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与应用青贮饲料有三种类型:其一是由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调制的青贮饲料,或在新鲜的植物性饲料中加入各种辅料(如小麦麸、尿素、糖蜜)或防腐剂、防霉剂调制成的青贮饲料,一般含水量在65%~75%;其二是含水量45%~55%的半干青绿植株调制成的青绿饲料;其三是以新鲜高水分玉米籽实或麦类籽实为主要原料的谷物湿贮,其水分含量在28%~35%范围内,湿贮后可防止霉变,保持营养质量。
1、青贮原理青贮就是利用青绿饲料中存在的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对饲料进行发酵,使饲料中的部分糖源转变为乳酸,使青贮料的pH值降到4.2以下,以抑制其它好氧微生物如霉菌、腐败菌等的繁殖生长,从而达到长期贮存青饲料的目的。
青贮发酵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和生物化学的变化过程。
青贮料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满足乳酸菌生长繁殖的三个条件:无氧环境、原料中足够的糖分,再加上适宜的含水量,三者缺一不可。
为保证无氧环境,青料收割后,应尽可能在短时期内切短、装窖、压实、封严,这是保持低温和创造厌氧的先决条件[1]。
切短是便于压实,压实是为了排除空气,密封是隔绝空气。
否则,如有空气就会使植物细胞继续持续呼吸,窖温升高,不仅有利于杂菌繁殖,也引起营养物质大量损失。
为保证乳酸菌的大量繁殖,必需有适当的含糖量。
2、青贮的种类与特点2.1种类2.1.1一般青贮也称普通青贮,即对常规青饲料(如青刈玉米),按照一般的青贮原理和步骤使之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乳酸菌发酵而制作的青贮。
2.1.2半干青贮也称低水分青贮,具有干草和青贮料两者的优点,是近20年来在国外盛行的方法。
它将青贮原料风干到含水量40%~55%时,植物细胞渗透压达到5500~6000千帕。
这样便于使某些腐败菌、酪酸菌LK至乳酸菌的生命活动接近于生理干燥状态,因受水分限制而被抑制。
这样,不但使青贮品质提高,而且还克服了高水分青贮由于排汁所造成的营养损失。
一般青贮法中认为不易青贮的原料(如豆科牧草)也都可以采用半干青贮法青贮。
2.1.3特种青贮指除上述方法以外的所有其他青贮。
青贮原料因植物种类、生长阶段和化学成分不同,青贮程度亦有不同。
对特殊青贮植物如采取普通青贮法,一般不易成功,需进行一定处理,或添加某些添加物(添加剂青贮),才能制成优良青贮饲料,故称之为特种青贮。
2.2特点2.2.1青贮饲料营养损失较少青饲料适时青贮,其营养成分一般损失10%左右。
而自然风干过程中,由于植物细胞并未立即死亡,仍在继续呼吸,就需消耗和分解营养物质,当达到风干状态时,营养损失约30%左右。
如在风干过程中,遇到雨雪淋洗或发霉变质,则损失更大。
青贮对维生素的保存更为有利,如甘薯中每千克青贮饲料有胡萝卜素94.7mg,而自然风干后仅为2.5mg。
其他营养成分,也有类似趋势。
2.2.2青贮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青饲料经过乳酸发酵后,质地柔软,具有酸甜清香味,牲畜都很喜食。
有些植物如菊芋、向日葵茎叶和一些蒿属植物风干后,具有某种特殊气味,而经青贮发酵后,异味消失,适口性增强。
青贮饲料饲喂家畜,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率也有提高。
2.2.3青贮饲料单位容积内贮量大[10]1m³青贮饲料的重量为450~700kg,其中干物质150kg。
而1m³干草仅为70kg,约含干物质60kg。
1t苜蓿青贮的体积为1.25m³而1t苜蓿干草的体积为13.3~13.5m³。
2.2.4青贮饲料可以长期保存不受气候和外在环境的影响青贮饲料不仅可以常年利用,保存条件好的可达20年以上,可以以丰补歉。
