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专项练习之生物多样性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都罕见,堪称世界“基因宝库”。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25%的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造成云南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①大规模的商业利益造成生物物种濒危②地壳运动,气候变迁③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形成威胁④可再生资源有限,资源的后备存储量不足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存以后的发展机会和竞争实力,为此我们应该①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入山②停止一切商业活动,加大执法力度③建设自然保护区,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形式④开展生态旅游A.①③B.②④C.②④D.③④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
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所致。
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3.是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A.气候变化B.植物变化C.水的变化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4.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A.生物灭绝与环境变迁无关B.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崖柏属于国家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我国重庆、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生长在海拔1400 m左右的岩石浅薄土层中。
由于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并经历崖风之强力吹刮,其形成了奇特、飘逸、灵动的造型,并有着醇厚的柏木香味。
崖柏因而受到收藏界的热炒,遭到疯狂采伐,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导致崖柏成为国家濒危物种的根本原因是A.人的猎奇心理B.生存环境恶劣C.数量比较稀少D.全球气候变暖6.崖柏遭到疯狂采伐,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包括A.水土流失加剧B.土地荒漠化C.臭氧层的破坏D.生物多样性减少7.若不加以保护,则崖柏将有灭绝的危险,这体现了环境问题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发生的不可避免性D.规模的全球性科隆群岛又称加拉帕戈斯群岛,隶属厄瓜多尔,东西距离约300千米,南北距离约200千米,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千米。
群岛奇花异草荟萃,珍禽异兽云集,被称为”生物进化活博物馆”。
群岛虽位于赤道附近,但气候凉爽干燥。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8.科隆群岛被称为”生物进化活博物馆”的主要原因是①群岛远离南美大陆,受其他生物干扰少②位于赤道附近,水热丰富③有洋流将生活在高纬度海域的海洋生物顺洋流到达该群岛海域附近④山地多,垂直差异显著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鱼道是使洄游鱼类能通过水利设施的通道,多用混凝土构筑,近年来出现的生态鱼道是对传统鱼道的改造。
多瑙河某河段的生态鱼道位于河床坡度较大的浅水段,由近1700块巨石沿着河水落差方向排列,每一块巨石都重达1.6吨以上,边长至少1.5米。
图为降雪后该巨石鱼道的局部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与混凝土鱼道相比,巨石斜坡生态鱼道更有利于A.鱼类快速通过B.生物的种类多样C.鱼道水流稳定D.鱼类的产卵繁殖长江刀鱼被誉为“长江第一鲜”,因为味美总被很多吃货惦记。
从2015年3月1日开始,一年一度的江刀捕捞季开始了。
从捕捞情况看,2两、3两规格的刀鱼较多,每斤售价2000—2800元。
由于长江刀鱼越来越少,价格一直是居高不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B.刀鱼生长周期长,目前处于幼鱼阶段C.长江含沙量增加,不利于刀鱼生长D.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11.下列有利于改善长江刀鱼现状的合理措施有( )A.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B.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C.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D.增加氮磷饵料投放量,使刀鱼生长加速12.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人类破坏后,产生的后果有()A.农业和森林病虫害剧增B.物种增加C.冬季平均气温升高D.雾日增加13.某些不法分子在青藏高原上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B.水土流失加剧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D.生物多样性减少14.北极熊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北极熊体内积累的多氯联苯等物质使其免疫力、繁育能力下降,北极熊的数量明显减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①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恶化②海水变得越来越咸,导致其饮用水源缺乏③有毒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其健康④极地考察人员使用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危害其生存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原因15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共达30%左右B.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20%左右C.哺乳动物不会灭绝D.以上说法都正确16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B.北美候鸽的灭绝只是一种偶然现象C.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D.以上说法都正确17该图主要说明了()A.鸟类灭绝只和栖息地的丧失有关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D.以上说法都正确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黑冠长臂猿是动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主要实验动物,它仅见于海南岛和西双版纳。
