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赏析(PPT)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赏析(PPT)


诗歌赏析 岐王宅里寻常见, 追忆昔 崔九堂前几度闻。 日情谊 正是江南好风景, 述今相
抒发了世事难料 人生无常的感慨
落花时节又逢君。
逢感慨
“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 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 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 含蓄。
约客
宋· 赵师秀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715--770)的诗气 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绚 丽、热情澎湃。与高适不同 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 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 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 基调。
路漫漫 涉边塞,思故乡 表达了诗人远 泪不干 涉边塞思乡怀亲之 无纸笔 捎口信,话平安 情怀 报平安
幽草 黄鹂 春潮 野渡
涧边生 深树鸣 闲淡宁静 “怜” 雨急 悠闲恬淡 为诗之 舟横 眼
特点:以景写情,借景述意
《江南逢李龟年》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 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 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 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 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 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 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 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安史之乱后) 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 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不知从哪儿传来悠扬的笛声, 它随着春风飞入整个洛阳城。 倾听才知是一曲《折杨柳》, 谁能不勾起思念故乡之情呢!
《折杨柳》:古乐曲。古人别离,折 杨柳相赠,以寄托伤离之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借笛中吹奏 的《折杨柳》 曲,表达诗 人对故乡的 思念之情。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 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 有什么新意了。我们的大好河山每 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
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 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说明诗风代变 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 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以为即使是李、 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 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 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 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江山 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 诵的名句。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 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 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竹里馆
唐· 王维
• 独坐幽篁里, 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里, • 弹琴复长啸。 一边弹琴一边吹着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没人知晓我在做 • 深林人不知, 什么, • 明月来相照。 只有一轮明月照耀着我,陪伴着
我。
品味感情 感受意境
• 景:优美 高雅 • 情:宁静 淡泊 • 画面: • 一片宁静、幽深的竹林里,一个人独 自坐在那里,他面前摆放着一架琴。诗人 一边弹着琴,有时“长啸”,似乎是在抒 发内心的孤独和苦闷。然而诗人内心的孤 独和寂寞又有谁能明了呢?只有天上的一 轮明月在陪伴着他。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 既有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表现 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0后), 唐代诗人,曾在苏州做地方官, 后人称他“韦苏州”。他的诗以 简洁朴素的语言歌咏水景物,抒 写田园生活的乐趣;也有一些反 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文大意】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 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 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 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 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 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 一朵……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பைடு நூலகம்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半轮秋月悬挂在峨眉山巅。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月影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在夜色中我从清溪泽出发,奔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洲。
• 到了渝洲看不见你,多么想念啊。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文欣赏】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 时令。“黄梅”、“雨”、“池 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 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 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 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 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 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 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 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 “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 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 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 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 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 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 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 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 了。语近情遥,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