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用药
胎盘也具有一 定的代谢功能
胎盘(羊膜、叶状 绒毛膜和底蜕膜)
与一般生物膜相似
药物的脂溶性、分 子质量、离子化程 度、与蛋白结合力 和结合率,胎盘的 结构、功能状态和 血流量等。
胎儿
2019/10/6
8
胎儿的药物动力学特点
吸收
羊水肠道循环 首过效应
分布
肝、脑
消除
肝、肾
2019/10/6
9
妊娠妇女的合理用药
2019/10/6
3
母体药动学—— 吸收
胃酸减少,胃排空延迟; 肠蠕动减慢、减弱; 妊娠早期呕吐
Tmax ,Cmax
2019/10/6
4
母体药动学—— 分布
血容量增加35%~50% 体液总量平均增加约8000 ml 血浆白蛋白减少,内分泌激素增多
游离药物 , Vd ,药效
2019/10/6
5
母体药动学—— 生物转化
此期称为敏感期。
2019/10/6
16
肯定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药物 酒精 反应停 甲氨蝶呤 维生素 A
已烯雌酚
甲基睾丸素 抗甲状腺药 苯妥英钠 放射性碘 可的松 金刚烷胺
四环素
卡那霉素 氯霉素
致畸表现 异常面容,肢体、心脏畸形 海豹肢畸形 脑积水,无脑儿,腭裂 泌尿道畸形,骨骼异常 性别异化,男性睾丸发育不全,女性青 春期阴道癌 女胎男性化,半阴阳人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唇裂及腭裂 先天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 腭裂 单心室,肺不张,骨骼肌异常 早期:手指畸形,先天性白内障,骨发 育不良 后期:黄齿,珐琅质形成不全 听力丧失 再障,灰婴综合征
增加肝血流 孕激素增加
增加药物代谢
继续用药药理作 用减少;要求增 加剂量
2019/10/6
增加主要经代谢消 除的药物清除率
6
母体药动学—— 排泄
增加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
增加药物清除率
对由肾清除的药物药理作用 减弱,要求增加剂量
2019/10/6
7
胎盘的药物转运与代谢
被动扩散 膜孔滤过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胞饮作用
可能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药物 氯丙嗪 锂盐 非那西丁 乙酰水杨酸 丙戊酸钠 氟哌啶醇 可待因 苯环利定 尼古丁 双香豆素 华法林 磺胺类、呋喃类 碘苷
致畸表现 脑发育不全,视网膜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发育不全 肾、骨畸形 肾畸形,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脊柱裂 胎儿宫内生长停滞,卷曲趾 颚裂,唇裂,骨化延缓 异常面孔,髋骨脱位,脑瘫 胎儿小,颚裂,骨骼异常 颅内出血,软骨发育不良 小脑畸形,先天性失明 G-6-PD 缺乏者溶血性贫血、核黄疸 眼球突出,棒节样足
妊娠妇女 药动学
药物
孕妇
体外
胎盘
致畸作 用
胎儿
胎儿药动学
2019/10/6
10
药物致畸胎作用
偶然发现促进了药物的致畸胎研究:
• 在妊娠期间,对骨盆X线照射能致畸形婴; • 1940年在澳大利亚,随着轻症病毒性风疹流行,生
出大量瞎和聋的婴儿;
• 1960~1962年应用反应停作为镇静剂及止吐剂,在
人群中大规模地产生畸形胎儿。
2019/10/6
12
FDA关于药物对胎儿危险度的分类
类别 临床对照观察 A 未见胎儿损害 B 缺乏资料 B 未能证实胎损 C 缺乏资料 C 缺乏资料 D 有损害报道 X 已证实有胎儿损害
动物致畸试验 未见胎仔损害 未见胎仔损害 对胎仔有损害 对胎仔有损害 缺乏资料
- -
举例 维生素C 青霉素 磺胺 利福平 喹诺酮类 乙胺嘧啶 四环素
药物作用与胎儿发育阶段的关系
胚囊期(受精后2周内)
此期受精卵分裂,胚泡形成,并形成内外二胚层,此时 药物对胚囊是“全”或“无”的影响。
“全”是指有害药物损伤整个胚囊或部分胚囊细胞,致 使胚囊死亡,并被母体吸收或流产;“无”指有害药物 并未损害胚囊或虽然损害部分胚囊细胞,但由于此期的 未分化胚囊细胞在功能上具有潜在的多向性,可以补偿 或修复少量被损伤的细胞,并不留下远期后果。
以汉堡大学儿科为例:1949~1959年,未见1例短肢畸形;
1959年,1例;1960年,3例;1961年,154例
2019/10/6
11
药物致畸必须具பைடு நூலகம்的条件 (伊藤1973年)
1. 所产生的畸形是少见的、奇特的; 2.母体用药时间与胎儿器官畸形的时间相吻合; 3.胎儿畸形与母体所患某些疾病之间的关系可能性极小; 4. 文献有同样资料报道; 5.动物实验证实药物与胎儿畸形有关。
2019/10/6
15
药物作用与胎儿发育阶段的关系
胎儿期(受精后第9~38周)
此期大多数器官分化已基本完成,胎儿生长和发育迅 速,各主要器官功能进一步完善,药物一般不再导致畸 形,但少数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生殖器官因分化尚 未完成,故仍有可能出现形态上的异常。
主要导致生理功能缺陷及发育迟缓、出生低体重或生 后行为发育异常等,并且某些障碍可能直至青春期才 会表现出来。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临床用药
2019/10/6
1
提要
• 妊娠期妇女的用药
母体药动学特点、胎盘转运及代谢、胎儿药 动学
妊娠期合理用药
• 哺乳期妇女的用药
药物经母乳的转运、哺乳期妇女用药
2019/10/6
2
妊娠期妇女的用药
据报道在孕妇中: 医师处方用药—— 82% 自行购药服用—— 65% 至少用过1种以上的药物—— 92% 用过10种以上的药物—— 4%
此期是有害药物并不引起畸形发生,故称为不易感期。
2019/10/6
14
药物作用与胎儿发育阶段的关系
胚胎期(受精后第3~8周) 此期为细胞和组织分化期。三个胚层高度分化形成各
器官原基时。
此期由于胚胎细胞已失去多向性,开始定向发育,因 而不易通过细胞分化的代偿来修复,一旦受到有害药 物的作用,极易发生形态上的异常,导致畸形发生, 故称为致畸高度易感期。
孕妇用药原则
• 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一律不用,包括对不断涌向市场的新药在未
弄清楚其是否有致畸作用前,孕妇不应随便使用,尤其是妊娠前 12周之内更要慎重。
• 必须用药时:应在同类药物中尽可能选择毒性小或不易通过胎盘
的药物,其用药剂量亦应尽可能减少;要使用肯定对胎儿有危害 的药物,则应终止妊娠。
• 单药有效的避免联合用药。
早孕期间避免使用C类、D类药物。
孕妇用药后应当密切观察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有问题时,以 便及时采取措施。
2019/10/6
19
妊娠期常用药物
抗菌药 青霉素类、氨基苷类、四环素、磺胺类 强心苷类和抗心律失常药 大多数是安全的,如地高辛、利多卡因 抗高血压药 普萘洛尔较安全,但哌唑嗪缺乏资料避免应用 抗惊厥药 水合氯醛较安全,硫酸镁应掌握剂量并进行监测 平喘药 氨茶碱属C类,特布他林属B类,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及时停药 降血糖药 胰岛素 止吐药 应选用B类药,如哌嗪类衍生物美可洛嗪、赛克利嗪 维生素A、D、E 不宜过多,防止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