因人类的捕杀,海南岛现存仅30多只,主要生活在坝王岭林区。
材料二:根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的数据,目前全世界濒危动物已经达到10 954种,其中动物达5 423种,植物达5 531种。
以动物为例,全世界现存鱼类的1/3、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的1/4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此外,与1996年的统计数据相比,全世界生存受到威胁的鸟类已经从2 059种上升到2 133种,哺乳类动物从1 978种上升到2 133种,爬行类动物从407种上升到454种。
(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态问题是什么?(2)以海南黑冠长臂猿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该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和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大陆相连,在大约600万年前,索科特拉岛与大陆分离。
索科特拉岛内北岸平原狭窄,南岸平原较宽。
哈吉尔山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几乎横跨全岛。
索科特拉龙血树是索科特拉岛独有的植物(如图b所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但近些年由于山羊的不断繁殖,大量啃食龙血树幼苗,龙血树面临灭绝的危险。
说明索科特拉龙血树面临灭绝的原因。
20.长江江豚俗称“江猪”,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
自20世纪80年以来,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
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有2700多头,但到了2018年7月,仅剩约1012头,并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减少。
有专家指出,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估计再过10-15年,长江江豚就将灭绝。
简述江豚数量迅速减少的人为原因,并提出保护江豚的具体措施。
21.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人,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深层可达33.5‰,冬季完全冰封。
每年5月至9月,这里是世界最佳的赏鲸地之一。
下图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
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世界上许多种鲸数量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分析其原因。
22.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
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23.清道夫鱼属于骨甲鲇科,又叫吸盘鱼、垃圾鱼、琵琶鱼,几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
它们经常吸附在水草上,舔食青苔。
由于是外来物种,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天敌,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会威胁本地鱼类的生存,破坏生态链。
指出清道夫鱼能够在我国江河中大量繁殖的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危害。
24.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洄游到长江,历经3000 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
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 厘米左右,又携带它们旅居外海。
中华鲟为底栖鱼类,属于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虾蟹、鱼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为食。
由于沿岸过度的经济活动,导致近20 年来长江野生中华鲟数量急剧减少,目前总量不到百条,专家估计,人类若不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野生中华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绝迹。
请分析导致野生中华鲟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水坝,曾被视为现代工程的壮举,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标志,如今,它们正在被拆除。
截至2016年,美国境内拆除了超过1300座水坝,使辖区内的河流和渔场获得了重生。
其中大部分是小型或无法进行水力发电的水坝。
这些拆除项目折射出了美国人对待河流态度的巨大转变,河流不再只是水力发电、农业灌溉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工具。
材料二2017年9月,因清江(长江支流)梯级水电站泄洪,近万吨非本地种群的养殖杂交鲟鱼逃逸。
这些鲟鱼适应自然的能力强,食量大,生长速度快,且已经扩散到长江中下游干流中,可能对长江水生生物和生态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此外,一旦这些鲟鱼形成种群,就会跟长江土著鱼群抢食物、抢地盘,挤占中华鲟等土著鱼群在生态环境中的位置,甚至取而代之。
(1)分析美国拆除这些水坝的原因。
(2)分析从养殖场逃逸的鲟鱼可能对长江水生生物和生态造成灾难性影响的原因。
(3)为了防止逃逸鲟鱼可能带来的生态灾难,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云南西部的德宏州(位置见下图),物种资源丰富度、古老度和独特性属全国罕见,在这个面积只有1.15万平方千米的区域内已发现高等植物6033种(占全国总数的22.3%),39个特有种;记录有脊椎动物725种(占全国总数的11.51%),29个特有种。
德宏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决定了生物多样性的脆弱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孟加拉虎、亚洲象、云南野牛等物种濒危、灭绝或迁入缅甸的现象多发。
与物种流动方向相反,德宏州入境籍人员不断增加。
2006年德宏州的外籍流动人ロ不到5千人,但到2015年常住和临时居留的緬籍人员就达到近6万人。
(1)分析德宏州物种丰富、古老且独特的原因。
(2)推测德宏州生物多样性脆弱且出现部分物种灭绝或濒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