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两首--采薇

诗经两首--采薇


补充:诗经 黍离 补充:诗经·黍离
•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 苍天,此何人哉。 苍天,此何人哉。 •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 苍天,此何人哉。 苍天,此何人哉。 •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 苍天,此何人哉② 苍天,此何人哉②。
写作手法
• 一、细节描写(如对战争场面的描 细节描写( 不直接写厮杀, 写,不直接写厮杀,而是写战车战 马、象弭鱼服,劳累奔波) 象弭鱼服,劳累奔波) • 二、情景交融(最后一章) 情景交融(最后一章) • 三、重章叠句,音节和谐(开头三 重章叠句,音节和谐( 章) • 四、比兴
重章叠句
• 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 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 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 不断推进的作用。 不断推进的作用。作用又各有不同 一、表示时 间的顺序二、表示意义的深入。 间的顺序二、表示意义的深入。 • 如《采薇》篇的前三章 薇亦作止”“薇亦柔 采薇》篇的前三章,‘’薇亦作止”“薇亦柔 薇亦作止”“ 止”“薇亦刚止”,“作”“柔”“刚”表面上是 ”“薇亦刚止” 作”“柔”“刚 薇亦刚止 写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 长过程,实际上是喻示时间的流逝 实际上是喻示时间的流逝,借此来彰显戍 长过程 实际上是喻示时间的流逝 借此来彰显戍 士久戍而不得归的忧愁和伤痛。 士久戍而不得归的忧愁和伤痛。
•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 迟迟:缓慢的样子 迟迟:
•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莫:没有人
• 古人评价: 古人评价: •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谢公(谢安)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文学 谢公(谢安) 因弟子集聚, 毛诗》何句最佳, 谢玄) 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 称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 霏霏。’” •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 此诗之妙,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 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 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 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 言喻,故曰: 莫知我哀’ 不然,凯奏生还, 乐矣,何哀知有耶? 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 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 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 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 古常新。 古常新。” • 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 采薇》 昔我往 小雅·采薇 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 小雅 采薇》“昔我往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时说: 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时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第三章
•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刚:坚硬,指薇菜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坚硬,
茎叶渐老变硬。 茎叶渐老变硬。
•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阳:周代自农历四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月到十月,称为阳月。 月到十月,称为阳月。
•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盬:休止 。启处: 王事靡盬, 启处:
与上文"启居" 与上文"启居"同义
• 一、思归(1—3章) 思归( 章 • 二、战事(4—5章) 战事( 章 • 车马之盛,戍卒辛劳。 车马之盛,戍卒辛劳。 • 三、归途(6章) 归途( 章 • 归途情景,痛定思痛。 归途情景,痛定思痛。
《采薇》一诗表达了普通士兵怎样的思想感情? 采薇》一诗表达了普通士兵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为什么从“采薇”写起? 作者为什么从“采薇”写起? • 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 苦生活和内心伤痛, 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 和对故乡的思念。 和对故乡的思念。 这是“比兴”的手法。 这是“比兴”的手法。以“薇”的从 的生长过程, “作”到“柔”到“刚”的生长过程,暗 示的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 示的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
•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 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 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 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 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 时间的推移来起兴, 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 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 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 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 靡家” 不遑启居” 要原因。 要原因。 • 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 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 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 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 家变得遥遥无期, 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 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 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 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整体思路
