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检查和常用数值
眼科检查及常用数值
眼科 薛利利
主要内容
1 2
眼科检查 常用数值
一、
眼科检查
病史采集
视功能检查 眼部形态学检查
(一)病史采集
病史采集 1、一般情况
眼病症状 1、视力障碍 2、感觉异常 3、外观异常
各种类型的视力下降
1、一过性视力丧失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史 5、生活史或家族史
2、突然视力下降无眼痛
正常人视野
青光眼视野
视觉电生理
视网膜电图(ERG)
眼电图(EOG)
视诱发电位(VEP)
眼部形态学检查
眼附属器检查
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
眼球前段检查
前房角镜检查 检眼镜检查
眼压测量
眼底血管造影、眼科影像学检查
眼压测量包括指测法 及眼压计测量法
指测法
是最简单的定性估计方法。测量 时嘱被检者两眼向下注视,检 查者将两手食指尖放在上睑皮 肤面,两指交替轻压眼球,像 检查波动感那样感觉眼球的张 力,估计眼球硬度。记录时以T n表示眼压正常,用T+1—T+3表 示眼压增高的程度;用T-1—T-3 表示眼压降低。
读视力)。
• 诊断及视残级以矫正视
力为准,即验光试镜后的视 力。
1.0
低于0.5 低于0.3 低于0.05
驾车困难 低视力
正常视力
盲
视力的表示方法(一)
• 查视力需两眼分别进行,常规 先右眼后左眼,先查裸眼视力 ,再查戴镜视力。远视力检查 的距离为5m,即视力表需要与被 检者相距5m,近视力检查为30c m。 • 检查时,能看清第1行者记录为 0.1;看清第10行者记录为1.0 ;看清第12行者记录为1.5。
视力的表示方法(二)
• 如能辨认第8行全部视标, 同时辨认第9行半数以下视 标者,记录为0.8+;如能辨 认第8行全部视标,同时辨 认第9行半数以上视标者, 则记录为0.9-。 • 对视力不及0.1者,应嘱其 起立慢慢向视力表靠近,直 至能辨认视力表上最大视标 时,V=0.1×d/5。V为视力 ,d为被检者与视力表的距 离(m)。
眼 压 计 测 量 法
Goldmann压平眼压计
Schiotz眼压计
非接触眼压计
裂隙灯生物显微镜
常用数值
• • • • 瞳孔直径2.5—4mm。 正常眼压值10—21mm。 正常成人眼轴长约24mm。 眼球前后径24mm,垂直径2 3.5mm。
谢谢!
如指数在5cm处仍不能识 别,在受试者眼前方 摆动检查者的手,能 识别者记为手动(HM) 。能辨认手动的最远 距离记录为手动/5cm 。
光感(LP) /无光感(NLP)
如果眼前手动不能识别,则检查 光感(LP),即在暗室中用烛光 或手电照射受试眼,另眼须用 手掌捂紧不透光,测试能否感 觉光亮,记录为“光感”或“ 无光感”。并记录看到光亮的 位置,一般到5m为止。能辨认 光感的最远距离应记录为光感 /30cm。
光感 手动
(HM) (LP)
无光感 (NLP)
指数
(CF)
视力检查法
指数 CF
如走到视力表1m处,仍不能识 别最大的视标,则检查指数 (CF),即检查者伸出不同数 目的手指,嘱受试者说明有 几个手指,距离从1m开始, 逐渐移近,直到能正确辨认 为止,并记录该距离,如“ 指数/30cm”。
手动 HM
对有光感者还要检查光源定位, 嘱患者向前方注视不动,检查 者在受试眼1m处,上、下、左 、右、左上、左下、右上、右 下变换光源位置,用“+”、“ -”表示光源定位的“阳性”、 “阴性”。
光源定位
眼前光感
只有眼前能够看到光 亮,应记录为眼前 光感。
2、视野
• 定义: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 空间范围。 • 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 它反映了周边视力。 • 距注视点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 心视野;30°以外的范围为周边 视野。
3、逐渐视力下降无眼痛 4、突然视力下降并眼痛 5、视力下降而眼底正常
(二)视功能检查
1、视觉心理学物理学检查
2、视觉电生理检查
视觉心理物理学检查 1 2
视 力(主要讲解) 视 野
3
4
色 觉 暗适应 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
5
1、视力 • 定义:视力即视锐度,主要
反映黄斑的视功能。
• 分类:远视力、近视力(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