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医学课件)第11章分类变量统计描述

(预防医学课件)第11章分类变量统计描述


某地某年肿瘤死亡资料
死亡总数 其中肿瘤死亡数
138
4
63
12
172
42
342
32
715
90
肿瘤死亡/总死亡 (%)
2.9 19.0 24.4 9.4 12.6
下述说法中哪些是对的? (1) 40、50岁的人最容易死于肿瘤; (2) 40、50岁的人最容易死于肿瘤,60岁以上次之; (3) 40、50岁的人最容易死于肿,20~40岁之间次之; (4) 因肿瘤而死亡者40、50岁的最多。
事物内部某一部分构成比发生 变化,其它部分的构成比也相 应地发生变化

湖北医药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各种疟疾构成情况
1955
1956
类别 发病人数 % 发病人数 %
恶性疟
68
70
21
42
间日疟
12
12
12
24
三日疟
17
18
17
34
合计
97 100
50 100
相对比(relative ratio)
概念
第十一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统统计计分分析析
统计描述
统计推断
湖北医药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湖北医药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湖北医药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第一节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 常用相对数 •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 率的标准化法
湖北医药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 某医师分析1998年甲乙两地高血压患病 情况,甲地患病450人,乙地患病720 人。问甲乙两地患病情况何者为重?
表11-3 某市甲、乙两社区2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甲社区
乙社区
年龄
(岁) 人数
年龄构 成
患者 数
患病率 (%)
人数
年龄构 成
患 者 数
20~ 663 0.1981 72 10.86 876 0.2810 103
35~ 852 0.2546 183 21.48 813 0.2608 186
50~ 813 0.2430 282 34.69 771 0.2474 285
65~ 1018 0.3043 544 53.44 657 0.2108 368
合计 3346 1 1081 32.31 3117 1 942
患病率 (%)
11.76 22.88 36.96 56.01 30.22
(二)标准化率的计算
标准化率(standardized rate)亦称调整率 (adjusted rate)。
计算
率= 实际发生某现象数的观 K察 可 能 发 生 某 现 象单的位观总察数
构成比(proportion, constituent ratio)
概念
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 的比重或分配,常用百分数表示, 故又称为百分比(percentage)。
计算
构成比 事物内部某一 的组 观成 察部 单 10 分 位0数 % 事物内部各组 观成 察部 单分 位的 总数
• 要比较两地的患病严重程度,需要考虑 两地的人口数。现甲地为8000人,乙地 9100人,则:
甲地患病率 450 10% 0 5.6% 3 8000
乙地患病率 72010% 0 7.9% 1 9100
湖北医药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一、常用相对数
相对数

构成比
相对比
动态数列
率(rate)
概念
又称为频率指标,说明某现象 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表11-1 2011年某地中小学生HBsAg检出率及构成比
学生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合计
检查 人数 660 1115 1563 3338
阳性人数
检查率(%)
阳性构成比 (%)
6
0.91
5.41
49
4.39
44.14
56
3.58
50.45
111
3.33
100
构成比的特点
特点
构成比之总和(合计)一定是100% 或1.00
计算标化率的数据符号
年龄组
被标化组
标化组
人数 患病人数 患病率 人数 构成比 患病人数 患病率
1
n1
r1
2 n2
r2
……

p1
N1 N1/N
R1
P1
p2
N2 N2/N
பைடு நூலகம்R2
P2

……


I
ni
ri
……

pi
Ni Ni/N
Ri
Pi

……


K nk
rk
合计 n
r
pk
Nk Nk/N
Rk
Pk
p
N 100.0
湖北医药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三、率的标准化法
(一)意义与思想
目的:消除内部构成不同造成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 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内部构成不同的各组频率进行调整和对比
的方法。
比较两组人群的死亡率、出生率、患病率等,要 考虑人群的性别、年龄构成是否相同;比较两组 病人的治愈率,要考虑病人的病情轻重、病程、 年龄、免疫状态等因素的构成是否相同。
R
P
(二)标准化率的计算
根据现有资料条件选用公式
直接法: 已知标准组年龄别人口数时,p’=∑(Nipi)/N
已知标准组年龄别人口构成比时 p’=∑(Ni/N)pi
间接法: p' P r ni Pi
选定标准
按公式计算标准化率
表7-3 某地居民年龄别肿瘤患病情况统计
年龄组(岁) 人口数 肿瘤病人数 构成比(%) 患病率(1/10万)
<30
633000
19
1.3
3.0
30- 570000 171
11.4
30.0
40- 374000 486
32.6
29.9
50- 143000 574
38.5
401.4
60-
30250 242
性别比 1.15 1.16 1.14
WARNING 二、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1.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能太小。 2.资料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3.正确计算合计(平均)率 4.相互比较时注意可比性 5.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进行假设检验
年龄
0~ 20~ 40~ 60~ 合计
人口数
82920 46639 28161 9370 167090
16.2
800.0
总计 1750250 1492
100.0
85.2
4. 资料的对比应注意其可比性
通常应注意下述三点: (1)观察对象同质、研究方法相同、观察时间相等, 以及地区、周围环境、民族等客观条件一致。 (2)观察对象结构是否相同,若两组资料的年龄、 性别构成不同可以分组或进行标准化后再作比较。 (3)同一地区不同时期资料的比较,应注意客观条 件有无变化。
指两个有关的指标之比,说明 两者的对比水平,常用倍数或 百分数来表示
计算
相 对 比 甲= 指(标 或 1 0 0 % ) 乙指标
表11-2 某地2003~2005年新生儿性别比
年份 2003 2004 2005
新生儿 90919 109671 125513
男性 48636 58908 66814
女性 42283 50763 5869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