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过程与设备》考试试题(A)注意事项:1、适用班级:2、本试卷共1页,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考试方式:闭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扰动气幕2、高铝砖3、真实分解率:4、红河:5、前脸墙: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热工设备就是为材料热制备过程服务的,因此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制备热工过程的特点之一就是:热工设备必须在上满足所制备品热制备工艺过程的要求,于是就有了两种类型的热工设备,一种是 ,一种是连续式。
2、整个水泥熟料烧成系统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是:水泥的与。
3、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由 ,分解炉, ,熟料冷却机, 以及燃料燃烧系统4、回转窑内煤粉的燃烧属于,分解炉内的煤粉燃烧属于。
5、玻璃熔窑有和两大窑型。
6、玻璃池窑熔化部的、等处比玻璃池窑其他部位更易受到玻璃液的高温蚀损,往往因为这些部位的损坏,会大大缩短玻璃池窑的。
7、以物料的为前提,以燃料的为关键,以生料的为目的,以与为己任。
8、热应力包括应力和应力。
9、隧道窑内分为带,带和带10、辊道窑窑体四个关键部位是,,和。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Х,每题1分,共10分)1、回转窑窑头比窑尾的密封程度要求高,因此窑头大多采用迷宫式密封装置,窑尾采用接触式密封装置。
2、回转窑的中心线与篦冷机的中心线必须要有一定的偏移量。
3、玻璃池窑的分隔装置中的窑坎是辅助分隔装置,不能单独使用,需要和其他分隔装置配套使用。
4、窑外分解窑技术在水泥生产技术中占据统治地位。
5、因安全问题,三次风不能被预热,所以,在能完成任务的前提下,三次风比例越小越好。
6、玻璃池窑的热源供给系统主要指小炉口与燃料烧嘴。
7、玻璃退火窑的主要功能是完全消除玻璃制品中的永久应力8、隧道窑个辊道窑一样,将全窑分为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9、辊道窑的辊子一般采用空心结构,因为壁厚越薄,抗弯能力越强。
10、荷重软化点是评价耐火材料高温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为什么悬浮预热器系统内气、固之间的传热效率极高?为什么悬浮预热器系统又要分多级串联的形式?2、窑外分解窑的优点有哪些?请从结构,热工和工艺方面进行说明:3、第四代篦冷机的特点是什么?4、请简述玻璃池窑的分隔装置。
5、为什么玻璃池窑的胸墙要单独支撑?玻璃池窑大暄暄碴的作用是什么?6、玻璃材料选用耐火材料的原则?7、辊道窑对辊子的材质要求有哪些?8、为什么辊道窑能实现快速烧成。
五、综述题(30分)1. 请详述横火焰玻璃池窑的主要结构,功能及耐火材料的选用(可画图说明,字数不少于500字)《热工过程与设备》考试试题(B)注意事项:1、适用班级:2、本试卷共1页,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考试方式:闭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6、黑火头7、泡界线8、真实分解率:9、气幕10、窑坎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0、玻璃池窑投料部分包括,投料口和投料池,。
11、蓄热室玻璃池窑的排烟供气部分包括:,和。
12、砂封装置由窑车两侧的,窑内两侧墙上的,砂子及加砂孔构成。
13、回转窑内煤粉的燃烧属于,分解炉内的煤粉燃烧属于。
14、玻璃熔窑有和两大窑型。
15、玻璃池窑熔化部的、等处比玻璃池窑其他部位更易受到玻璃液的高温蚀损,往往因为这些部位的损坏,会大大缩短玻璃池窑的。
16、以物料的为前提,以燃料的为关键,以生料的为目的,以与为己任。
17、前脸墙结构类型有,变形平碹结构,和。
