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预防-课件教学内容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预防-课件教学内容

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 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 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去。
环境防护
对护理单元注意通风及净化空 气,保持护理单元恒定的温度 与湿度,实行日、周、月记, 即病房每日紫外线照射1-2次, 每周乳酸熏蒸1次,每月监测 空气1次,根据监测结果,做 出相应处理。对怀疑有传染病 的患者进行相应等级隔离,尽 量使用一次性器械物品,患者 出院后彻底消毒。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与预防
十一病区 针灸科 肖芸
在我们 的职业 生涯中 愿不愿 意因为 职业暴 露而感 染:
艾滋病 肝炎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预防

? NO
其他传染病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预防
由于医护人员职业的特殊 性,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被 感染的几率较高,随经血 传播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增 多,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而 被感染的几率逐日增加。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 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 或毁形器内处置,禁止 对使用后的针头复帽或 取下针头,避免直接用 手接触使用后的针头、 刀片等锐器。
正确处理锐器伤。 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肥皂水或者流动水冲洗(如为粘膜用 生理盐水反复冲洗)------0.5%碘酒 或75%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包扎----报告----相关抗体检验----接种疫 苗或者预防用药-----心理干预
职业防护
1
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2
执行标准性预防措施
3
环境防护
4
加强防护知识教育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5
建立锐器伤上报管理制度
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对锐利器械,要固定放置, 易取,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根据科室特点,操作前应常 规戴手套,若手部皮肤有破 损,必须戴双层手套。要在 充足的光线下进行治疗、护 理操作,防止和减少意外针 刺伤的发生。
医务人员锐器伤
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
在你和你的同事中便会发生一次事故
每30秒种 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扎伤
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
1 生物性职业暴露 2 物理性职业暴露 3 化学性职业暴露 4 社会心理因素
分类
生物性职业暴露
细菌
病毒
其他
物理性职业暴露
锐器刺伤 针头、手术缝针、刀、玻璃等。有
3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面罩、护目镜及口罩可 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 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执行标准性预防措施
4
隔离衣:穿隔离衣为 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 分泌物、渗出物、飞 溅的水等污染时使用。 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 洗手,以避免污染其 他病人和环境。
执行标准性预防措施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
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

执行标准性预防措施
2 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 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 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 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播微 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 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 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 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80-9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3.3%
医务人员因职业关系,接触致病因子 的频率高于普通人群。据卫生部统计, 确诊为S A R S的患者中18.8%为医护 人员 ,位居各职业发病率的首位。医 护人员因针刺伤接触H I V的频率为 0.19%。急诊科医务人员接触病人血 的频率为3.9%。
国内学者调查发现,临床医务 人员H B V、H C V等肝炎总感 染 率 为 33.3% 比 普 通 人 群 (12.3%)明显高。
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针刺伤传播。其
1
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IV(艾滋)、
HBV(乙肝)、HCV(丙肝),针刺伤时只
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
噪声、高温、紫外线、红外线、电离辐
2
射、放射损伤等。
运动功能性职业暴露 护理工作中由
于负重过度,搬病人、用物,用力不当,
3
不正确的弯腰,造成肌肉骨骼损伤;超 时静立、走动,引起静脉曲张等。
化学性职业暴露
[肿瘤化疗药物 ]
肿瘤化疗药物 配制和应用抗肿瘤药物及处理患
者排泄物、分泌物时,可通过皮肤、呼吸道、
消化系统等途径受到危害,使白细胞计数减少、
月经异常、畸胎、流产、慢性肝损害、脱发的
发生率增多。
[化学性消毒剂 ]
甲醛、过氧乙酸、碘等对人体皮肤、黏膜、 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影响,可致头痛、职 业性皮炎、鼻炎、哮喘,妊娠期护士胎儿畸 形、流产。
[其他]
各种废气 麻醉废气、汞蒸气等。
社会心理因素
1
护理工作面对 病人呻吟、意 外伤害、死亡 等社会环境, 影响护士情绪。
2
病区普遍存在 护士编制少、 工作量大、超 负荷的工作。
3
病人对护理服 务要求逐日提 高,医疗纠纷 的增多,给护 士造成心理、 生理上的损害。
频率
18.8%
针刺伤或锐器伤 健康的医 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

1 职业暴露的定义 2 职业暴露的分类

3 职业暴露的频率
4 职业防护
5 职业暴露处置箱
6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什么是职业暴露?
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原因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有感 染或引发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 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 被认为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而护理人员位于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之首。 在职业暴露中,针刺伤发生的几率最高,是护理人员最 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 所谓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 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 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执行标准性预防措施
1
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 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洗手或使用 快速手消剂。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 保护患者身体健康最简单、最有效和最 经济的方法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
相互摩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
搓擦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
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 侧掌心
加强防护知识教育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01
掌握化疗药物的潜在危害性及防护原则,采取
尽量集中操作原则,减少反复接触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