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吃小鱼,油污最可惧就在您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渤海湾还在漏油。
8月22日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承认,在蓬莱19-3油田C平台北侧15米范围内发现10处海底油污渗漏点。
这起在今年6月发生,瞒报半个多月才进入公众视野,直到现在还未平息的漏油事故吸引了太多关注,而因为这起严重漏油而声名狼藉的康菲公司还在“不紧不慢”地弥补着这个“大篓子”。
从渤海渗油的断层里“喷涌”出来的许多问题着实发人深省……康菲首次就漏油事故表示道歉8月19日,一直被外界指责消极应对漏油事故的康菲石油公司发布声明,首次就持续两月之久的渤海湾漏油事故表示道歉。
但康菲公司并未在声明中提到赔偿事宜。
康菲石油中国公司在声明中表示,今年6月开始发生的两起渤海湾溢油事故中,约115立方米(约700桶)的原油渗漏到海面,以及约400立方米(约2500桶)的矿物油油基泥浆渗漏并沉积到海床。
声明中称,目前导致渗油的断层已自然闭合。
此外,康菲正在计划向断层的多个点灌注水泥浆以确保断层被封堵。
残存在断层内的油气混合物可能偶尔会有微量冒出,但将会被集油罩收集,应将不会再有油藏液体渗到地面。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表示,截止8月19日,85%以上海底矿物油油基泥浆已被清理,康菲将在8月底完成所有剩余矿物油油基泥浆的清理。
司徒瑞称,渤海湾海面上已经没有因此次事件造成的原油原油或已被回收、自然挥发、或已经由海水、风、海流等自然作用而降解。
康菲中国目前尚未发现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的案例,但将继续与中国政府部门配合,并与国际专家合作,来确认此次事故是否对海洋生物或渔业造成了任何影响。
康菲石油在声明中称“对此真诚地表示歉意,并将承担其责任”,并计划向国家海洋局提交一份计划,对事件的处理措施和未来计划作出汇报。
此外,还将向公众通报工作进展状况。
据悉,这是康菲石油自漏油事故发生以来首次公开道歉。
同时在此声明中,康菲并未提到任何相关赔偿事宜。
(中国新闻网,记者王槊)康菲公司,你为什么这么牛?8月31日是康菲石油完成封堵溢油源并清理油污的最后期限。
然而,这已经不可能。
该公司21日承认,在蓬莱19-3油田C平台北侧发现9处海底油污渗漏点。
由于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此次溢油总量已经增加至2500桶。
面对康菲石油的懈怠敷衍,上周五,国家海洋局牵头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安监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彻查事故缘由,对其影响和损失进行评估。
联合调查组成立伊始即明确要求,康菲石油必须尽快偿还“旧债”并保证不出现新的损害。
在溢油尚未阻断之际,公众关心的赔偿问题也难有定论。
此前,有传言称,国家海洋局拟就渤海湾漏油事故向中海油与康菲石油发起上亿元索赔。
该局旋即予以否认。
不过,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公告,向全社会公开选聘法律服务团队,为生态索赔诉讼作准备。
康菲石油何以能如此轻慢?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康菲公司将责任推诿于自然条件,借口由于地层自然裂缝溢出原油,不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封堵。
另外,该公司熟知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知道溢油处置措施不力和瞒报事故并不会遭受像欧美国家那样严重的处罚,对其经济利益影响有限。
事态不断恶化蓬莱19-3油田,位于山东半岛北部的渤海中,距山东省龙口市仅48海里,属于特大型整装油田。
该油田由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康菲中国石油合作开发,作业方为康菲中国,是国内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气田。
6月,该油田B、C平台分别发生溢油事故。
至今难见了局。
对于实情,康菲石油颇多伪饰。
起初,面对执法单位的问询,该公司先是宣称不掌握具体情况,后又以传真形式承认,蓬莱19-34油田C平台C20井在钻井作业中发生小型井涌事故。
不过,事故已经得到了控制。
一个月之后,该公司又表示,溢油点之一B平台附近偶尔有微量油花断续渗出,渗出量每日不超过几公升,因此偶尔造成海面少量油膜。
不过,一套围油收集装置已安装到位,以控制和收集这些渗油。
时至现在,康菲石油再次变脸,称在蓬莱19-3油田C平台北侧15米范围内发现9处海底油污渗漏点。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经证实这种说法。
据悉,8月19日,“中国海监15”船、“中国海监18”船和“海监B-3807”飞机巡航监视发现,蓬莱19-3油田海域有3处油膜覆盖区域,油膜长度从5公里到10公里不等,宽度50米到100米,分布的海域范围达1.35平方公里,总体呈现银灰色和彩虹色、局部呈兰/棕色。
经取样分析,蓬莱19-3油田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石油类浓度平均为53.0ug/L,较前几日监测结果有所升高。
C平台附近海底油污清理现场海水环境受到石油类污染,石油类浓度较前几日有所升高。
监管软弱无力7月5日,国家海洋局召开媒体通报会,向社会公布了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情况。
会上,该局还要求康菲公司要尽快确定并封堵B平台附近溢油源,同时抓紧时间将C平台泄漏的海底油污清理完毕,上述工作应在今年8月31日前完成。
然而,这一要求并未得到认真对待。
经过多日监察,国家海洋局发现,康菲石油采取的溢油处置措施大多是临时性的、补救性的,并不能彻底有效地消除溢油风险,再次发生溢油的可能性随时存在,对渤海海洋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
故此,该局于7月13日责令康菲石油立即停止B、C平台的油气生产作业活动,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彻底排查并切断溢油源,彻底排查并消除再次发生溢油的风险。
在溢油源未切断、溢油风险未消除前,不得恢复作业。
同时,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责成康菲公司向公众和政府作出说明,并向公众道歉。
8月16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再次约谈康菲公司主要负责人,了解事故处理进展状况,并再次督促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海洋局的限期要求,于8月31日前封堵B平台附近溢油源,清理完毕C平台泄漏的海底油污。
