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环境描写的作用。
2、对面落笔的好处。
3、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荷花”意象的情感内涵。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研读课文,帮助他们形成对中国古典文化中“荷花”象征意义的一般性总结,最终形成对此类现象的规律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国古典文学的含蓄美,体会荷花象征意义及其背后的心理意义。
二、教学重点
1、环境描写的作用。
2、对面落笔的特点及好处。
三、教学难点
体会荷花的象征意义及其背后的心理意义。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幻灯展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感情色彩?(褒义)有哪一部作品可以用这两个成语来概括呢?那就是《古诗十九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一首代表作品《涉江采芙蓉》。
(二)研读文本
1、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游子怀人)
2、游子羁旅他乡、思乡怀人是古代诗歌的主要题材,各位同学还能列举哪些思乡怀人之诗?
明确:《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一二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从侧面烘托了女主人公雅洁的形象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4、“采之欲遗谁”,主人公为什么采芙蓉?(送给怀念的人)中国自古就有采摘花草送给远方亲人的传统,折柳送别,折梅花,王维《红豆》,借此来传达对远方亲人的关怀思念和祝愿。
国外也有这个传统,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5、五六两句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由乐转悲)主人公是谁?有人说是作者自己,有人说是一位女子,如果说是一位女子,前四句主语是女子,五六两句的主语变成了男子,这在古诗中是常见的现象。
(幻灯展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明确:对面落笔,“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
茂元《论〈古诗十九首〉》)。
好处是情意互生、情深意长,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三)、芙蓉的文化内涵探究
1、芙蓉就是荷花,荷花在古典文学中往往象征着什么?
明确:君子的象征。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在《荷塘月色》中也出现了荷花,投影《西洲曲》,这里的荷花象征着什么?
明确:爱情,巧妙地运用谐音双关表达一个女子对于男子的似水深情。
3.荷花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具有君子和爱情的双重象征意义。
补充:(1)青莲与“清廉”谐音,人们便以莲花比喻为官清正,一尘不染。
如画青莲和一只白鹭组成的图画,名为“一路清廉”。
喻示吉祥。
以荷花、海棠、飞燕构成一幅图,谓之“何(荷)清海宴(燕)”,喻天下太平。
佛教的八宝吉祥,以莲花为首。
以莲花和鱼剪纸成图张贴,谓之“连年有余”,表示富足有余。
(2)象征爱情:唐初王勃《采莲曲》中“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便以并蒂莲和藕丝不断,表示男女爱情的缠绵。
莲最适合作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加之“藕”与“偶”谐音,藕断丝相连,“并蒂莲开”,都非常适合表示爱情的绵绵不断。
三种称谓方式,内涵有所不同。
荷花:谐音“合”,主要表达对夫妻团聚、家庭和睦的渴望,比如中国古代的喜神和爱神——和合二仙。
莲花:谐音“怜”,即爱,渴望被爱,如“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
芙蓉:谐音“夫容”,往往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如本诗。
(四)总结拓展
由此可见,荷花承载了人们对于爱情和生活的美好愿望,表达了爱情和生命的永恒主题,给处于社会动荡不安局势下的人们带来了心灵的慰藉,古诗中的莲荷就是爱情花。
无数无名或者知名的诗人对于莲花荷花的歌咏正是反映了在几千年的岁月中,普通老百姓对于家庭和睦的一种最简单也是最难实现的的愿望。
(五)板书设计
1、君子——高洁、清廉。
2、爱情
荷花——夫妻团聚、家庭和睦
莲花——渴望爱与被爱
芙蓉——对情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