同时不受风、霜、雨、雪及水、火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而干草即使在库房内堆放,也会受鼠虫或霉变的危害。
2.2.5牲畜饲喂青贮饲料,毛光亮,可减少消化系统和寄生虫病的发生青贮饲料由于营养丰富,乳酸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可以提高其他饲料的消化率。
实践证明,饲喂青贮饲料的牲畜,消化道疾病较少。
饲料经发酵后,寄生虫及其虫卵被杀死,故可减少内寄生虫病的发生。
一些杂草种子也因发酵而失去发芽能力,可减少牲畜粪便传播杂草的机会。
青贮饲料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和作用,所以许多畜牧业发达国家,不仅冬春寒冷地区大量制作青贮饲料(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就是一些气候温暖的国家,如日本、英国、荷兰等,也广泛利用青贮饲料,甚至常年喂用。
他们认为,利用青贮饲料机械化程度高,饲料成本低于青割饲料,饲料供应稳定,牲畜营养平衡,可以持续、稳定高产。
青贮的缺点是建筑青贮窖一次性投资大,需要管理技术高,饲料维生素D含量低。
3、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3.1青贮场地的选择不论哪种建筑形式的青贮设施,都应选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的地方,以免雨季被水淹没或被污水污染。
距厩舍要近,以免浪费人力、物力。
土质要求紧密,以防下沉,对土窖尤为重要。
距池塘、粪池、厕所等要远,以保证青贮质量。
3.2修建青贮窖青贮窖样式很多,有圆、方、长方、马蹄等形状,根据地下水位高低,分别建成地下窖、半地下窖和地上窖。
容量大小随牲畜的数量而定,最好建成砖石水泥结构的永久窖。
临时的平地青贮容易使四周的青贮饲料霉烂,营养也容易损失。
青贮窖的形状:青贮量少可建成圆形;青贮量大可建成长方形。
根据原料多少计算窖的体积,一般1m³可青贮500kg。
[2]3.3青贮饲料的制作要点当使用旧窖时,要将窖底和四周清理干净。
同时组织好人员、运输工具及切割机械等。
应避开下雨天气,使青贮制作过程不中断,一次完成。
玉米在乳熟期或在完熟期提前15d后收割。
首先将青贮原料用青饲切割机切成3~125px长,然后装窖。
装窖前可在窖底铺1层10~375px的碎蒿秆、软草或秕糠,以防止底部潮湿并可吸收由上部压下来的汁液。
原料随切随装窖,装一层压紧一层。
小窖可由人踩实。
大窖可用链轨拖拉机压实。
青贮窖的边缘部分更要注意压紧。
压紧的目的是排除空气,压得实不实是制做青贮的关键。
当窖边原料与窖口相平,窖的中间高出60~2500px时可以封窖。
封窖前先将青贮原料上盖30~1250px厚草,将整个窖顶封好压实。
封窖后要经常观察,当原料下沉,窖顶和边缘出现裂缝时要及时用湿土填实。
待下沉稳定后,再在顶上加1层湿土压紧。
青贮窖周围必须挖好排水沟,以免雨水渗入。
3.3.1选取原料青绿饲料、野草、野菜、作物秸秆、树叶等均可青贮。
鲜草含糖量高于3%,较易青贮,豆科牧草含糖量低于3%,难于青贮,青贮时可将两类饲草混合青贮,配比为2:1或1:1。
[3]3.3.2适时刈割在适当的时候对青贮原料进行刈割,可以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养分含量。
通常豆科牧草为孕蕾后期至开花初期刈割;禾本科牧草为孕穗期到开花期之间刈割。
玉米秸青贮,以留1/2的绿色叶片最佳。
红薯蔓要避免霜打或晒成半干状态,以含水率70%为宜。
3.3.3控制原料水分含量一般青贮饲料适宜的含水量为65%~75%。
以豆科牧草作为原料时,其含水量以65%~70%为宜。
如果含水量过高,则糖分被过分稀释,不适宜乳酸菌的繁殖;含水量过低时,则青贮物不宜被压缩,残留空气太多,霉菌和其他杂菌滋生蔓延,产生更高的热度,会使饲料变褐,降低蛋白质的消化性,导致青贮原料腐败变质,甚至有发生火灾的可能。
一般来说,将青贮的原料切碎后,握在手中,手中感到湿润,但不滴水,这个时机较为相宜。
