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本思想和主要作业过程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本思想和主要作业过程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本思 想和主要作业过程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重要回顾
上节课重点
主要知识点: ◇ 解析法相对定向 ◇ 模型点坐标计算 ◇ 解析法绝对定向 ◇ 光束法严密解法(一步定向法)
基本要求:理解像对解析相对定向的概念、相 对定向元素解算过程。掌握模型解析绝对定向 目的和过程;了解光束法双像解析摄影测量。
左摄站坐标
XPS1 YPS1 0 ZPS1 mf
右摄站坐标(后一个 模型的坐标原点)
XPS2 XPS1 mbX Bx YPS2 YPS1 mbY BY
ZPS2 ZPS1 mbZ BZ mf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1-2-1 自由航带网的构成
b 统一坐标原点、模型点摄测坐标计算 第一个模型中模型点摄测坐标计算公式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信息

○ ○


像片上 量测的 像点坐 标
少 量 地 面 点 坐 标
Z
Y X
S
S
待定点 高程控制点 平高控制点
平高 控制点
⊙ 高程 控制点
╳ 加密点 (待求点)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1-1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意义
• 不触及被量测目标即可测定其位置和几何形状
方位线
距1 各类标志不得2 小于1mm
连接点 的设置
不得小于5cm
5 8 6
不得大于1cm 困难时,不得大于1.5cm
应在56两点连线中点1cm范围内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1-1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 影像连接点的类型
• 人工转刺点(刺点针) • 仪器转刺点(转点仪) • 标志点(布设地面标志) • 明显地物点(自然点) • 数字影像匹配转点(最普遍)
§1-2-1 自由航带网的构成
◇ 存在的问题:
a、各模型的基线分量是各自独立选取的,就 使得各模型的比例尺不统一;
b、各模型坐标系是独立的,全航带没有统一。
◇自由航带网的构成要解决的问题:
a、统一各模型的比例尺; b、统一全航带各模型坐标系为一个坐标原点。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1-2-1 自由航带网的构成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1-1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分类
按数学模型
航带法 独立模型法 光束法
按平差范围
单模型法 航带法 区域网法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1-1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距像片边缘
3
7
4
不得小于1.5cm
过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与
旁向重叠中线的交点附近
◇ 影像
所有点均布成双点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1-2-1 自由航带网的构成
by
bz
◇ 一条航带,完成相对定 向后,完成了如下工作:
a、各像对的像空间辅 助坐标系的轴系对应的轴 彼此平行;
b、各模型的基线分量 彼此平行;
c、计算了各单模型在 各自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 的坐标。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明显地物点
标志点
• 标志的大小 • 增加辅标 • 与地物的反差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1-2 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知识点: ◇ 基本思想与流程
◇ 自由航带网的构建
◇ 单航带空中三角测量
◇ 航带法区域网平差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1-2 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 基本思想与流程
◇ 统一各模型的坐标原点、模 型点摄测坐标计算。
a 模型连接,比例尺统一
Z1b Z2a Bza
a3
4
1
256源自Bza为模型a的相对定向元素
3
b
1
5
归化系数
k2
Z
a 2
Bza
Z1b
k 13(k2 k4 k6)
Z Y
s2
s1
Z
b 1
Z
a 2
1b
2a
4 2 6
s3
X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1-2-1 自由航带网的构成
把许多立体像对构成的单个模 型连结成一个航带模型,将航带模 型视为单元模型进行解析处理,通 过消除航带模型中累积的系统误差, 将航带模型整体纳入到测图坐标系 中,从而确定加密点的地面坐标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1-2 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 基本思想与流程
• 像点坐标系统误差预改正 • 立体像对相对定向 • 模型连接构建自由航带网 • 航带网的概略绝对定向 • 航带模型非线性改正 • 加密点坐标计算
任意模型点坐标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1-1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知识点:
◇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定义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意义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目的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分类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1-1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定义
利用计算的方法,根据航摄像片上 所量测的像点坐标以及少量的地面控制 点求出地面加密点的物方空间坐标,称 之为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俗称摄影测量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重点知识点
本节课内容
重点内容: ◇ ※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 ◇ ※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 独立模型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 ◇ 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
基本要求:理解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念;掌握 航带法解析空三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航带法 区域网空三的概念及方法;了解独立模型法和 光束法空三的基本思想。
a 模型连接,比例尺统一
求得 k 后,将后一模型中各模型点的空间 辅助坐标及基线分量( BX,B)Y,B均Z 乘以归化 系数,就得到与前一模型比例尺相同的模 型点坐标。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1-2-1 自由航带网的构成
b 统一坐标原点、模型点摄测坐标计算 第一个模型中模型点摄测坐标计算公式
• 可快速地在大范围内同时进行点位测定,以节 省野外测量工作量
• 不受通视条件限制 • 摄影测量平差时,区域内部精度均匀,且不受
区域大小限制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1-1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目的
• 为测绘地形图提供定向控制点和像片 定向参数
• 测定大范围内界址点的统一坐标 • 单元模型中大量地面点坐标的计算 • 解析近景摄影测量和非地形摄影测量
◇自由航带网构成,计算
模型点摄测坐标: 航带内各立体模型利用
公共点进行连接,逐个模 型归化比例尺,统一坐标 原点,将全航带内各模型 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模型, 计算模型点摄测坐标。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1-2-1 自由航带网的构成
自由航带网构成需如下两步:
◇ 模型连接,将各模型比例尺 统一。
相关主题