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设计质量和生产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服务质量1、标准化工作计划
标准化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把制定企业标准工作计划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
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紧密联系。
明确标准化流程
制定标准化工作计划,首先必须明确工作(业务)的顺序和流程。
制定标准不是单纯的技术活动,而且包含了大量的管理活动,按照大家熟知的PDCA管理周期推进标准化工作可以提高标准工作的效果。
PDCA管理周期包括:
P阶段涉及标准化工作的全局,影响各个具体业务的标准化,包括技术标准体系建立、
标准格式的确定、还有标准化组织框架等内容。
对具体业务的标准化过程,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
1)调查与业务相关的必须标准化对象(操作、材料、部件等),并提出方案;
2)在必须标准化的情况下,明确标准化的内容、职责和时间要求;
3)对各个标准化内容的现状进行调研,编写标准草案并进行讨论审议;
4)标准审查,发布;
5)相关人员宣传教育;
6)标准实施;
7)实施结果检查;
8)实施结果评价;
9)如果有必要的话,对标准化中需要修改的部分重复进行第1)项操作;
2、明确组织机构的作用
在明确业务工作流程后,下一步是建立标准化组织机构关系图,明确分工、各部门的岗位责任和权限。
标准化是推进原有工作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的活动,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互相配合,应该按照生产线方式管理按顺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企业的工作效率。
标准种类
1、人员:组织机构图、工作说明书、规章制度、员工手册
2、设备:操作说明说、保养标准、检定标准、安装测试标准
3、材料:物料构成表、验收标准、图纸
4、方法:生产类标准(作业指导书)、管理类标准(程序文件)
5、环境:5S标准、平面布置图等。
3、标准化现状调查表
调查目的:调查企业标准化意识。
(1)如何正确认识标准化
(2)能否说明企业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
(3)有无考虑企业标准化的效果
(4)所承担工作的标准化有无必要
(5)有没有改进工作先要标准化的意识
(6)知不知道3S
(7)所属部门标准化方针是否知道
(8)所属部门有无标准化机构
(9)有没有标准化工作氛围
(10)标准化是员工工作要考虑的内容吗?
(11)标准化与生产线是否分离
(12)是否感觉到标准化约束了工作
(13)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考虑标准化
(14)标准化以后再做也没关系
(15)企业有没有进行标准化教育与宣传
(16)有没有准守企业标准化
标准化信息发布、通告方法
4、提高应用标准的意愿
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吸引标准的使用者积极参与,是扩大标准应用、提高标准化效果的有效方法。
通过活动听取使用者的意见,比直接命令执行的效果更好,可以调动使用者色积极性。
业务和负责部门的关联图
1、职务和权限的矩阵
影响企业经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决策的权限。
在组织结构图中虽然明确了组织结构,但是基本上没有反映职能的分配和各个岗位的权限。
可以采用矩阵的方法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QC过程图
在质量管理中采用的过程图称为QC过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