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魏书·张蒲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魏书·张蒲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魏书·张蒲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魏书·张蒲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张蒲,字玄则,河内修武人,本名谟,后改为蒲。

汉太尉延之后。

父攀,慕容垂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清方称。

蒲少有父风,颇涉文史,以端谨见知,为慕容宝阳平、河间二郡太守,尚书左丞。

太祖定中山,宝之官司叙用者,多降品秩。

既素闻蒲名,仍拜为尚书左丞。

天兴中,以蒲清谨方正,迁东部大人。

后拜太中大夫。

太宗即位,为内都大官,赐爵泰昌子,参决庶狱,私谒不行,号为公正。

泰常初,丁零翟猛雀驱逼吏民入白涧山,谋为大逆。

诏蒲与冀州刺史长孙道生等往讨。

道生等以大兵击之,蒲曰:“良民所以从猛雀者,非乐乱而为,皆逼凶威,强服之耳。

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

其变未易图也。

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与猛雀同谋者无坐,则民必喜而俱降矣。

”道生甚以为然,具以奏闻。

太宗诏蒲军前慰喻。

乃下数千家,还其本属,蒲皆安集之。

猛雀与亲党百余人奔逃。

蒲与道生等追斩猛雀首,送京师。

后刘裕寇窃河表,以蒲为南中郎将、南蛮校尉,隶平南大将军长孙嵩往御之。

裕入长安,乃还。

后改为寿张子,与安平公叔孙建将兵自平原东渡,徇下刘义符青兗诸郡。

诏加陈兵将军、济州刺史。

又与建攻青州,不克而还。

世祖即位,以蒲清贫,妻子衣食不给,乃出为相州刺史。

扶弱抑强,进善黜恶,教化大行。

始光三年卒于州,年七十二。

吏民痛惜之。

蒲在谋臣之列,屡出为将,朝廷清论,常为称首。

赠平东将军、广平公,谥曰文恭。

(节选自《魏书·张蒲传》)
参考译文:
张蒲,字玄则,河内修武人,原名谟,后来改为蒲。

汉代太尉张延的后人。

父亲张攀,担任慕容垂的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廉洁正直著称。

张蒲年轻时有父亲的风范,略微涉猎文史,以端正谨慎被赏识,担任慕容宝阳平、河间二郡的太守,尚书左丞。

太祖平定中山,慕容宝的旧官被任用的,多数降了品级。

太祖对张蒲的名声早有所闻,仍旧任命他为尚书左丞。

天兴年间,因为张蒲清廉谨慎行为方正,升任东部大人。

后来授任为太中大夫。

太宗即位后,被任为内都大官,赐爵泰昌子,参与决断刑獄诉讼,不接受私下请托,号称公正。

泰常初年,丁零翟猛雀逼迫官民入白涧山,图谋反叛。

诏令张蒲与冀州刺史长孙道生等前往讨伐。

道生等打算直接用军队攻打,张蒲说百姓之所以跟从猛雀,并不是出自内心,而是被威胁逼迫,勉强服从他罢了。

现在如果直接用大军攻打,官民虽想重返善道,却无路可走。

又惧怕诛杀,一定聚集势力抵抗朝廷的军队,然后入山倚仗险阻,欺骗迷惑无知的百姓。

这场变乱就难以处理了。

不如先派遣使者劝告百姓,使不与猛雀同谋的百姓无罪,那么百姓一定欢喜而都投降啊!”道生以为很有道理,详细地向皇上报告。

太宗诏令张蒲到前沿阵地抚慰晓喻。

于是有几千家投降,返回他们的本部,张蒲使他们都安定和睦。

翟猛雀与亲信一百多人奔逃。

张蒲与道生等追击斩杀了翟猛雀,将首级送往京城。

后来刘裕侵占了黄河洛阳地区,太祖任命张蒲为南中郎将、南蛮校尉,隶属平南大将军长孙嵩前往抵御。

刘裕攻入长安,于是返还。

后改爵号为寿张子,与安平公叔孙建率领军队自平原东渡,攻下刘义符青、兗等郡。

诏令加授陈兵将军、济州刺史。

又与叔孙建攻打青州,没有攻克而返回。

世祖即位后,因张蒲清寒贫苦,妻子儿女衣食匮乏,就使他出任相州刺史。

扶弱抑强,进用善人罢黜奸恶,政教风化普遍推行。

始光三年在州中去世,终年七十二岁。

官员和百姓为他感到痛心惋惜。

张蒲属于谋臣之列,多次出任将帅,朝廷公论,常为第一。

被追赠平东将军、广平公,谥号为文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分数:3分)A: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B: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C: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D: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答案为:B注:[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

(原文标点: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

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人山恃阻,诳惑愚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分数:3分)A: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称作“表字”。

B:拜:授予官职。

古代表示官职任命的词语还有除、举、封等,表示官职提升的词有擢、拔等。

C:泰常:年号,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新皇帝登基常常创立新的年号,称作“建元”。

D:卒:古代称大夫的死。

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

答案为:C注:[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称作“建元”错误。

应称作“改元”,建元是纪岁历年的开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分数:3分)A:张蒲颇有声名,屡获任用。

太祖平定中山之后,早就听说了张蒲的名声,仍旧任命他为尚书左丞,太宗即位后也任用了他。

B:张蒲出谋献策,平定了翟猛雀叛乱。

张蒲认为百姓跟从翟猛雀是被威胁逼迫的,于是向皇上报告请求采用安抚之策并被采纳。

C:张蒲多次带兵作战。

张蒲曾跟随平南大将军长孙嵩抵御刘裕,还与安平公叔孙建率领军队攻下刘义符青、兗等郡。

D:张蒲治理有方。

张蒲出任相州刺史时,扶弱抑强,选拔任用善人罢黜奸恶,他的去世让吏民痛心惋惜。

答案为:B注:[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于是向皇上报告”错误,他向道生报告,道生以为很有道理,详细地向皇上报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与猛雀同谋者无坐,则民必喜而俱降矣。

(本题分数:5分)请填写答案:(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答案为:不如先派遣使者劝告百姓,使不与猛雀同谋的百姓无罪,那么百姓一定欢喜而都投降啊!注:得分点:喻、“民不与猛雀同谋者”句式、无坐各1分,大意2分(2)蒲在谋臣之列,屡出为将,朝廷清论,常为称首。

(本题分数:5分)请填写答案:(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答案为:张蒲属于谋臣之列,多次出任将帅,朝廷公论,常为第一。

注:得分点“屡”“为”“称首”各1分,大意2分
上一试题:《徽学的学科及学术价值》_现代文阅读题下一试题:小学二年级阅读题《马蜂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