18、气体分隔装置有完全分隔和部分分隔两大类,最常用的气体分隔装置:矮碹,,,双J型吊碹。
19、传统隧道窑窑顶结构多采用,现代隧道窑多采用。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Х,每题1分,共10分)11、分散排烟便于控制隧道窑预热带内各点的烟气流量,以便调节温度变化与烧成曲线相吻合,同时控制气体的流向,减弱气体分层。
12、辊道窑烧成带不会有明显的冷、热气流分层现象,因此烧成带不需要设置搅动气幕和循环气幕。
13、悬浮预热器就是旋风预热器14、回转窑是高温化学反应设备,热交换设备和燃料燃烧设备,此外还具备输送物料的功能。
15、平板玻璃池窑的玻璃液分隔装置往往采用深层分隔装置。
16、绝大多数日用玻璃制品的退火是采用二次退火法。
17、泡界线的位置和形状是判断横焰窑融化作业正常与否的标志。
18、普通隧道窑的最高烧成范围在1500-1800℃.19、现代隧道窑利用高速调温烧嘴货脉冲烧嘴进行温度调节,这种与预热带温度调节方式被称为正调节方式。
20、荷重软化点是评价耐火材料高温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旋风预热器系统需要若干个换热单元相串联的原因?2、对玻璃池窑投料口的布置有几种?各有何特点?3、对蓄热室结构要求是什么?4、玻璃池窑交换器的作用是什么?对其有何要求?5、各级旋风筒的分离效率是如何匹配的,为什么?6、RSP分解炉由那三个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7、隧道窑为何要设置检修坑道?8、隧道窑预热带的温度控制手段有哪些?五、综述题(30分)1. 请详述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的的主要结构,功能及操作(可画图说明,字数不少于500字)《热工过程与设备》A卷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命题教师:考试班级: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 0分)1. 扰动气幕:以一定量的热气体以较大的流速和一定的角度自窑顶一排小孔喷出,迫使窑内热气体向下运动,产生扰动,使窑内温度均匀。
2. 高铝砖:氧化铝(Al2O3)含量高于48%的硅酸铝质耐火材料制品。
3.真实分解率:生料在预热器内预热和分解的真实数据,不考虑飞灰对所取样品分解率的影响.4 红河:所谓“红河”是指篦冷机内的熟料床上观察到有局部未冷却的红熟料随着篦板的推动一直延续到篦冷机冷端,如同红色河流一样分布在熟料表层上。
5.前脸墙:是指正面投料时,投料口或投料池上部的挡墙,它有两个作用,保证物料畅通送到窑内,遮挡窑内热气体溢出。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热工制度间歇式2. 实际烧成热耗热效率3. 预热器分解炉回转窑4. 于有焰燃烧,辉焰燃烧(无焰燃烧)5. 玻璃池窑玻璃坩埚窑6 池壁(特别是液面线附近)、投料池的拐角寿命7. 高度分散高效与完全燃烧有效分解环境保护社会责任8. 永久应力暂时应力9.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10. 预热带排烟段烧成带冷却带急冷段,冷却带快冷段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Х,每题1分,共10分)1-10 Х√√√Х√Х√√√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答:(1)生料粉粉进入管道后,随即被上升的气流所冲散,使其均匀的悬浮于气流当中。
由于气、固之间的换热面积极大,对流换热系数也较高,因此换热速度极快。
(2)在管道内的悬浮态由于气流速度较大,气固相之间的换热面积极大,所以气固相之间的换热速度极快,气固相在达到动态平衡后,再增加气固相之间的接触面积,其意义已经不大,所以这时只有实现气固相分离进入下一级换热单元,才能起到强化气固之间传热的作用。
2. 答: 1、结构方面:在悬浮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加了一个分解炉,分解炉高效地承担了原来主要在回转窑中的碳酸钙的分解任务,这样可以缩短回转窑,从而减少回转窑的占地面积,减少可动设备数和降低回转窑的成本。