• 第一部分(前三章) 第一部分(前三章) • 抒发戍边士卒对久戍不归的艰苦生活的忧思及 对外族入侵者的愤慨之情。 对外族入侵者的愤慨之情。 • 第二部分( 五章) 第二部分(四、五章) • 描述了周朝军队的赫赫军威及官兵的战斗豪情。 描述了周朝军队的赫赫军威及官兵的战斗豪情。 • 第三部分(六章) 第三部分(六章) • 表现了归途中风雪饥渴的苦楚和希望破灭后痛 定思痛的悲哀心情。 定思痛的悲哀心情。 • 全诗情感变化基调 • 忧愤 昂扬 伤悲 忧愤—昂扬 昂扬—伤悲
第六章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树枝柔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
随风飘拂的样子。 随风飘拂的样子。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来思:指归来时。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来思:指归来时。
思,语气词,无实义。雨雪:下雪。霏霏: 语气词,无实义。雨雪:下雪。霏霏: 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前三章分析
薇菜的变化: 薇菜的变化: • 薇亦作止 • 薇亦柔止 • 薇亦刚止
时令的变化: 时令的变化: 岁亦莫止
心情的变化: 心情的变化: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
岁亦阳止 忧心孔疚
第四、第五章
•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 尔:花盛开的样子。维何:是什么。维,句中语 花盛开的样子。维何:是什么。 气词。 气词。
马强壮的样子。 马强壮的样子。
•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主帅。小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主帅。
指士兵。 隐蔽。 人:指士兵。腓:隐蔽。[按:古代打仗是车 主将在兵车上指挥,步兵在兵车后面, 战,主将在兵车上指挥,步兵在兵车后面, 靠车身掩护自己。 靠车身掩护自己。
•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翼翼:行列整齐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翼翼:
•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 君子:这里指将帅。车:兵车,即下文的戎车。 君子:这里指将帅。 兵车,即下文的戎车。
• 戎车既驾,Leabharlann 牡业业。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业业:强壮而高大的样子。 业业:强壮而高大的样子。
•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骙骙(ku ku ): 驾彼四牡, 骙骙(kuí kuí):
字词注音
• • • • • • • • 岁亦莫 岁亦莫止 猃狁之故 猃狁之故 载渴载饥 王事靡盬 王事靡盬 四牡骙骙 四牡骙骙 小人所腓 小人所腓 象弭鱼服 雨雪霏霏 • • • • • • • • mù xiǎn yǔn zài gǔ kuí féi mǐ yù
内容分析
):今名野豌豆 •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薇(wēi):今名野豌豆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薇 wēi): 生长出来。 句尾语气词。 苗。作:起,生长出来。止:句尾语气词。 •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莫:古体"暮"字。这句大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古体" 意是:要回去要回去,而一年又快完了,( ,(总是 意是:要回去要回去,而一年又快完了,(总是 回不去)。 回不去)。 •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靡:无。猃狁(xiǎn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猃狁( yǔn):我国古代西北边区民族。春族时称" ):我国古代西北边区民族 yǔn):我国古代西北边区民族。春族时称"戎" 或 " 狄 "。 •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不遑:没有功夫。遑:暇。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不遑:没有功夫。 启居:指坐下来休息。古人席地而坐, 启居:指坐下来休息。古人席地而坐,坐时双膝 着地,臀部贴在小腿上叫“ 上身伸直, 着地,臀部贴在小腿上叫“居”;上身伸直,臀 部离开脚后跟的叫“ 又写作“ 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又写作“跽”。古今 异义
诗经两首
采薇
《 采 薇 》 诗 意 图
写作背景
• 《史记•周本纪》:懿王之时, 周本纪》 懿王之时, 史记 周本纪 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 《汉书 匈奴传》:周懿王 汉书•匈奴传 匈奴传》 王室遂衰。戎狄交侵, 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 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 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 人始作,疾而歌之曰: 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 室靡家,猃狁之故。 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 猃狁孔棘。 戒,猃狁孔棘。” • 此说虽近事实,但不确切。 此说虽近事实,但不确切。
的样子,指训练有素。象弭: 的样子,指训练有素。象弭:两端用象牙镶 饰的弓。鱼服:用鱼皮做的箭袋。 饰的弓。鱼服:用鱼皮做的箭袋。
•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戒:戒备。孔棘: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戒备。孔棘:
十分吃紧。 十分吃紧。棘:同“急",紧急。 紧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