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PPT

中考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PPT


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夜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
的赞美。
14
咏物诗 (三)北陂杏花①
宋·王 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15
咏物诗
(三)南园
唐·李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①,若个②书生万户侯?
【注】①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
魏1.征“等吴24位钩功”臣,之像古列代于吴凌烟地阁生上产。②的若一个种,哪弯个刀。,这里
代指 精良的武器 。(2分)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也有怀才不遇之苦。
16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络脑,马笼头。
17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⑥羁旅思乡诗
表达漂泊在外(久戍 边关、久宦在外)飘 零无依的孤苦和无奈,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18

雁作为候鸟,被赋予诸多人格化的象征
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 逊 。(2分)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
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
长处,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13
咏物诗
(二)菊花
唐·元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1.第不二是句花中“偏遍爱绕菊”,“此日花斜开”尽表更现无了花怎。样的
情景?( 2 分)
11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⑤咏物诗
托物言志:表达人生哲理;表达自己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12
咏物诗
(一)雪梅
宋·卢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①,骚人阁②笔费评章③。
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①降(xiáng):服输。②阁:同“搁”,放下。③评章:
评1.议从的文“章差,、这里欠指、评逊议梅、与少雪”的高等下字。中选择一个填
●●●●●●
答题公式:
效果
明手法 + 阐运用 + 析 4
5
古诗的主要类型
1.送别诗 2.怀古诗 3.边塞诗 4.山水田园诗 5.咏物诗 6.羁旅思乡诗 7.闺怨诗
6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④山水田园诗
表达热爱自然、清闲恬淡之情; 表达对官场黑暗、功名利禄的鄙弃,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7
山水田园诗
(一)天净沙 • 江上
【注】①陂(bēi):池塘。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后又被迫
1闲.“居江一宁陂。春此水诗绕写花于他身的”晚一年句。中“绕”字用得很精妙, 请你结合诗境简要赏析。(2分) “绕”字,生动地写出了“春水”对“花身”的爱惜、 护卫和滋润,突出杏花生长环境的清澄幽洁。
2.诗人代花立言,“作雪”而决不“成尘”,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心态?(2分) 借杏花被风吹落池中犹能保持纯洁,表现了诗人改 革虽然失败,但仍不改初衷的心态。
8
山水田园诗
(二)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1.诗的一花、落二家句描童绘未了扫雨,后莺的啼春山天早客晨犹怎眠样。的景象?
(2分)
清新明丽、清幽恬美、富有情趣、生机盎 然
2.结合诗的三、四两句具体说说作者的“田园乐”乐
在哪乐些在方清面新。(幽2雅分的)自然环境, 更乐在闲适、随性的心境。
甫《天末怀李白》)
•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淹《渔家傲·秋思》)
(范仲
• 4.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20
(欧阳
• 1.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窗风雨夕》)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秋
• 2.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惜别》)
(吴文英
• 3.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
元·张可久
嗈嗈①落雁平沙,依依②孤鹜残霞,隔水 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注】①嗈嗈(yōng):雁鸣叫声。②依依,轻飞的样子。
1.这首词描绘了暮秋江上 傍晚 / 黄 (时间) 的景色和渔家 从容闲适 /昏宁静恬美 的生活 情景。(2分) 2.此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表现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

《己亥杂诗》)
(龚自珍
•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21
•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
•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意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符号化和羁旅伤感。
关于“鸿雁传书”的传说出自《汉 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鸿雁也 就成为了传书的信使,也指书信。
19
•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 2.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

(杜
山水田园诗
(四)兰溪棹歌①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注越】①中棹山(色zh镜ào中)看歌”:船中歌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 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 溪水平静清澈,倒映着月光山色,摇曳生姿,朦胧缥缈。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 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描述了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的景象,表现了 诗人内心荡漾起的欢乐之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 专题复习
尹晟烁
1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炼字公式: (解释含义)+描述景象+表达效果
【意境、情感】
炼句一般公式: (运用修辞)+描述景象+表达效果
【意境、情感】
2
抓诗眼 抓意象 抓背景
(从诗题入手 ;从注释入手) 3
◆用典 ◆象征、托物言志 ◆抑扬 ◆联想、想象 ◆虚实结合
◆衬托【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9
山水田园诗
(三)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①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注诗】的①一浴蚕二,两指句古代,时写用出盐水了选山蚕村种。宁静、幽美 的 氛围。(2分)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的“闲”字用得好, 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闲”字写栀子花无人采摘,烘托出庭院中一 片幽静的气氛,同时衬托农事的繁忙,表达了 诗人对山村宁静、和谐生活的喜爱之情。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