2、热工过程方面:分解窑是预分解窑的第二热源,将传统上燃烧全部加入窑头的作法改为小部分加入窑头,大部分燃料加入分解炉,这样有效改善了整个窑炉的热力分布,有效减轻了窑中的耐火材料的热负荷,减少了高温下产生的氮氧化物,有利于保护环境。
3、工艺过程方面:将熟料烧成过程中热耗最大的部分转移到分解炉中,由于燃料和生料高度分散,所以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快速的传给生料,于是,燃烧,换热和碳酸钙的分解都的到了优化,水泥工艺的烧成更加完善,熟料的产量、回转窑的单位容量、单机产量都得到了提高,热耗也因此有所降低。
3、答:第四代篦冷机是可控制流固定篦床式,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熟料的冷却与输送分别用相互独立的两套机构,固定篦床使可动部件数大大减少,分区可控制流,不用高阻力篦板。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篦床不在担任输送熟料任务,该任务由新设置的机构来完成。
地热篦冷机仍然有可动部件,但只限于熟料输送机构。
第二,尽管篦冷机有可动部分,但是仅限于输送机构,可动部件数目大为降低,为长期安全稳定提供良好条件。
第三,由于是固定篦床,省掉了篦下复杂结构,使得篦冷机高度降低。
第四,由于是固定篦床,供气系统与冷却风调节都变的简单,漏风量降低,结构简化。
4. 答:玻璃池窑的分隔装置包括玻璃液分隔装置(为了选取质量较好的玻璃液去成型)和气体空间分隔装置(为了保持冷却部的作业制度)。
其中玻璃液分隔设备有两种:浅层分隔和深层分隔。
平板玻璃池窑浅层分隔装置包括卡脖、冷却水管、和窑砍,其中卡脖和冷却水管是主要的,窑砍是一种放在窑池深层的挡墙,是辅助分隔装置,不能单独使用,要和其他分隔装置配套使用。
气体空间分隔装置常在玻璃池窑的融化部和冷却部之间设置,有完全分隔和部分分隔两大类,平板玻璃池窑只用部分分隔装置,常见的气体空间分隔装置有矮碹、吊矮碹、U型吊碹、双J型吊碹。
5. 答:1.由于各部位耐火材料的损坏情况不同,所以其热修的时间有所差异。
为了便于分别进行热修,尽量减少胸墙和池壁的承重负荷,延长其使用寿命,所以将大暄,胸墙分别支撑;2.胸墙的重力通过挂钩砖及其托板和巴掌铁传到立柱上,由立柱再传到池底的次梁和主梁上。
这样大谴、胸培和窑池分成三个独立的支撑体系,最后都将负荷传递到窑底的窑柱上。
大谴的推力通过喳喳作用于立柱上。
6. 答: 根据窑炉的种类以及窑炉各部分的工作特点来合理选用耐火材料。
力求做到“合理搭配、与窑龄同步”根据玻璃成分选用相应的耐火材料。
根据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来选用合适的耐火材料。
尽可能选用成批生产的耐火材料。
要避免不同耐火材料之间的接触反应。
7. 答: (1)要有均匀且较小的膨胀系数; (2)要有较高的高温荷重强度与较小的高温蠕变性;(3)要有较高的硬度。
(4)要有良好的耐热震性 (5)外形尺寸要准确。
8. 答:其一,制品所允许的最短总烧成时间能够大大缩短(可能性):因为辊道窑烧成过程中,单片坯釉件受到双面加热或冷却,传热的厚度小,表面与中心的温差不大,因而由温差导致的热应力也不大,座椅允许快烧。
其二:辊道窑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能力很强(可实现性):辊道窑具有很强的传热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单片制品无需垫板,因而受到双面加热或者双面冷却,而且辊道窑内的空间气体厚度较大,所以烟气的辐射率较大;冷却带冷风垂直吹向制品,所以冷却的对流换热系数较大。
五、综述题(30分)略《热工过程与设备》B卷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命题教师:考试班级: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 0分)1. 黑火头:从煤粉喷入窑内后到实现着火燃烧为止,所经历的一段轨迹被称为黑火头2. 泡界线:未熔化好的、有许多泡沫的不透明的玻璃液与熔化好的、透明的玻璃液之间的分界线,泡界线之前为熔化带,泡界线之后为澄清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