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1期干旱区资源与环境Vol.28No.1 2014年1月Journal of Arid Land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an.2014文章编号:1003-7578(2014)01-183-06基于旅游市场分析下的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发展初探*赵红霞1,张秀卿1,宋福荣2,田东方1(1.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呼和浩特010019;2.山东省林业厅山东药乡林场,济南250014)提要: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由于资源等级高,市场需求旺盛,具有广阔的前景。
文中在呼伦贝尔市2000-2010年旅游业发展基础数据的支持下,运用问卷调查法与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从客源市场、旅游人口特征、旅游者行为特征等市场学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市的草原旅游市场特征和旅游需求,从而得出现阶段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发展在旅游交通、旅游季节、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遇到的瓶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研究结果对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草原旅游;旅游市场;发展瓶颈;呼伦贝尔市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旅游资源分布在11个盟市,形成了不同等级的草原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品位较高,其中呼和诺尔、白音锡勒、辉腾锡勒、巴拉根河等优质草原享誉内外。
内蒙古的旅游资源和全国同类资源比较,最具竞争优势的就是草原和蒙古族民俗,而蒙古族民俗的产生主要依附于草原。
因此,草原是内蒙古的优势旅游资源。
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多样、等级优良,能为人类提供娱乐、美学、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价值。
其草原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何发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着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关系着呼伦贝尔市旅游规划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1材料及研究方法1.1研究区概况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是牧业四旗(新左旗、新右旗、陈旗、鄂温克旗)和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及额尔古纳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草原的总称。
呼伦贝尔草原面积达到8.3ˑ107hm2,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天然草原,其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共有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
依据呼伦贝尔草原现存状况、形态、特色,旅游资源类型可以划分为草原自然景观资源和草原人文景观资源两个大类以及草原地文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气候与气象景观、遗址遗迹、人文活动、建筑与设施、草原旅游商品和草原畜牧业9个亚类。
呼伦贝尔市现开发的主要草原旅游区有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草原旅游度假区、金帐汗草原旅游度假区、鄂温克旗巴彦呼硕草原旅游区、呼伦贝尔新左旗乐都道景区、扎兰屯成吉思汗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表1)。
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资源本身品质较高,规模较大,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较好,可开展观光、疗养、度假、科考、探险等多种功能,但由于空间分布线太长,最佳的观赏时期集中在5 9月,景观较为单调。
进入景点的道路不佳,使游客心里感知距离过长。
1.2研究方法*收稿日期:2012-12-1;修回日期:2013-1-4。
基金项目:2009年内蒙古统战部项目"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部分成果资助。
作者简介:赵红霞(1980-),女,呼和浩特市人,讲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设计。
Email:zhxzhenli@126.com通讯作者:张秀卿(1963-),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地理、旅游规划管理。
Email:zhangxiuqing@sohu.com表1呼伦贝尔市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现状表Tab.1Status of nature grassland reserve in Hulun Buir city自然保护区名称级别位置面积(104hm 2)主要保护对象建立年份主管部门达赉湖国家级呼伦贝尔市74.00珍禽、湿地、草原1992环保陈巴尔虎草甸草原旗县级呼伦贝尔市陈旗60.00草甸草原1998环保诺门罕旗县级呼伦贝尔市新左旗16.09湿地、珍禽、草原1998环保莫达木吉盟市级呼伦贝尔市新左旗0.67湿地、珍禽、草原1999环保沙地樟子松旗县级呼伦贝尔市陈旗12.74珍稀植物、草原1999林业(1)实地踏查调研法。
通过实地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及座谈的形式收集呼伦贝尔市2000-2010年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数据。
数据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政府工作报告、当地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市场调查报告等。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草原旅游影响调查、景区调查、旅游者消费调查、旅游者满意度调查、旅行社访谈调查等。
