原因,尽量避免谈及属于责任
免除的次要原因。
提供资料阶段
归集整理索赔资料要认真把关,不要盲目提供索赔资料和损失证明材料,避免某些资料存在对保险索赔的不利证据,造成日后损失理赔工作被动,特别注意避免“磨损、渐进”,强调“意外、突发”。
谈判定损阶段
谈判前,由设备部、经管部、财务部等相关人员组成谈判小组,根据实际受损情况,索赔资料和损失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和甄别,特别对存在保险争议的项目,提出充分的理由以及谈判策略,确保在索赔谈判过程中的说服力和争取最大的赔偿额度。
谈判时要不卑不亢,据理力争,主要精力要放在争议较大的责任认定或定损金额上,必要时邀请保险经纪公司的代表参加。
索赔金额和签订协议阶段
赔付金额的计算原则:以保险单约定的保险标的金额为限,以工程、材料、设备的实际损失为基础,进行赔付金额的计算。
赔付金额的确定:(1)可修复或部分可修复项目,以保险标的物修复至其受损前状态的费用扣除残值后的金额为限;(2)无法修复的项目,以保险标的物损失前实际价值扣除残值后的金额为准;(3)施救费用,为了防止损失的扩大而采取必要措施产生的合理费用。
双方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且被保险人提供的索赔资料齐全,双方即可签订赔偿协议,保险公司按协议中明确的赔偿金额支付赔款。
保险索赔本身是一种合同行为,如双方不能达成协议,可以采用法律
途径解决问题。
投保财产一切险和设备机损险,是减小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损失,转移生产风险的重要举措。
事故后保险索赔的工作成果,是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具体体现。
因此,高度重视保险索赔工作,建立和完善索赔流程,落实相关部门人员责任,提高各级人员专业素质,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