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诊断及治疗进展
MRD检测的方法
PCR、基因重排、荧光原位杂交、流式 细胞仪、免疫组化
三、MDR
多药耐药(multipul drug resistance, MDR)是指接触了一种抗恶性肿瘤药物 后,白血病细胞不但对该药产生耐药性, 而且产生了对多种结构不同、作用机制 各异的其他抗恶性肿瘤药的耐药性。这 是引起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诱导分化和促凋亡治疗
ATRA治疗APL : ATRA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其作用机制是通 过结合到PML-RARα融合基因上,从而去除分 化阻滞,使细胞趋向成熟。 ATRA剂量为30~60mg/d,分3次口服,从诱导 治疗开始直到CR。CR率可高达85~90%。 这是中国医学家为血液学作出的杰出贡献,是 肿瘤治疗史上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PML-RARα融合基因: t(15;17)(q22; q12)易位导致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基 因(RARα)和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 血病基因(PML)发生融合,产生PML-RARα 融合基因。 bcr/abl融合基因: CML异常 Ph染色体t(9; 22)(q34;q11)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
FAB标准(1976年)以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和细 胞化学为基础的 AL分型。将AL分为ALL (L1~3)与ANLL(M0~7)。其诊断符合率 大约60~70%。 MICM分型(morphology 形态学;immunology 免疫学;cytogenetics 细胞遗传学;molecular biology 分子生物学) (1985年)。把AL的分型 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immunology 免疫学
CD2、CD3、CD4、CD8:T细胞标记; CD5与部分B细胞CLL有交叉反应。 CD25主要表达在活化T细胞上。 SmIg、CD19、CD20、CD21、CD22、CD37、CD40、 CD72、CD77:B细胞标记。 CD9:在非T-ALL的诊断上有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 CD10为诊断普通型ALL必不可少的标记。 CD33、CD13、CD14、CD15、CD11是粒-单核细胞的 主要标记。
概 述
一、定义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细胞的恶性 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由于失去进一步分化 成熟的能力,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而呈 肿瘤性增殖。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存在大量 白血病细胞积聚,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白血 病细胞进入外周血液,侵润其他组织与脏器, 因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白血病常见的临床 表现有发热、贫血、出血、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骨痛等。
AL的阶段治疗
诱导缓解阶段:目的是迅速、尽可能地 杀灭白血病细胞,使机体正常造血恢复, 达到完全缓解(CR)。 缓解后阶段:目的是CR后进一步消除体 内用常规方法不能检测的残留白血病细 胞,防止复发,延长缓解期,使病人能 长期存活。
诱导缓解阶段
ALL诱导缓解的常用方案是VDP、 VDLP方案,CR率可达77%以上。 ANLL诱导缓解的常用方案是蒽环类药 联合阿糖胞苷(Ara-C)为主的方案:如 DA、IA、HA、HHA方案等,CR率可达 75~85%。
克服MDR的方法主要有:通过反义寡核 苷酸阻断MDR基因的转录;用 Ribozymes切割MDR基因的mRNA,阻 断其翻译;应用MDR蛋白单克隆抗体进 行免疫治疗;以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钙 调蛋白拮抗剂如异搏定、汉防己甲素、 环孢菌素A等。
治疗进展
一、化疗
化疗仍然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而 且是其他治疗的基础。 从单一用药到联合用药。 从普通剂量到强烈化疗。
二、MRD
微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是指白血病患者经治疗, 按目前所确定的疗效标准取得完全缓解 后体内残留微量白血病细胞的状态。
MRD检测的意义
预测白血病发展趋势,早期预报复发。 指导白血病的缓解后治疗,是个体化疗的依据 之一。 可以指导持续缓解的白血病患者何时停止化疗。 可检测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物中残留的白血病 细胞,帮助选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 机,评价体外净化效果,选择净化手段。 判断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t(8;14)(q24;q32)或(8;22)(q24; q11)见于75~90%具有成熟B细胞表型的L3型 ALL。 t(9;22)(q34;q11)ALL见于2~5%的儿 童是ALL和15~33%的成人ALL。 t(9;22)(q34;q11)是 CML特征性的Ph 染色体。
molecular biology 分子生物学
缓解后阶段
CNSL成为一个较突出的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LL常选用HD-MTX(大剂量甲氨蝶呤),剂 量1.5~3.0g/m2,MTX静脉滴注后24小时用甲 酰四氢叶酸钙解救,后者是MTX总量的15%。 ANLL常用ID/HD- Ara-C,剂量:Ara-C 0.5~ 3.0g/m2, q12h, 3~6d。
MDR1基因:是细胞产生MDR表型的基因基础, 它能产生一种相对分子量为170000的跨膜糖蛋 白(p170或P-gp)。后者是一个能量依赖性药 物转运蛋白,能将有细胞毒作用的亲脂性药物 通过外流泵排出细胞外,以降低细胞毒药物在 细胞内的积聚,导致化疗失败。 MDR1的检测:主要通过检测p170和mRNA来 确定MDR1基因表达的高低。MDR1基因表达 率高的白血病患者治疗后易复发,缓解率低。
cytogenetics 细胞遗传学
t(8;21)(q22;q22)约见于12%的AML,它和M2 型有特别的联系。 t(15;17)(q22;q12)是APL高度特异性的细胞遗 传学标志。 Inv/del(16)约见于8%AML和23%M4型患者。 t(8;16)(p11;p13)主要见于M5b或M4型。 t(6;9)(p11;p13)主要见于M2型,其次为M4型。
二、发病情况
白血病占肿瘤总发病率的5%,占肿瘤性疾病 的第九位。 是35岁以下发病率、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小于10岁者组ALL居多,20~40岁者组AML居 多,大于40岁者组以AML和CML居多。 我国以AL最多,AML多于ALL;CL以CML最 多;CLL较少。
诊断进展
一、分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