(2)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法。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市场的定性分析,结合对相关数据的定量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结果与分析2.1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客源市场构成分析近几年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迅速,表2、表3为呼伦贝尔市2000 2010年旅游经济指标统计。
数据显示,2000-2010年入境游客、国内游客接待人数持续增长,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其中草原旅游的贡献功不可没,主要的草原旅游景区的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也是逐年增加的,而且增长速度很快。
海外客源市场主要来自蒙古、俄罗斯、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等,其中,蒙古和俄罗斯是一级客源市场,占内蒙古自治区全部海外市场的九成以上。
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二级客源市场,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客源市场,韩国是东亚太地区新型的主要客源国之一,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客源国。
另外,港澳台同胞游客量也在逐年增加。
国内客源市场呈现出"三分天下"的现象,内蒙古地区占22%、京津唐地区占22%、东北三省占21%,以这三个地区的客源为主,其他临近省份如山西、甘肃,和较远省份如广东、山东、云南等客源比例基本差不多,但比例比较少,都在8%以内。
这说明呼伦贝尔草原旅游的影响力不足,客源市场开发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近几年,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区游客增长最快的是散客及自驾游游客。
表22000-2010年呼伦贝尔市入境游旅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Tab.2Economic indices of inbound tourism from 2000to 2010in Hulun Buir年限入境旅游者(万人次)同比(%)入境游创汇(亿美元)同比(%)国内旅游者(万人次)同比(%)200027.528.30.44-7.112418200128.230.489136.410200213.813.10.492.1157.915.7200315.512.30.5512.1185.817.7200436132.21.4816924531.8200548.9535.11.9533.7312.627.5200655.0712.51.81-8.6360.7415.4200762.76142.2926.5418.8616200863.71.52.43654730.6200941.46-53.61.97-23.4710.2429.8201052.6927.12.6434.4928.0822.4表32000-2010年呼伦贝尔市国内游旅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Tab.3Economic indices of domestic tourism from 2000to 2010in Hulun Buir 年限国内游收入(亿元)同比(%)接待总人数(万人次)同比(%)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20005.1364151.519.78.735720016.7132164.68.610.6822200212.383171.115.51649.8200312.675201.317.216.85200423.4785.2428139.535.7112.5200530.6130.4361.5528.546.0928.9200639.6729.6415.811553.8116.7200753.1334481.6215.869.8229.8200876.5344610.726.893.3332009104.8937751.723.1118.3226.82010125.5419.7928.0822.4143.0120.92.2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市场特征分析2.2.1旅游者人口学特征(1)年龄结构。
构成呼伦贝尔市旅游客源的主体市场是25 44岁,占游客总体的66%,45 64岁年龄段占游客总体的32%,而14岁以下、15 24岁和64岁以上年龄段共占2%。
其中,城镇人口为85.71%,农村人口为14.29%。
·481·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第28卷(2)旅游者受教育程度。
2010年本课题的调查中,来呼伦贝尔的游客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游客占76.47%,其中本科占41.18%,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35.29%。
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较高。
(3)旅游者收入水平。
旅游者月收入水平决定着旅游者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中高收入(3001 8000元/月)旅游客流是内蒙古旅游区游客的主流占85.30%,其中1001-5000元/月占64.71%,5001 8000元/月占20.59%,高收入(8000元以上/月)占5.88%。
可以看出,呼伦贝市主要旅游市场主要由中高层收入水平的人群构成,占85.30%,而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加起来不足15%,这就说明,呼伦贝尔市旅游客源市场层次不明显,中高水平收入群体占绝大部分,而低收入群体,尤其是高收入群体的客源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2.2.2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1)出游方式。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旅游者到呼伦贝尔市旅游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形式,总体来说比较单一,飞机旅费虽然昂贵,但是却占了绝大比例,为65.85%,而费用较便宜的火车只占了1/8,其它形式的旅游工具所占比例更是微乎其微,这就说明了到达旅游目的地呼伦贝尔市的交通系统还不够发达,铁路、公路线路不够畅通,无法满足旅客的出行需要,致使许多外地中产阶层的客源因旅游遥远,交通线路不畅以及旅行交通费用昂贵等原因,放弃了到呼伦贝尔市旅游的想法。
自驾游这种旅游方式在国内发达城市已经较为普遍,但是在内蒙古自治区与组团旅行相比比重较小。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到呼伦贝尔市的公路线路不畅通,路况差,道路临时服务设施不到位,致使自驾游游客有车无路行。
(2)旅游目的。
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明显增加,大部分中产阶级以及以上的社会群体,都开始将部分精力、金钱投入到了旅游休闲方面。
国内游客的旅游目的以游览观光、体验民族风情为主,而境外游客,特别是来自蒙古和俄罗斯的游客,主要以购买特色民族商品为主要旅游目的,而且来自蒙古与俄罗斯的游客停留时间比较短,一日游的比例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