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 (1)重视人文,轻视自然; • (2)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
系; • (3)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
中西方科技比较
中国古代科学
西方近代科学
重经验
重实验
重综合
重分析
重实用
重理论
服务于农业
服务于工业
标杆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 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 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2006年全国文综Ⅱ卷第38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 远洋航海技术 15世纪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 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 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学体系
18至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 19世纪 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 中叶 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 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 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 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 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 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
宋元明 前期 明中期 明后期 清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 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 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 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互动探究: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 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 保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 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 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 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 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播, 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 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 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 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 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参考答案和解析】
• 37、(1)佛教等宗教的盛行,科举制的实行, 文化教育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印 刷品的需求增大。
•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审题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题干中的《金刚经》是唐朝的雕版印刷作品,与 佛教有关;回答原因时从政治条件、经济发展、 文化发展的需求等因素回答。
回答下列问题来理解鲁迅的话:
(1)罗盘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取决于社会环境。
(2)在材料中鲁迅揭露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旧中国的愚味落后;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
(3)为什么四大发明在中国去无法发挥它的威力, 在欧洲去能起到这么大的影响?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比说明)
▪ 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原因=政治前提(社会环境)+ 经济基础+人的因素(统治者的文化政策)+中外交 流+继承发展
▪ (3)参考答案:
▪ 中国——政治:强化专制统治;经济:自然经济、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思想:儒家思想、大兴文字 狱等严重束缚;文化:愚昧落后
▪ 欧洲——政治:封建势力较弱;经济: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 (1)造纸术:廉价的纸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 (2)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迎来了地理
大发现的时代; • (3)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 (4)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
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阅读教材:概括指出中国古代 科学思想的特点?
(2005年北京卷第37题)
• (40分)古往今来,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了中华文 明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回答:
• (1)上图为印于868年的《金刚经》(部分)。它是我国 和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印刷时间的雕版经卷。11世纪, 我国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哪些社会需求推动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 (8分)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 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 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 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8分)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 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 发展停滞的原因。(12分)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
• (1)从领先转为落后。(4分)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 典科技。(4分)
•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 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3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 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2分)人文主义和理 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3分)(如 答出其它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 分)
• (3)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2分)重农抑商、闭关政策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3分)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 技发展的物质基础;(3分)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 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 (4分)(如答出其它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但不 得超过该问总分。)
• (4)评分说明: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 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任一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均可酌情 赋分。(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