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危机事件中的危机管理
——康菲石油公司在我国的溢油事件之案例分析危机管理,是指为了应对突发的危机事件,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
危机公关,是指对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因为任何一类的危机处理,实际上都是一种公共关系的处理,都必须做好与这一件相关公众的协调沟通,以求得谅解和支持。
康菲石油公司发生溢油事故,渤海溢油的真相至今扑朔迷离。
国家海洋局公布的信息有限,康菲中国躲躲闪闪,业内专家只能推测和猜测。
公众无从知道作业方康菲中国究竟有哪些不当操作。
康菲中国的说法很“巧妙”,再三强调“天然地质断层”,但并未直言事件系“天灾”。
但多位业内人士则质疑,地震带郯庐断裂带从蓬莱19-3油田下经过,油田所在海底存在天然地质断层,这些都是油田开发前的天然地质条件,康菲中国在注水前就应该知道,并且采取必要措施。
而对于C平台事故,康菲中国更加闪烁其词。
8月24日的记者会上,不但没有给出事故示意图,司徒瑞的解释也只有寥寥数语。
可见,在面对突发事件中,康菲公司根本没有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无法给公众一个交代。
康菲石油公司在溢油事故发生之后虽然公开道歉,但依然强调溢油事件未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
这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一些民间机构的调查却并不相符。
面对这样的事故康菲公司否认污染海产品、未提及彻底封堵时间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不满,可以说这次危机事件中的危机处理是很不成功的,当事方没有做好与相关公众的协调与沟通,并没有求得谅解和支持。
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充斥着《渤海溢油康菲推责大戏》《噩梦开始的地方—还原溢油事故康菲公司"三宗罪"》《康菲公司首次就溢油事故道歉只字未提清污不力》,其中一篇文章《康菲凭啥这么“牛”?》中,更是指出康菲之“牛”:拖拉傲慢,隐患仍未彻底排除、违规作
业,康菲中国难逃其咎、维护权益,生态索赔势在必行等等犀利之词。
当突发的一个媒体采访时,竟然冒出一个“就是骗你的”回应,媒体都说康菲太牛,似乎是后台太硬挑战媒体与公众,其实在我看来,回答问题的那个人根本没有纳入危机管理系统,记者采访了一个没有防备的知情人。
可见。
康菲更本就没有建立起一个危机管理系统,没有应对突发公关危机的能力,反而态度傲慢不以为然,最后只能是从之前的"从容表现",到后来的疲惫应战了。
面对这样的危机事件和令人不满意的危机公关表现,我们是有一些启发与教训的。
作为一个企业,要重视全面的危机管理,危机公关仅仅是危机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且危机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就康菲现在暴露的情况看而言,危机管理基本意识缺失,执行更是一塌糊涂,这样的企业出事只是早晚的问题。
危机出现了,需要危机公关,而面对重大危机,一定是一个危机公关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政府细分、媒体细分、内部补牢……只有这个系统协调应对才会有好的效果。
康菲一方面否认推卸责任,另一方面却又决心应对与控制,结果却是执行不力,没有妥善解决好溢油事件造成的不好影响。
以至于民间索赔的启动,康菲成为被告。
可见,康菲公司在发生了如此关乎公共利益的危机事故中,不应该是以为的推卸责任或是只是强调会清理,而应积极地与媒体和受害者沟通,真诚的道歉并实事求是开诚布公的向公众公开事故的真实情况,让整个事件明朗化,并迅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这样相关的赔偿或责任也会更加明确,在承担自己应有责任之后,也会取得公众的信任、谅解与支持。
其实,康菲公司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会如何做好危机公关,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做一个有公德心、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本着这样的一个宗旨,才能切实的建立起危机管理的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处理这样类似的事故,才能不被危机打垮,才能在危机中发而求得发展。
浅析危机事件中的危机管理
——康菲石油公司在我国的溢油事件之案例分析
姓名:白瑞瑞
学号:2008012002
专业: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