如果水分偏高,收割后可晾晒一天再贮。
青贮原料如果含水率不足,可以添加清水。
加水数量要根据原料的实际含水多少,计算应加水的数量。
加水数量计算公式为:以100kg原料与加水量之和为分母,原料中的实际含水量与加水量之和为分子,相除所得商,即为调整后的含水量。
[4]3.3.4清理青贮设备青贮原料入窖前,要清洁青贮设备。
在使用之前应将原有的青贮窖、壕、塔中及墙壁上附着的脏土铲除,拍打平滑,晾干后再用。
装填青贮原料要快捷迅速,避免空气分解而导致腐败变质。
青贮窖、壕的窖底须铺一层10~375px厚的切断的秸秆软草,以便吸收青贮汁液。
窖壁四周要衬一层塑料薄膜,以加强密封性能和防止漏渗水。
[5]3.3.5适度切碎青贮原料青贮原料切碎,便于压实,能增加饲料密度,提高青贮窖的利用率。
切碎有利于除掉原料间隙中的空气,使植物细胞渗出汁液湿润饲料表面,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和青贮饲料品质的提高,同时还便于取用和家畜采食。
带果穗全株青贮,切碎过程中可将籽粒打碎,以提高饲料利用率。
切碎的程度可根据原料的粗细、硬度、含水量、家畜种类和铡切的工具等决定。
茎秆比较粗硬的应切短些,便于装窖踩实和牲畜采食。
茎秆柔软的可稍长一些。
例如玉米、甜高粱、向日葵等,切碎长度以1~50px为宜,可以把结节崩开,提高利用率。
大麦、燕麦、牧草等茎秆柔软,切碎长度为3~100px。
青贮原料切短与否,可影响青贮的pH、乳酸含量及干物质的消化率。
对牛、羊等反刍动物,将牧草切成0.5~50px为宜。
切碎工具有青贮联合收割机、青贮料切碎机和滚筒铡碎机等。
[6]高水分原料短切,pH低,乳酸含量高,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少,干物质消化率高。
原料含水量60%~70%时切短与否,差异不太显著。
3.3.6青贮原料的填装与压实切短的原料应立即装填入窖,以防止水分损失。
如果是土窖,窖的四周应铺垫塑料薄膜,以避免饲料接触泥土被污染和饲料中的水分被土壤吸收而发霉。
砖、石、水泥结构的永久窖则不需铺垫塑料薄膜,窖底可用砖平铺而不要水泥刮面。
原料入窖时应有专人将原料摊平。
如遇有风天气,往往茎叶分离,应及时把茎叶充分混合。
装填的原料,含水率要达到65%~70%,水分不足时,要及时添加清水,并与原料搅拌均匀。
水分过多时,要添加一些干饲料(如秸秆粉、糠麸、草粉等),把含水率调整到标准水分。
[7]在装填原料的同时,进行踩压和机械压实。
中小型窖需要人工踩实,原料踩得越实,窖内残留空气越少,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生长,抑制和杀死有害微生物,对提高青贮饲料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型青贮壕或地面上的青贮堆,要用履带式拖拉机反复压实。
无论机械或人工压实,都要特别注意四周及四个角落处机械压不到的地方,用人工踩实。
青贮原料装填过程应尽量缩短时间,小型窖应在1d内完成,中型窖2~3d,大型窖3~4d。
[8]3.3.7青贮的密封和覆盖青贮设备中的原料装满压实以后,使原料高出窖口40~1250px,长方形窖形成鱼脊背式,圆形窖呈馒头状,然后进行密封和覆盖。
密封和覆盖的方法:可先盖一层细软的青草,草上再盖一层塑料薄膜,并用泥土压靠在青贮窖或青贮壕壁处,然后用适当的盖子将其盖严;也可在青贮料上盖一层塑料沫,然后盖上30~1250px的湿土;如果不用塑料薄膜,需要在压实的原料上盖上约3~125px 厚的软青草,再在上面覆盖一层35~1125px厚的湿土并很好的踏实。
窖四周要把多余泥土清理好,挖好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窖内。
封窖后应每天检查盖土下沉的情况并将下沉时盖顶上所形成的裂缝和孔隙用泥抹好,以保证高度密封,在青贮窖无棚的情况下,窖顶的泥土必须高出青贮窖的边缘,并呈圆形顶,以免雨水流入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