经过此番督促后,康菲石油却于8月19日告知国家海洋局,在蓬莱19-3油田C平台北侧发现9处海底油污渗漏点。
同一日,国家海洋局牵头国土资源部等7部委组成联合调查组,以求共同应对。
联合调查组在听取了情况汇报后明确要求,康菲石油必须不折不扣地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排查并切断溢油源,彻底排查并消除再次发生溢油的风险,并保证不再造成新的海洋环境损害,对已经造成的损害要切实负起责任。
联合调查组还提出,调查期间,康菲石油必须积极配合调查工作,无条件地保存好原始数据和资料,并随时按照联合调查组的要求提供相关原始数据和资料。
同时,联合调查组强调,康菲公司必须根赔偿遥遥无期7月5日的通报会上,国家海洋局称,因为渤海溢油事件,责任主体康菲石油面临最高20万元的行政执法处罚以及生态索赔。
此语引起社会舆论大哗。
诸多评论以为惩罚过轻。
此后,国家海洋局积极筹备生态索赔。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家海洋局拟就渤海湾漏油事故向中海油与康菲石油发起上亿元索赔。
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事求证国家海洋局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由于蓬莱19-3油田仍处于溢油状态,损害还在扩大,因此尚难以科学评估出赔偿额度。
此前,国家海洋局从未向任何媒体公布渤海溢油索赔金额,“渤海溢油索赔上亿元”报道不实。
不过,国家海洋局当下正在按有关程序积极进行这一工作。
据悉,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将代表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溢油事故责任方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并向全社会公开选聘法律服务团队代理此案。
北海分局称,将邀请国内法学和海洋专家组成专家考评组,对报名应聘者进行初步审查,从中选取不少于5家应聘机构,进入正式选评范围。
对进入正式选评范围的法律服务机构,采取现场集中考评、综合评分的方法,按考评得分结果,推荐由一家主体办理机构、3家到4家辅助办理机构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
法律界则从公益诉讼入手干预。
北京华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贾方义已经向青岛海事法院、天津海事法院以及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中海油和康菲石油设立100亿元的赔偿基金,进行生态赔偿和生态恢复。
他还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状告国家海洋局行政不作为。
“我国的环境法虽然不落后,但在操作层面上对环境污染责任方进行评估,人为浮动很大。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莫世健提出,在中国的环境污染责任评定中,公众扮演的一直是走过场的角色,更加剧了环境污染的惩治力度低下。
截至目前,康菲公司公开道歉两次。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表示,“康菲对此次事件非常重视。
我们将全力以赴,并将采取措施确保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不过,对于8月底是否能彻底封堵,该公司却不置可否。
(中国青年报,记者董伟)渤海溢油:十问康菲公司上周五,国家海洋局牵头联合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安监总局、国家能源局等7部门,组成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当日听取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关于事故情况的汇报,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质询。
次日,康菲承认,在蓬莱19-3油田C平台北侧发现9处海底油污渗漏点。
至此,溢油事故爆发已两月有余,溢油依然未控制住。
什么原因导致了溢油事故发生?为何两个多月过去仍不能堵住泄漏?渔民的损失由谁承担?海洋生态会遭受怎样的破坏?此次溢油事故还有很多真相待解。
什么原因导致溢油?相关方和监管方均未做出说明,康菲称需等事故调查报告截至目前,中海油、康菲以及国家海洋局都未对溢油原因作出说明,海洋局在监管中也多次强调康菲并未真正展开溢油原因调查。
7月6日,康菲石油在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B平台的溢油事件非常罕见,是海底油藏与地层裂缝发生联通导致了溢油发生。
当记者询问康菲此前是否了解海底地层结构并是否做好相关防范时,康菲石油油藏部负责人表示,今后公司在技术层面会做出相应调整。
此后,康菲并未就事故原因做出任何说明,其官网上如此描述:“6月4日,康菲公司作业的蓬莱19-3油田B平台附近的一条天然断层发现海底渗油。
”非赢利环境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一直关注溢油事件,该中心主任马军表示,康菲的这种表态似乎表明溢油是自然发生的,与康菲没有任何关系。
中海油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从海底渗油确实非常罕见,除了地层结构特殊之外,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此前康菲也承认在技术上有改进之处。
中海油另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开采过程中注水压力过大明显是诱因之一。
康菲石油也表示“C平台泄漏则是钻井的时候压力过高导致井涌”。
而压力越大,产量也越高。
就此问题,记者曾致电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但公司并未直接回应,并表示事故具体原因还要等事故调查报告出来才能确定,报告究竟何时能出目前也不能给出时间表。
溢油为何无法控制?海洋局认为封堵不力系康菲态度问题;康菲称正在采取措施在7月6日康菲石油公司与中海油首度联合召开的发布会上,康菲石油明确表示,目前溢油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并表示目前只是一些油污漂在附近海面,并没有油污达到附近海岸。
发布会上,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环保安全部负责人许先宏强调,目前溢油的两个作业平台并未停产,不停产的原因则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溢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